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詩文/作者/古籍11 / 25頁

太平廣記·卷五十五·神仙五十五

及覺驚顧,已失彌明所在。問童奴,曰:“天且明,道士起出門,若將便鏇然,久不返,覓之已不見矣。”二子驚惋自責,因攜詩詣昌黎韓愈:“問此何人也?”愈曰:“余聞有隱君子彌明,豈其人耶。”遂為石鼎聯句序,行於代焉。(出《仙傳拾遺》)蔡少霞蔡少霞... 閱讀全文

太平廣記·卷一百一十七·報應十六(陰德)

三雞子,勸軻立食之,軻嚼一而吞其二焉。後乃精於儒學,而善屬文章,因策名第,歷任史館。欲書夢中之事,不可自為傳記,吏部侍郎韓愈素知焉,曰:“待余餘暇,當為一文贊焉。”愈左遷,其文不就也。(出《雲溪友議》)劉弘敬唐彭城劉弘敬,字元溥。世居淮... 閱讀全文

太平廣記·卷一百三十八·征應四(人臣休徵)

以獻,淮西遂平。後入朝居廊廟,大拜正司徒,為侍中中書令。儒生武德,振輝古今,洎留守洛師,每話天津橋老人之事。出征淮西,請韓愈自中書舍人為掌書記。及賊平朝覲,樂和李僕射方為華州刺史,戎服橐鞬,迎於道左。愈有詩云:“荊山行盡華山來,日照潼關四扇... 閱讀全文

太平廣記·卷一百六十五·廉儉(吝嗇附)

陽道州城,未嘗有蓄積,唯所服用不可闕者。客稱某物可佳可愛,陽輒喜,舉而授之。有陳萇者,候其出始請月俸(明抄本無始字,韓愈《順宗實錄》四無出字),常往稱其錢帛之美,月有獲焉。(出《傳載》)城之為朝士也,家苦貪,常以木枕布衾,質錢數萬,人爭... 閱讀全文

太平廣記·卷一百七十·知人二

姚元崇 盧齊卿 薛季昶 元懷景 張九齡 王丘 楊穆弟兄 李丹 鄭絪 苗夫人 杜鴻漸 杜佑 梁肅 呂溫 顧和 劉禹錫 韓愈 顧況 於邵 李德裕 韋岫 知人僧 蔡荊 亞子姚元崇姚元崇與張說同為宰輔,頗懷疑阻,屢以事相侵,張銜之頗切。姚既病,... 閱讀全文

古詩文網APP客戶端立即打開

太平廣記·卷一百七十四·俊辯二(幼敏附)

俊辨 陽玠 薛道衡 薛收 張後裔 崔仁師 盧莊道 許敬宗 胡楚賓 裴琰之 蘇頲 王勮 李白 柳芳 王藻 韓愈 李程 李吉甫 王生 辛丘度 溫庭筠 柳公權 權德輿 東方朔 李彪 班蒙 幼敏 陳元方 孫策 鍾毓 孫齊由 陸琇 王絢 蕭遙欣 房氏... 閱讀全文

太平廣記·卷一百八十·貢舉三

。時未幾,皆化翕然。於時歐陽詹獨秀出,袞加敬愛,諸生皆推服。閩越之人舉進士,繇詹始也。詹死於國子四門助教,隴西李翱為傳,韓愈作哀辭。(出韓愈《歐陽詹哀詞序文》)宋濟唐德宗微行,一日夏中至西明寺。時宋濟在僧院過夏。上忽入濟院,方在窗下,犢... 閱讀全文

太平廣記·卷二百零一·才名(好尚附)

才名 上官儀 東方虬 蘇頲 李邕 李華 李白好尚 房琯 韓愈 李約 陸鴻漸 獨孤及 杜兼 李德裕 潘彥 宋之愻 朱前疑鮮于叔明 權長孺才名上官儀高宗承貞觀之後,天下無事,上官儀獨持國政。嘗凌晨入朝,巡洛水隄,步月徐轡,詠詩曰:脈脈廣川流... 閱讀全文

太平廣記·卷二百零二·儒行(憐才 高逸)

儒行 劉獻之 盧景裕 蕭德言 張楚金憐才 沈約 唐高宗 天后 源乾曜 張建封 李實 韓愈 楊敬之 盧肇 令狐綯崔鉉高逸 孔稚珪 李元誠 陶弘景 田游岩 朱桃椎 盧鴻 元結 賀知章 顧況 陳琡 孔拯儒行劉獻之後魏劉獻之少好學,尤精詩傳,泛... 閱讀全文

太平廣記·卷二百一十·畫一

風圖》亦協手,巧密於情思。此畫短卷,長裝八分。張彥遠題雲,元和,宗人惟素將來,余大父答以名馬精絹二百匹,惟素後卻又將貨與韓愈。韓之子昶借與相國段文昌,卻以模本歸於昶。會昌元年見段家本。後於襄州從事見韓家本。謝赫雲,古畫皆略,至此始精。六法頗...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