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列傳·卷一百四十九

作者:沈昫等

東夷

○高麗 百濟 新羅 倭國 日本

高麗者,出自扶餘之別種也。其國都於平壤城,即漢樂浪郡之故地,在京師東 五千一百里。東渡海至於新羅,西北渡遼水至於營州,南渡海至於百濟,北至靺鞨。 東西三千一百里,南北二千里。其官大者號大對盧,比一品,總知國事,三年一代, 若稱職者,不拘年限。交替之日,或不相祗服,皆勒兵相攻,勝者為之。其王但閉 宮自守,不能制御。次曰太大兄,比正二品。對盧以下官,總十二級。外置州縣六 十餘城。大城置傉薩一,比都督。諸城置道使,比刺史。其下各有僚佐,分掌曹事。 衣裳服飾,唯王五彩,以白羅為冠,白皮小帶,其冠及帶,鹹以金飾。官之貴者, 則青羅為冠,次以緋羅,插二鳥羽,及金銀為飾,衫筒袖,褲大口,白韋帶,黃韋 履。國人衣褐戴弁,婦人首加巾幗。好圍棋投壺之戲,人能蹴鞠。食用籩豆、簠簋、 尊俎、罍洗,頗有箕子之遺風。

其所居必依山谷,皆以茅草葺舍,唯佛寺、神廟及王宮、官府乃用瓦。其俗貧 窶者多,冬月皆作長坑,下燃;熅火以取暖。種田養蠶,略同中國。其法:有謀反 叛者,則集眾持火炬競燒灼之,燋爛備體,然後斬首,家悉籍沒;守城降敵,臨陣 敗北,殺人行劫者,斬;盜物者,十二倍酬贓;殺牛馬者,沒身為奴婢。大體用法 嚴峻,少有犯者,乃至路不拾遺。其俗多淫祀,事靈星神、日神、可汗神、箕子神。 國城東有大穴,名神隧,皆以十月,王自祭之。

俗愛書籍,至於衡門廝養之家,各於街衢造大屋,謂之扃堂,子弟未婚之前, 晝夜於此讀書習射。其書有《五經》及《史記》、《漢書》、范曄《後漢書》、 《三國志》、孫盛《晉春秋》、《玉篇》、《字統》、《字林》;又有《文選》, 尤愛重之。

其王高建武,即前王高元異母弟也。武德二年,遣使來朝。四年,又遣使朝貢。 高祖感隋末戰士多陷其地,五年,賜建武書曰:

朕恭膺寶命,君臨率士,祗順三靈,綏柔萬國。普天之下,情均撫字,日月所 照,鹹使乂安。王既統攝遼左,世居籓服,思稟正朔,遠循職貢。故遣使者,跋涉 山川,申布誠懇,朕甚嘉焉。方今六合寧晏,四海清平,玉帛既通,道路無壅。方 申輯睦,永敦聘好,各保疆蕣,豈非盛美。但隋氏季年,連兵構難,攻戰之所,各 失其民。遂使骨肉乖離,室家分析,多歷年歲,怨曠不申。今二國通和,義無阻異, 在此所有高麗人等,已令追括,尋即遣送;彼處有此國人者,王可放還,務盡撫育 之方,共弘仁恕之道。

於是建武悉搜括華人,以禮賓送,前後至者萬數,高祖大喜。

七年,遣前刑部尚書沈叔安往冊建武為上柱國、遼東郡王、高麗王,仍將天尊 像及道士往彼,為之講《老子》,其王及道俗等觀聽者數千人。高祖嘗謂侍臣曰: “名實之間,理須相副。高麗稱臣於隋,終拒煬帝,此亦何臣之有!朕敬於萬物, 不欲驕貴,但據有土宇,務共安人,何必令其稱臣,以自尊大。即為詔述朕此懷也。” 侍中裴矩、中書侍郎溫彥博曰:“遼東之地,周為箕子之國,漢家玄菟郡耳!魏、 晉已前,近在提封之內,不可許以不臣。且中國之於夷狄,猶太陽之對列星,理無 降尊,俯同籓服。”高祖乃止。

