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詩文/作者/古籍18 / 45頁

新唐書·列傳·卷八十八

員, 議者厭伏。遷左諫議大夫。武宗延方士,築望仙台,累諫諄切,帝遣中人愧諭。御 史崔元藻以覆按吳湘獄得罪,仲郢切諫,宰相李德裕不為嫌,奏拜京兆尹。置權量 於東西市,使貿易用之,禁私制者。北司吏入粟違約,仲郢殺而屍之,自是人無敢 犯,政號嚴明... 閱讀全文

新唐書·列傳·卷八十九

副使再轉諫議大夫。宋申錫 之得罪,質與諫官伏閣,文宗開延英召見,泣涕陳諫,帝稍寤,申錫得不死。為宦 豎所惡,出虢州刺史。李德裕素器之,擢給事中、河南尹,徙宣歙觀察使。卒,年 六十八,贈左散騎常侍,謚曰定。 質清白畏慎,為政必先究風俗,所至有... 閱讀全文

新唐書·列傳·卷九十

尚書右僕射,謚曰宣。 四子,處誨、從讜尤知名。 處誨,字廷美,文辭秀拔。仕歷刑部侍郎、浙東觀察、宣武節度使,卒。先是, 李德裕《次柳氏舊聞》,處誨謂未詳,更撰《明皇雜錄》,為時盛傳。 從讜,字正求。及進士第,補校書郎,遷累左補闕。令狐綯、魏... 閱讀全文

新唐書·列傳·卷九十一

叔良敗,趙復振;李聽敗,趙復振。故曰: 不計地勢,不審攻守,為浪戰,最下策也。 累遷左補闕、史館修撰,改膳部員外郎。宰相李德裕素奇其才。會昌中,黠戛 斯破回鶻,回鶻種落潰入漠南,牧說德裕不如遂取之,以為:“兩漢伐虜,常以秋 冬,當匈奴勁弓折... 閱讀全文

新唐書·列傳·卷九十四

會群臣請上尊號,溫固諫:“今河南水,江淮旱歉,京師雪積五尺, 老稚凍仆,此非崇飾虛名時。”帝順納,乃謝群臣。改侍御史。 李德裕入輔,擢禮部員外郎。或言雅為牛僧孺厚,德裕曰:“是子堅正,可以 私廢乎?”鄭注節度鳳翔,表為副,溫曰:“拒則遠黜,... 閱讀全文

古詩文網APP客戶端立即打開

新唐書·列傳·卷九十五

貴。鄭注用事,遷涇原節度使。注敗,悉出家貲餉兩軍,得不 誅,封濮陽郡侯。召為將作監,領陳許節度使,又徙河陽。討劉真也,李德裕以 茂元兵寡,詔王宰領陳許合義成兵援之,以河陰所貯兵械、內庫甲弓矢陌刀賜之。 會病,以宰兼河陽行營攻討使。卒,贈司... 閱讀全文

新唐書·列傳·卷九十六

鶻於天德,有士二千人未嘗戰,欲冒賞賜,逢不與。或為請之,答曰: “士奮死取賞,若無功而賞,何哉?”武宗以逢用法嚴,使宰相李德裕讓之,逢曰: “戰者,前踏白刃,不以法,人孰用命?”討劉稹也,為太原道行營將,領陳許兵 七千屯翼城。稹平,加檢校右... 閱讀全文

新唐書·列傳·卷九十七

慶節度使。回鶻平,徙忠武軍。 討劉稹也,詔宰以兵出魏博,趨磁州。當是時,何弘敬陰首鼠,聞宰至,大懼, 即引軍濟漳水。宰相李德裕建言:“河陽兵寡,以忠武為援,既以捍洛,則並制魏 博。”遂詔宰以兵五千椎鋒,兼統河陽行營。進取天井關,賊黨離沮。德... 閱讀全文

新唐書·列傳·卷九十九

不計此,公言是也。”因遣使慰撫之。進門下侍郎、 弘文館大學士。 是時,吐蕃請和,約弛兵,而大酋悉怛謀舉維州入之劍南,於是李德裕上言: “韋皋經略西山,至死恨不能致,今以生羌二千人燒十三橋,搗虜之虛,可以得志。” 帝使君臣大議,請如德裕策。僧... 閱讀全文

新唐書·列傳·卷一百零二

思妄愛曰刺’,請謚為刺。”從之。 封敖,字碩夫,其先蓋冀州蓚人。元和中,署進士第,江西裴堪辟置其府,轉 右拾遺,雅為宰相李德裕所器。會昌初,以左司員外郎召為翰林學士,三遷工部侍 郎。敖屬辭贍敏,不為奇澀,語切而理勝。武宗使作詔書慰邊將傷夷者...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