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針灸下·熱病第五原文

熱病

魚際 陽穀 主熱病,振栗鼓頷,腹滿陰痿,色不變。

經渠 陽池 合谷 支溝 前谷 內庭 後溪 腕骨 陽穀 厲兌 沖陽 解溪 主熱病汗不出。

孔最 主臂厥熱痛,汗不出,皆灸刺之。此穴可以出汗。

列缺 曲池 主熱病煩心心悶,先手臂身熱,瘛瘲,唇口聚,鼻張,目下汗出如珠。《甲乙》云:兩項下三寸堅,脅下疼痛。

中沖 勞宮 大陵 間使 關沖 少沖 陽溪 天窌 主熱病煩心,心悶而汗不出,掌中熱,心痛,身熱如火,侵淫煩懣,舌本痛。

勞宮 主熱病三日已往不得汗,怵惕。《甲乙》云:主熱病煩懣而欲嘔噦,三日以往不得汗,怵惕,胸脅不可反側,咳滿溺赤,小便血,衄,不止,嘔吐血,氣逆噫不止,嗌中痛,食不下,善渴,口中爛,掌中熱,欲嘔。

間使 主熱病煩心喜噦,胸中澹澹喜動而熱。

曲澤 主傷寒溫病,身熱,煩心,口乾。《甲乙》云:心澹然善驚,身熱煩心,口乾手清,逆氣嘔唾,肘瘈善搖,頭顏清,汗出不過眉,傷寒溫病,曲澤主之。

通理 主熱病先不樂數日。

掖門 中渚 通理 主熱病先不樂,頭痛,面熱無汗。

三間 主氣熱身熱喘。《甲乙》云:寒熱口乾,身熱喘息,眼目急痛,善驚。

溫留 主傷寒寒熱,頭痛噦衄,肩不舉。

曲池 主傷寒餘熱不盡。

上脘 曲差 上星 陶道 天柱 上窌 懸厘 風池 命門 膀胱俞 主煩懣,汗不出。

飛揚 主下部寒熱,汗不出,體重。

五處 攢竹 正營 上脘 缺盆 中府 主汗出寒熱。

承漿 主汗出,衄血不止。

巨闕 主煩心喜嘔。《甲乙》云:心腹脹噫,煩熱善嘔,膈中不通。

百會 主汗出而嘔痓。

商丘 主寒熱好嘔。

懸顱 主熱病,頭痛身熱。

玉枕 大杼 肝俞 心俞 膈俞 陶道 主汗不出,悽厥惡寒。

懸厘 鳩尾 主熱病,偏頭痛,引目外眥。

少澤 主振寒,小指不用,頭痛。

大椎 主傷寒熱盛,煩嘔。

膈俞 中府 主寒熱,皮肉骨痛,少氣不得臥,支滿。

列缺 主寒熱,掌中熱。

神道 關元 主身熱頭痛,進退往來。

曲泉 主身熱頭痛,汗不出。

膈俞 主嗜臥怠惰,不欲動搖,身當濕,不能食。

三焦俞 主頭痛,食不下。

魚際 主頭痛不甚,汗出。

腎俞 主頭身熱赤,振栗,腰中四肢淫濼,欲嘔。

天井 主振寒,頸項痛。

肩井 關沖 主寒熱悽索,氣上不得臥。

尺澤 主氣隔喜嘔,鼓頷不得汗,煩心,身痛。

肩貞 主寒熱項歷適。《甲乙》云:耳鳴無聞,引缺盆肩中熱痛,痲小不舉。

委中 主熱病夾脊痛。

大都 主熱病汗出且厥,足清。《外台》云:汗不出,厥,手足清。

太白 主熱病,先頭重顏痛,煩悶心身熱,熱爭則腰痛不可以俯仰,又熱病滿悶不得臥,身重骨痛不相知。

支正 少海 主熱病,先腰脛酸,喜渴,數飲食,身熱,項痛而強,振寒,寒熱。《甲乙》云:主振寒寒熱,頸項腫,實則肘攣頭眩痛,虛則生疣,小者痂疥。

沖陽 主振寒而欠。

後溪 主身熱惡寒。

復留 主寒熱無所安,汗出不止,風逆,四肢腫。

光明 主腹足清,寒熱,汗不出。

凡熱病煩心,足寒清多汗,先取然谷,後取太溪、大指間動脈,皆先補之。

熱病先腰脛酸,喜渴數飲,身清,清則項痛而寒且酸,足熱不欲言,頭痛顛顛然,先取湧泉及太陽井滎。熱中少氣厥寒,灸之熱去,灸湧泉三壯。煩心不嗜食,灸湧泉。熱去四逆,喘氣偏風,身汗出而清,皆取俠溪。