九年,新羅、百濟遣使訟建武,雲閉其道路,不得入朝。又相與有隙,屢相侵 掠。詔員外散騎侍郎硃子奢往和解之。建武奉表謝罪,請與新羅對使會盟。

貞觀二年,破突厥頡利可汗,建武遣使奉賀,並上封域圖。五年,詔遣廣州都 督府司馬長孫師往收瘞隋時戰亡骸骨,毀高麗所立京觀。建武懼伐其國,乃築長城, 東北自扶餘城,西南至海,千有餘里。十四年,遣其太子桓權來朝,並貢方物,太 宗優勞甚至。

十六年,西部大人蓋蘇文攝職有犯,諸大臣與建武議欲誅之。事泄,蘇文乃悉 召部兵,雲將校閱,並盛陳酒饌於城南,諸大臣皆來臨視。蘇文勒兵盡殺之,死者 百餘人。焚倉庫,因馳入王宮,殺建武,立建武弟大陽子藏為王。自立為莫離支, 猶中國兵部尚書兼中書令職也,自是專國政。蘇文姓錢氏,須貌甚偉,形體魁傑, 身佩五刀,左右莫敢仰視。恆令其屬官俯伏於地,踐之上馬,及下馬,亦如之。出 必先布隊仗,導者長呼以辟行人,百姓畏避,皆自投坑谷。

太宗聞建武死,為之舉哀,使持節弔祭。十七年,封其嗣王藏為遼東郡王、高 麗王。又遣司農丞相里玄獎齎璽書往說諭高麗,令勿攻新羅。蓋蘇文謂玄獎曰: “高麗、新羅,怨隙已久。往者隋室相侵,新羅乘釁奪高麗五百里之地,城邑新羅 皆據有之。自非反地還城,此兵恐未能已。”玄奘曰:“既往之事,焉可追論?” 蘇文竟不從。太宗顧謂侍臣曰:“莫離支賊弒其主,盡殺大臣,用刑有同坑阱。百 姓轉動輒死,怨痛在心,道路以目。夫出師吊伐,須有其名,因其弒君虐下,敗之 甚易也。”

十九年,命刑部尚書張亮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領將軍常何等率江、淮、嶺、 硤勁卒四萬,戰船五百艘,自萊州汎海趨平壤。又以特進英國公李勣為遼東道行軍 大總管,禮部尚書江夏王道宗為副,領將軍張士貴等率步騎六萬趨遼東。兩軍合勢, 太宗親御六軍以會之。

夏四月,李勣軍渡遼,進攻蓋牟城,拔之。獲生口二萬,以其城置蓋州。五月, 張亮副將程名振攻沙卑城,拔之,虜其男女八千口。是日,李勣進軍於遼東城。帝 次遼澤,詔曰:“頃者隋師渡遼,時非天贊,從軍士卒,骸骨相望,遍於原野,良 可哀嘆。掩骼之義,誠為先典,其令並收瘞之。”國內及新城步騎四萬來援遼東, 江夏王道宗率騎四千逆擊,大破之,斬首千餘級。帝渡遼水,詔撤橋樑,以堅士卒 志。帝至遼東城下。見士卒負擔以填塹者,帝分其尤重者,親於馬上持之。從官悚 動,爭齎以送城下。時李勣已率兵攻遼東城。高麗聞我有拋車,飛三百斤石於一里 之外者,甚懼之。乃於城上積木為戰樓以拒飛石。勣列車發石以擊其城,所遇盡潰。 又推撞車撞其樓閣,無不傾倒。帝親率甲騎萬餘與李勣會。圍其城。俄而南風甚勁, 命縱火焚其西南樓,延燒城中,屋宇皆盡。戰士登城,賊乃大潰,燒死者萬餘人, 俘其勝兵萬餘口,以其城為遼州。初,帝自定州命每數十里置一烽,屬於遼城,與 太子約,克遼東,當舉烽。是日,帝命舉烽,傳入塞。

