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音生於鄭、衛,而人皆樂之於耳,聲同也。——《鹽鐵論·卷五》https://m.gushiwen.cn/mingju/juv_117c19505977.html好音生於鄭、衛,而人皆樂之於耳,聲同也。摘自《鹽鐵論·卷五》解釋:好聽的音樂產生於鄭、衛兩個國家,天下的人都願意聽它們的音樂,這是因為美好的音樂給人帶來的感受是相同的。賞析:此句表明好的音樂的傳播是沒有時空界限的,因為它所營造的美妙意境是人都能夠感受到的。古文島APP客戶端立即打開猜您喜歡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杜甫《閣夜》春色將闌,鶯聲漸老。紅英落盡青梅小。寇準《踏莎行·春色將闌》情知此後來無計,強說歡期。納蘭性德《採桑子·當時錯》坐上別愁君未見,歸來欲斷無腸。蘇軾《臨江仙·送王緘》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孫子兵法·火攻篇》醫家有割股之心《儒林外史·第二十四回》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王維《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雪滿前庭月色閒,主人留客未能還。李嘉祐《夜宴南陵留別》桃今百餘尺,花落成枯枝。李白《獨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