凡熱病刺陷谷,足先寒,寒上至膝乃出針。身痹洗淅振寒,季脅支滿痛。

凡溫病身熱五日以上,汗不出,刺大泉,留針一時取針,若未滿五日者,禁不可刺。

凡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熱,汗出,病至則喜嘔,嘔已乃衰,即取公孫及井輸。實則腸中切痛,厥,頭面腫起,煩心,狂,多飲不嗜臥;虛則鼓脹,腹中氣大滿,熱痛不嗜食,霍亂,公孫主之。

黃疸

然谷 主黃疸,一足寒,一足熱,喜渴。《甲乙》云:舌縱煩懣。

章門 主傷飽身黃。

中封 五里 主身黃,時有微熱。《甲乙》云:不嗜食,膝內廉內踝前痛,少氣,身體重。

太沖 主黃疸,熱中喜渴。

脊中 主黃疸,腹滿不能食。

脾俞 主黃疸,喜欠不下食,脅下滿,欲吐,身重不欲動。

中脘 大陵 主目黃振寒。

勞宮 主黃疸目黃。

太溪 主黃疸。《甲乙》云:消癉善喘氣,走喉咽而不能言,手足清,大便難,嗌中腫痛唾血,口中熱,唾如膠。

脾俞 胃脘 主黃疸。

霍亂

巨闕 關沖 支溝 公孫 陰陵泉 主霍亂。

期門 主霍亂泄注。

太陰 大都 金門 仆參 主厥逆霍亂。

魚際 主胃逆霍亂。

太白 主霍亂逆氣。

三里 主霍亂,遺矢失氣。

解溪 主膝重腳轉筋,濕痹。

大泉 主眼青轉筋,乍寒乍熱,缺盆中相引痛。

金門 仆參 承山 承筋 主轉筋霍亂。

承筋 主瘛瘲,腳酸。《甲乙》云:霍亂脛不仁。

丘墟 主腳急腫痛,戰掉不能久立,附筋足攣。

竅陰 主四肢轉筋。

委中 委陽 主筋急身熱。

凡霍亂頭痛胸滿,呼吸喘鳴,窮窘不得息,人迎主之。

凡霍亂泄出不自知,先取太溪,後取太倉之原。

瘧病

列缺 後溪 少澤 前谷 主瘧寒熱。

陽穀 主瘧,脅痛不得息。

飛揚 主狂瘧,頭眩痛,痓反折。

大鐘 主多寒少熱。

太溪 主熱多寒少。《甲乙》云:瘧悶嘔甚,熱多寒少,欲閉戶而處,寒厥足熱。

商丘 主寒瘧腹中痛。

中封 主色蒼蒼然,太息振寒。

丘墟 主瘧振寒。《甲乙》云:腋下腫。

崑崙 主瘧多汗。《甲乙》云:腰痛不能俯仰,目如脫,項如拔。

沖陽 主瘧先寒洗淅,甚久而熱,熱去汗出。

臨泣 主瘧日西發。

俠溪 主瘧,足痛。

然谷 主溫瘧汗出。

天府 主瘧病。

少海 主瘧,背振寒。《甲乙》云:項痛引肘腋,腰痛引少腹中,四肢不舉。

天樞 主瘧,振寒,熱盛狂言。

少商 主振栗鼓頷。

商丘 神庭 上星 百會 完骨 風池 神道 掖門 前谷 光明 至陰 大杼 主痎 瘧熱。

陰都 少海 商陽 三間 中渚 主身熱瘧病。

大泉 太溪 經渠 主瘧,咳逆心悶不得臥,寒熱。

列缺 主咳甚熱。

陽溪 主咳甚苦寒,咳嘔沫。

大陵 腕骨 陽穀 少沖 主乍寒乍熱瘧。

合谷 陽池 俠溪 京骨 主瘧寒熱。

支正 小海 主風瘧。

偏歷 主風瘧汗不出。

溫留 主瘧面赤腫。

三里 陷谷 俠溪 飛陽 主痎瘧少氣。

天井 主瘧食時發,心痛,悲傷不樂。

少澤 復留 崑崙 主瘧寒,汗不出。

厲兌 內庭 主瘧不嗜食,惡寒。

沖陽 束骨 主瘧從腳起。

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