師次白崖城,命攻之,右衛大將軍李思摩中弩矢,帝親為吮血,將士聞之,莫 不感勵。其城因山臨水,四面險絕。李勣以撞車撞之,飛石流矢,雨集城中。六月, 帝臨其西北,城主孫伐音潛遣使請降,曰:“臣已願降,其中有貳者。”詔賜以旗 幟,曰:“必降,建之城上。”伐音舉幟於城上,高麗以為唐兵登也,乃悉降。初, 遼東之陷也,伐音乞降,既而中悔,帝怒其反覆,許以城中人物分賜戰士。及是, 李勣言於帝曰:“戰士奮厲爭先,不顧矢石者,貪虜獲耳。今城垂拔,奈何更許其 降,無乃辜將士之心乎?”帝曰:“將軍言是也。然縱兵殺戮,虜其妻孥,朕所不 忍也。將軍麾下有功者,朕以庫物賞之,庶因將軍贖此一城。”遂受降,獲士女一 萬,勝兵二千四百,以其城置岩州,授孫伐音為岩州刺史。我軍之渡遼也,莫離支 遣加屍城七百人戍蓋牟城,李勣盡虜之,其人並請隨軍自效。太宗謂曰:“誰不欲 爾之力,爾家悉在加屍,爾為吾戰,彼將為戮矣!破一家之妻子,求一人之力用, 吾不忍也!”悉令放還。

車駕進次安市城北,列營進兵以攻之。高麗北部傉薩高延壽、南部耨薩高惠貞 率高麗、靺鞨之眾十五萬來援安市城。賊中有對盧,年老習事,謂延壽曰:“吾聞 中國大亂,英雄並起。秦王神武,所向無敵,遂平天下,南面為帝,北夷請服,西 戎獻款。今者傾國而至,猛將銳卒,悉萃於此,其鋒不可當也。今為計者,莫若頓 兵不戰,曠日持久,分遣驍雄,斷其饋運,不過旬日,軍糧必盡,求戰不得,欲歸 無路,此不戰而取勝也。”延壽不從,引軍直進。太宗夜召諸將,躬自指麾。遣李 勣率步騎一萬五千於城西嶺為陣;長孫無忌率牛進達等精兵一萬一千以為奇兵,自 山北於狹谷出,以沖其後;太宗自將步騎四千,潛鼓角,偃旌幟,趨賊營北高峰之 上;令諸軍聞鼓角聲而齊縱。因令所司張受降幕於朝堂之側,曰:“明日午時,納 降虜於此矣!”遂率軍而進。

明日,延壽獨見李勣兵,欲與戰。太宗遙望無忌軍塵起,令鼓角並作,旗幟齊 舉。賊眾大懼,將分兵御之,而其陣已亂。李勣以步卒長槍一萬擊之,延壽眾敗。 無忌縱兵乘其後,太宗又自山而下,引軍臨之,賊因大潰,斬首萬餘級。延壽等率 其餘寇,依山自保。於是命無忌、勣等引兵圍之,撤東川梁以斷歸路。太宗按轡徐 行,觀賊營壘,謂侍臣曰:“高麗傾國而來,存亡所系,一麾而敗,天佑我也!” 因下馬再拜以謝天。延壽等膝行而前,拜手請命。太宗簡傉薩以下酋長三千五百人, 授以戎秩,遷之內地。收靺鞨三千三百,盡坑之,餘眾放還平壤。獲馬三萬疋、牛 五萬頭、明光甲五千領,他器械稱是。高麗國振駭,後黃城及銀城並自拔,數百里 無復人煙。因名所幸山為駐蹕山,令將作造《破陣圖》,命中書侍郎許敬宗為文勒 石以紀其功。授高延壽鴻臚卿,高惠真司農卿。張亮又與高麗再戰於建安城下,皆 破之,於是列長圍以攻焉。

