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作者:佚名

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夏三月,此為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痎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天氣,清淨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天明則日月不明,邪害空竅,陽氣者閉塞,地氣者冒明,雲霧不精,則上應白露不下,交通不表,萬物命故不施,不施則名木多死。惡氣不發,風雨不節,白露不下,則菀槁不榮。賊風數至,暴雨數起,天地四時不相保,與道相失,則未央絕滅。唯聖人從之,故身無奇病,萬物不失,生氣不竭。

逆春氣則少陽不生,肝氣內變;逆夏氣則太陽不長,心氣內洞;逆秋氣則太陰不收,肺氣焦滿;逆冬氣則少陰不藏,腎氣獨沉。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道者,聖人行之,愚者佩之。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從之則治,逆之則亂。反順為逆,是謂內格。

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

譯文

春天的三月,是草木發芽、枝葉舒展的季節。在這一季節里,天地一同煥發生機,萬物因此欣欣向榮。人應當晚睡早起,多到室外散步;散步時解開頭髮,伸展伸展腰體,用以使情志宣發舒暢開來。天地使萬物和人煥發生機的時候一定不要去扼殺,賦予萬物和人煥發生機的權利一定不要去剝奪,勉勵萬物和人煥發生機的行為一定不要去破壞。這乃是順應春氣、養護人體生機的法則。違背這一法則,就會傷害肝氣,到了夏天還會因為身體虛寒而出現病變。之所以如此,是由於春天生機不旺、以致供給身體在夏天茂長時所需的正氣缺少的緣故。

夏天的三個月,是萬物繁盛壯美的季節。在這一季節里,天地之氣已經完全交會,萬物開始開花結實。人應當晚睡早起,不要對天長炎熱感到厭倦,要使情緒平和不躁,使氣色煥發光彩,使體內的陽氣自然得到宣散,就像把愉快的心情表現在外一樣。這乃是順應夏氣、保護身體機能旺盛滋長的法則。違背了這一法則,就會傷害心氣,到了秋天又會由生瘧疾。究其原因,則是由於身體在夏天未能得到充分長養、以致供給秋天的收斂之力少而不足的緣故。到了冬天,還會再導致別的疾病發生。

秋天的三個月,是萬物果實飽滿、已經成熟的季節。在這一季節里,天氣清肅,其風勁急,草木凋零,大地明淨。人應當早睡早起,跟群雞同時作息。使情志安定平靜,用以緩衝深秋的肅殺之氣對人的影響;收斂此前向外宣散的神氣,以使人體能適應秋氣並達到相互平衡;不要讓情志向外越泄,用以使肺氣保持清肅。這乃是順應秋氣、養護人體收斂機能的法則。違背了這一法則,就會傷害肺氣,到了冬天還會由生的飧泄。究其原因,是由於身體的收斂機能在秋天未能得到應有的養護、以致供給冬天的閉藏之力少而不足的緣故。

冬天的三個月,是萬物生機閉藏的季節。在這一季節里,水面結冰,大地凍裂,所以人不要擾動陽氣,要早睡晚起,一定需等到日光出現再起床;使情志就像軍隊埋伏、就像魚鳥深藏、就像人有隱私、就像心有所獲等等一樣;還要遠離嚴寒之地,靠近溫暖之所,不要讓膚腠開啟出汗而使陽氣大量喪失。這乃是順應冬氣、養護人體閉藏機能的法則。違背這一法則,就會傷害腎氣,到了春天還會導致四肢痿弱逆冷的病症。究其原因,是由於身體的閉藏機能在冬天未能得到應有的養護、以致供給春天時煥發生機的能量少而不足的緣故。

天氣能夠總是清爽潔淨、一片光明,是由於上天所具的化生萬物之道藏而不露並健運不息、永不衰減的緣故。如果天上陰霾籠罩、晦暗不清,日月就不能放射光明。在這樣的時候,邪氣就會侵入人的孔竅而造成疾病。如果天上的陽氣閉塞不通,地上的陰氣不能萌發上騰,雲霧不能消散而使天空放晴,那么天上下應地氣的甘露就不會降下,天地陰陽的交感就不會發生,萬物的生機也就因此而不能延續下去了。萬物的生機不能延續,即使高大的樹木也會大量枯死。有害於萬物生長的惡劣氣候不能終止,風雨不能按時到來,甘露不能降下,草木就會凋零枯萎而不能繁茂。邪風頻頻刮來,暴雨屢屢突降,天地陰陽、四季之氣不能相互保持協調,同時又大大背離正常規律,那么萬物將活不到各自壽命的半數就會完全死亡。只有懂得養生之道的聖人能夠適應四季陰陽的變化,所以他們的身體從無大病。要是萬物都能像聖人一樣不去背離養生之道,能夠適應四季陰陽的變化,它們的生氣就不會枯竭。

違背了春天的時令規律,人體的少陽之氣就不能煥發生機,肝氣就會因此內郁而引起病變;違背了夏天的時令規律,人體的太陽之氣就不能旺盛滋長,心氣就會因此內空而出現虛寒;違背了秋天的時令規律,人體的太陰之氣就不能起到收斂的作用,肺氣就會因此枯萎而導致肺部脹滿;違背了冬天的時令規律,人體的少陰之氣就不能起到閉藏的作用,腎氣就會因此失常而發生瀉泄。

四季的陰陽變化,是萬物生髮、滋長、收斂、閉藏的根本。懂得養生的聖人在春夏二季攝養陽氣、在秋冬二季保養陰精的原因,就是為了適應養生的根本規律,所以能同萬物在生髮、滋長、收斂、閉藏這些方面保持一致。違背了養生之道的根本規律,就會摧殘人體的本元、毀壞人的身體。所以四季的陰陽變化,是萬物的起點與終點,是生死的根本。違背了它,災禍就會產生;而適應它,重病就不會患上。懂得了這些,就可以說是掌握了養生之道。養生之道,聖人遵行它,愚蠢的人們違背它。順應四季的陰陽變化人就能生存,違背四季的陰陽變化人就會死亡;順應四季的陰陽變化人體就能功能正常,違背四季的陰陽變化人體就會功能紊亂。把順應四季的陰陽變化顛倒過來變成違背它而產生的病變,這叫“內格”。

因此聖人不是在生病之後才去治療,而是在還沒有生病的時候就進行預防;不是在身體的功能紊亂之後才去調理,而是在身體的功能還沒有紊亂的時候就進行預防,說的就是這些道理。疾病已經生成然後才去用藥治療,身體的功能紊亂之後才去進行調理,打一個比方,就像是口渴瞭然後才去掘井、戰鬥已經開始瞭然後才去鑄造武器—樣,不是太晚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