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地東村深幾許?
出自宋代王庭珪的《移居東村作》
避地東村深幾許?青山窟里起炊煙。
敢嫌茅屋絕低小,淨掃土床堪醉眠。
鳥不住啼天更靜,花多晚發地應偏。
遙看翠竹娟娟好,猶隔西泉數畝田。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我避世的東村有多麼深?只見青山深處飄出縷縷炊煙。
哪敢嫌茅屋極其低矮,掃乾淨土床也能夠安眠。
鳥不停地囀鳴,更覺四周寂靜,花開得很晚是因為地方偏僻氣候較寒冷。
我遙望那翠綠的竹子姿態柔美,仍然隔著西泉寺的數畝廢地。
注釋
創作背景
王庭珪秉性耿直,只做過茶陵丞之類的小官,且與上司不和,看到時世無道,便於宣和末,「無宦遊意,學道著書,若將終焉邑有盧溪,築草堂其上,鄉人號盧溪先生。」(《宋名臣言行錄》)這首詩大概就作於其隱居避時之時,寫詩人為避亂或逃避世俗干擾移居之事。
賞析
這首詩前兩句交待題中「移居」的地點與原因;三四句是敘事言懷,寫初到的活動和感受,寫居住的內景;五六句寫住下之後外景的幽靜;最後兩句收束,是用古寺來強調東村山景實堪愛賞,且令人「發思古之幽情」。全詩通過層層推進的手法,向讀者展現出一幅避世的清幽環境,字裡行間透露出生活的嫻靜,曲折含蓄地道出移
王庭珪
王庭珪(1079~1171)字民瞻,自號瀘溪老人、瀘溪真逸,吉州安福(今屬江西)人。性伉厲,為詩雄渾。乾道八年(1172)病逝,終年92歲,去世後葬於安福縣山莊鄉下沙村長甫村後山腰,胡銓撰寫墓志銘碑。王庭珪是兩宋之交的重要詩人。他個性剛直,辭官歸隱,曾因詩送胡銓而被貶辰州。靖康之變而後他表現出對國家憂患和民生疾苦的極大關注,有著強烈的愛國情感,詩文詞創作都取得了較高成就。► 10篇詩文 ► 17條名句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