八月,移營安市城東,李勣遂攻安市,擁延壽等降眾營其城下以招之。城中人 堅守不動,每見太宗旄麾,必乘城鼓譟以拒焉。帝甚怒。李勣曰:“請破之日,男 子盡誅。”城中聞之,人皆死戰。乃令江夏王道宗築土山,攻其城東南隅;高麗亦 埤城增雉以相抗。李勣攻其西面,令拋石撞車壞其樓雉;城中隨其崩壞,即立木為 柵。道宗以樹條苞壤為土,屯積以為山,其中間五道加木,被土於其上,不捨晝夜, 漸以逼城。道宗遣果毅都尉傅伏愛領隊兵于山頂以防敵,土山自高而陟,排其城, 城崩。會伏愛私離所部,高麗百人自頹城而戰,遂據有土山而塹斷之,積火縈盾以 自固。太宗大怒,斬伏愛以徇。命諸將擊之,三日不能克。

太宗以遼東倉儲無幾,士卒寒凍,乃詔班師。歷其城,城中皆屏聲偃幟,城主 登城拜手奉辭。太宗嘉其堅守,賜絹百匹,以勵事君之節。

初。攻陷遼東城,其中抗拒王師,應沒為奴婢者一萬四千人,並遣先集幽州, 將分賞將士。太宗愍其父母妻子一朝分散,令有司準其直,以布帛贖之,赦為百姓。 其眾歡呼之聲,三日不息。高延壽自降後,常積嘆,尋以憂死。惠真竟至長安。

二十年,高麗遣使來謝罪,並獻二美女。太宗謂其使曰:“歸謂爾主,美色者, 人之所重。爾之所獻,信為美麗。憫其離父母兄弟於本國,留其身而忘其親,愛其 色而傷其心,我不取也。”並還之。

二十二年,又遣右武衛將軍薛萬徹等往青丘道伐之,萬徹渡海入鴨綠水,進破 其泊灼城,俘獲甚眾。太宗又命江南造大船,遣陝州刺史孫伏伽召募勇敢之士,萊 州刺史李道裕運糧及器械,貯於烏胡島,將欲大舉以伐高麗。未行而帝崩。高宗嗣 位,又命兵部尚書任雅相、左武衛大將軍蘇定方、左驍衛大將軍契苾何力等前後討 之,皆無大功而還。

乾封元年,高藏遣其子入朝,陪位於太山之下。其年,蓋蘇文死,其子男生代 為莫離支,與其弟男建、男產不睦,各樹朋黨,以相攻擊。男生為二弟所逐,走據 國內城死守,其子獻誠詣闕求哀。詔令左驍衛大將軍契苾何力率兵應接之。男生脫 身來奔,詔授特進、遼東大都督兼平壤道安撫大使,封玄菟郡公。十一月,命司空、 英國公李勣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率裨將郭待封等以征高麗。

二年二月,勣度遼至新城,謂諸將曰:“新城是高麗西境鎮城,最為要害。若 不先圖,余城未易可下。”遂引兵於新城西南,據山築柵,且攻且守,城中窘迫, 數有降者,自此所向克捷。高藏及男建遣太大兄男產將首領九十八人,持帛幡出降, 且請入朝。勣以禮延接。男建猶閉門固守。

總章元年九月,勣又移營於平壤城南,男建頻遣兵出戰,皆大敗。男建下捉兵 總管僧信誠密遣人詣軍中,許開城門為內應。經五日,信誠果開門,勣從兵入,登 城鼓譟,燒城門樓,四面火起。男建窘急自刺,不死。十一月,拔平壤城,虜高藏、 男建等。十二月,至京師,獻俘於含元宮。詔以高藏政不由己,授司平太常伯;男 產先降,授司宰少卿;男建配流黔州;男生以鄉導有功,授右衛大將軍,封汴國公, 特進如故。

