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欲靜而風不停,子欲養而親不待。——《孔子家語·致思》https://m.gushiwen.cn/mingju/juv_3615f4a7a45c.html 樹欲靜而風不停,子欲養而親不待。 摘自《孔子家語·致思》 解釋:樹想要靜止,風卻不停地刮動它的枝葉。樹是客觀事物,風是不停流逝的時間,比喻時間的流逝是不隨個人意願而停止的。多用於感嘆人子希望盡孝雙親時,父母卻已經亡故。 完善 古文島 APP客戶端 立即打開 猜您喜歡 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 王維《終南山》 至樂無樂,至譽無譽。《莊子·外篇·至樂》 故視強,則目不明;聽甚,則耳不聰;思慮過度,則智識亂。《韓非子·解老》 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 梅堯臣《陶者》 生當復來歸,死當長相思。 蘇武《留別妻》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論語·泰伯篇》 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約,大時不齊。《禮記·學記》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袁枚《苔》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大學·第一章》 功名祗向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岑參《送李副使赴磧西官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