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詩文/作者/古籍17 / 45頁

新唐書·列傳·卷五十

文章顯,稱 望略等,故時號“燕許大手筆”。帝愛其文,曰:“卿所為詔令,別錄副本,署臣 某撰,朕當留中。”後遂為故事。其後李德裕著論曰“近世詔誥,惟頲敘事外自為 文章”雲。 詵,字廷言,舉賢良方正高第,補汾陰尉,遷秘書詳正學士,累轉給事中,時... 閱讀全文

新唐書·列傳·卷五十一

,逢赦不見宥。 仲方曰:“恩被天下,流昆蟲,而不行御前乎?”發繇是不死。大和初,出為福建 觀察使。召還,進至左散騎常侍。李德裕秉政,以太子賓客分司東都。德裕罷,復 拜常侍。 李訓之變,大臣或誅或系。翌日,群臣謁宣政,牙闔不啟。群臣錯立朝堂,... 閱讀全文

新唐書·列傳·卷五十二

立螭頭下記宰相奏對,既退,帝召 見審正是非。故開成時事為最詳。以稱職,兼集賢院直學士。文規左遷,改國子博 士、史館修撰。李德裕再當國,引為考功員外郎,知制誥。出澧、明二州刺史,卒。 孫茂樞,字休府,及進士第。天祐中,累遷祠部郎中,知制誥。坐... 閱讀全文

新唐書·列傳·卷五十六

世孫,本名躔,字昭回,避武宗諱改焉。長慶中, 擢進士第,又策賢良方正異等,辟義成、淮南幕府,稍遷監察御史,累進起居郎。 李德裕雅知之。為人強幹,所蒞無不辦。繇職方員外郎判戶部案。四遷中書舍人。 會昌中,以刑部侍郎兼御史中丞。時方伐劉稹,武宗... 閱讀全文

新唐書·列傳·卷五十七

誣, 文宗怒甚,亻系與左常侍崔玄亮涕泣苦諍,申錫得不死。歷膳部員外、工禮兵三部 郎中,皆兼史職。開成末,轉諫議大夫。宰相李德裕惡李漢,以亻系友婿,出為桂 管觀察使,人安其治。復坐漢貶唐州刺史。宣宗立,召為給事中、集賢殿學士判院 事。轉吏部侍... 閱讀全文

古詩文網APP客戶端立即打開

新唐書·列傳·卷六十七

”有詔擿貞元、永貞間數事為失實,餘不復改,漢等亦不罷。進門下 侍郎、弘文館大學士。久之,辭疾,不聽,冊拜太子太師。明年,李德裕貶袁州長 史,不署奏,為鄭注所忌,乃檢校尚書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鎮海節度使。 道病卒,年六十。贈太保,謚曰貞... 閱讀全文

新唐書·列傳·卷七十三

論死,宰相崔鉉奏布死節於國,可貸釒歲以勸忠烈,故貶為 州司馬。 群,會昌中歷蔡州刺史,坐贓且抵死,兄肇聞之,不食卒。宰相李德裕奏: “漢河間人尹次、潁川人史玉坐殺人當死,次兄初、玉母渾詣官請代,因縊物故, 於時皆赦其死。”於是武宗詔減死一等... 閱讀全文

新唐書·列傳·卷七十四

吏民畏服。 卒,贈禮部尚書。 宗經終給事中、華州刺史。子濛,字仁澤。舉進士,累官度支郎中。會昌初, 擢給事中。以材為宰相李德裕所知。時回鶻衰,朝廷經略河、湟,建遣濛按邊,調 兵械糧餉,為宣慰靈夏以北党項使。始議造木牛運。宣宗立,德裕得罪,濛... 閱讀全文

新唐書·列傳·卷八十五

子戎、戴登科,時號“楊家三喜”。轉大 理卿,檢校工部尚書,兼祭酒,卒。 敬之嘗為《華山賦》示韓愈,愈稱之,士林一時傳布,李德裕尤咨賞。敬之愛 士類,得其文章,孜孜玩諷,人以為癖。雅愛項斯為詩,所至稱之,繇是擢上第。 斯,字子遷,江東人。敬之... 閱讀全文

新唐書·列傳·卷八十七

通 理,不甚作條教。所辟士如路隋、張賈、李景儉等,至宰相達官,故世稱知人。 正卿子瓘,字茂弘,及進士第,仕累中書舍人。與李德裕善,德裕任宰相,罕 接士,唯瓘往請無間也。李宗閔惡之,德裕罷,貶為明州長史。會昌末,累遷楚州 刺史,終桂管觀察使。...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