高麗國舊分為五部,有城百七十六,戶六十九萬七千;乃分其地置都督府九、 州四十一、縣一百,又置安東都護府以統之。擢其酋渠有功者授都督、刺史及縣令, 與華人參理百姓。乃遣左武衛將軍薛仁貴總兵鎮之,其後頗有逃散。

儀鳳中,高宗授高藏開府儀同三司、遼東都督,封朝鮮王,居安東,鎮本蕃為 主。高藏至安東,潛與靺鞨相通謀叛。事覺,召還,配流邛州,並分徙其人,散向 河南、隴右諸州,其貧弱者留在安東城傍。

高藏以永淳初卒,贈衛尉卿,詔送至京師,於頡利墓左賜以葬地,兼為樹碑。 垂拱二年,又封高藏孫寶元為朝鮮郡王。聖曆元年,進授左鷹揚衛大將軍,封為忠 誠國王,委其統攝安東舊戶,事竟不行。二年,又授高藏男德武為安東都督,以領 本蕃。自是高麗舊戶在安東者漸寡少。分投突厥及靺鞨等,高氏君長遂絕矣!

男生以儀鳳初卒於長安,贈并州大都督。子獻誠,授右衛大將軍,兼令羽林衛 上下。天授中,則天嘗內出金銀實物,令宰相及南北衙文武官內擇善射者五人共賭 之。內史張光輔先讓獻誠為第一,獻誠復讓右玉鈐衛大將軍薛吐摩支,摩支又讓獻 誠。既而獻誠奏曰:“陛下令簡能射者五人,所得者多非漢官。臣恐自此已後,無 漢官工射之名,伏望停寢此射。”則天嘉而從之。

時酷吏來俊臣嘗求貨於獻誠,獻誠拒而不答,遂為俊臣所構,誣其謀反,縊殺 之。則天后知其冤,贈右羽林衛大將軍,以禮改葬。

百濟國,本亦扶餘之別種,嘗為馬韓故地,在京師東六千二百里,處大海之北, 小海之南。東北至新羅,西渡海至越州,南渡海至倭國,北渡海至高麗。其王所居 有東西兩城。所置內官曰內臣佐平,掌宣納事;內頭佐平,掌庫藏事;內法佐平, 掌禮儀事;衛士佐平,掌宿衛兵事;朝廷佐平,掌刑獄事;兵官佐平,掌在外兵馬 事。又外置六帶方,管十郡,其用法:叛逆者死,籍沒其家;殺人者,以奴婢三贖 罪;官人受財及盜者,三倍追贓,仍終身禁錮。凡諸賦稅及風土所產,多與高麗同。 其王服大袖紫袍,青錦褲,烏羅冠,金花為飾,素皮帶,烏革履。官人盡緋為衣, 銀花飾冠。庶人不得衣緋紫。歲時伏臘,同於中國。其書籍有《五經》、子、史, 又表疏並依中華之法。

武德四年,其王扶餘璋遣使來獻果下馬。七年,又遣大臣奉表朝貢。高祖嘉其 誠款,遣使就冊為帶方郡王、百濟王。自是歲遣朝貢,高祖撫勞甚厚。因訟高麗閉 其道路,不許來通中國,詔遣硃子奢往和之。又相與新羅世為仇敵,數相侵伐。

貞觀元年,太宗賜其王璽書曰:“王世為君長,撫有東蕃。海隅遐曠,風濤艱 阻,忠款之至,職貢相尋,尚想徽猷,甚以嘉慰!朕自祗承寵命,君臨區宇,思弘 王道,愛育黎元。舟車所通,風雨所及,期之遂性,鹹使乂安。新羅王金真平,朕 之籓臣,王之鄰國。每聞遣師,征討不息,阻兵安忍,殊乖所望。朕已對王侄信福 及高麗、新羅使人,具敕通和,鹹許輯睦。王必須忘彼前怨,識朕本懷,共篤鄰情, 即停兵革。”璋因遣使奉表陳謝,雖外稱順命,內實相仇如故。十一年,遣使來朝, 獻鐵甲雕斧。太宗優勞之,賜彩帛三千段並錦袍等。

十五年,璋卒,其子義慈遣使奉表告哀。太宗素服哭之,贈光祿大夫,賻物二 百段,遣使冊命義慈為柱國,封帶方郡王、百濟王。

十六年,義慈興兵伐新羅四十餘城,又發兵以守之,與高麗和親通好,謀欲取 党項城以絕新羅入朝之路。新羅遣使告急請救。太宗遣司農丞相里玄獎齎書告諭兩 蕃,示以禍福。及太宗親征高麗,百濟懷二,乘虛襲破新羅十城。二十二年,又破 其十餘城。數年之中,朝貢遂絕。

高宗嗣位,永徽二年,始又遣使朝貢。使還,降璽書與義慈曰:

至如海東三國,開基自久,並列疆界,地實犬牙。近代已來,遂構嫌隙。戰爭 交起,略無寧歲。遂令三韓之氓,命懸刀俎,尋戈肆憤,朝夕相仍。朕代天理物, 載深矜愍。去歲王及高麗、新羅等使並來入朝,朕命釋茲讎怨,更敦款穆。新羅使 金法敏奏書:“高麗、百濟,脣齒相依,競舉兵戈,侵逼交至。大城重鎮,並為百 濟所並;疆宇日蹙,威力並謝。乞詔百濟,令歸所侵之城。若不奉詔,即自興兵打 取。但得故地,即請交和。”朕以其言既順,不可不許。昔齊桓列土諸侯,尚存亡 國;況朕萬國之主,豈可不恤危籓!王所兼新羅之城,並宜還其本國;新羅所獲百 濟俘虜,亦遣還王。然後解患釋紛,韜戈偃革,百姓獲息肩之願,三蕃無戰爭之勞。 比夫流血邊亭,積屍疆場,耕織並廢,士女無聊,豈可同年而語矣!王若不從進止, 朕已依法敏所請,任其與王決戰;亦令約束高麗,不許遠相救恤。高麗若不承命, 即令契丹諸蕃渡遼澤入抄掠。王可深思朕言,自求多福,審圖良策,無貽後悔。

六年,新羅王金春秋又表稱百濟與高麗、靺鞨侵其北界,已沒三十餘城。顯慶 五年,命左衛大將軍蘇定方統兵討之,大破其國。虜義慈及太子隆、小王孝演、偽 將五十八人等送於京師,上責而宥之。其國舊分為五部,統郡三十七,城二百,戶 七十六萬。至是乃以其地分置熊津、馬韓、東明等五都督府,各統州縣,立其酋渠 為都督、刺史及縣令。命右衛郎將王文度為熊津都督,總兵以鎮之。義慈事親以孝 行聞,友於兄弟,時人號“海東曾、閔”。及至京,數日而卒。贈金紫光祿大夫、 衛尉卿,特許其舊臣赴哭。送就孫皓、陳叔寶墓側葬之,並為豎碑。

文度濟海而卒。百濟僧道琛、舊將福信率眾據周留城以叛。遣使往倭國,迎故 王子扶餘豐,立為王。其西部、北部並翻城應之。時郎將劉仁願留鎮於百濟府城, 道琛等引兵圍之。帶方州刺史劉仁軌代文度統眾,便道發新羅兵合契以救仁願,轉 斗而前,所向皆下。道琛等於熊津江口立兩柵以拒官軍,仁軌與新羅兵四面夾擊之, 賊眾退走入柵,阻水橋狹,墮水及戰死萬餘人。道琛等乃釋仁願之圍,退保任存城。 新羅兵士以糧盡引還,時龍朔元年三月也。

於是道琛自稱領軍將軍,福信自稱霜岑將軍,招誘叛亡,其勢益張。使告仁軌 曰:“聞大唐與新羅約誓,百濟無問老少,一切殺之。然後以國府新羅。與其受死, 豈若戰亡!所以聚結自固守耳!”仁軌作書,具陳禍福,遣使諭之。道琛等恃眾驕 倨,置仁軌之使於外館。傳語謂曰:“使人官職小,我是一國大將,不合自參。” 不答書遣之。尋而福信殺道琛,並其兵眾,扶餘豐但主祭而已。

二年七月,仁願、仁軌等率留鎮之兵,大破福信餘眾於熊津之東,拔其支羅城 及尹城、大山、沙井等柵,殺獲甚眾。仍令分兵以鎮守之。福信等以真峴城臨江高 險,又當衝要,加兵守之。仁軌引新羅之兵乘夜薄城,四面攀堞而上,比明而入據 其城,斬首八百級,遂通新羅運糧之路。仁願乃奏請益兵,詔發淄、青、萊、海之 兵七千人,遣左威衛將軍孫仁師統眾浮海赴熊津,以益仁願之眾。時福信既專其兵 權,與撫余豐漸相猜貳。福信稱疾,臥於窟室,將候扶餘豐問疾,謀襲殺之。扶餘 豐覺而率其親信掩殺福信,又遣使往高麗及倭國請兵以拒官軍。孫仁師中路迎擊, 破之。遂與仁願之眾相合,兵勢大振。於是仁師、仁願及新羅王金法敏帥陸軍進, 劉仁軌及別帥杜爽、扶餘隆率水軍及糧船,自熊津江往白江以會陸軍,同趨周留城。 仁軌遇扶餘豐之眾於白江之口,四戰皆捷。焚其舟四百艘,賊眾大潰,扶餘豐脫身 而走。偽王子扶餘忠勝、忠志等率士女及倭眾並降。百濟諸城皆復歸順。孫仁師與 劉仁願等振旅而還。詔劉仁軌代仁願率兵鎮守。乃授扶餘隆熊津都督,遣還本國, 共新羅和親,以招輯其餘眾。

麟德二年八月,隆到熊津城,與新羅王法敏刑白馬而盟。先祀神祇及川谷之神, 而後歃血。其盟文曰:

往者百濟先王,迷於逆順,不敦鄰好,不睦親姻。結托高麗,交通倭國,共為 殘暴,侵削新羅,破邑屠城,略無寧歲。天子憫一物之失所,憐百姓之無辜,頻命 行人,遣其和好。負險恃遠,侮慢天經。皇赫斯怒,恭行吊伐,旌旗所指,一戎大 定。固可氵豬宮污宅,作誡來裔,塞源拔本,垂訓後昆。然懷柔伐叛,前王之令典; 興亡繼絕,往哲之通規。事必師古,傳諸曩冊。故立前百濟太子司稼正卿扶餘隆為 熊津都督,守其祭祀,保其桑梓。依倚新羅,長為與國,各除宿憾,結好和親。恭 承詔命,永為籓服。仍遣使人右威衛將軍魯城縣公劉仁願親臨勸諭,具宣成旨,約 之以婚姻,申之以盟誓。刑牲歃血,共敦終始;分災恤患,恩若弟兄。祗奉綸言, 不敢失墜,既盟之後,共保歲寒。若有棄信不恆,二三其德,興兵動眾,侵犯邊陲, 明神鑒之,百殃是降,子孫不昌,社稷無守,禋祀磨滅,罔有遺余。故作金書鐵契, 藏之宗廟,子孫萬代,無或敢犯。神之聽之,是饗是福。

劉仁軌之辭也。歃訖,埋幣帛於壇下之吉地,藏其盟書於新羅之廟。仁願、仁 軌等既還,隆懼新羅,尋歸京師。

儀鳳二年,拜光祿大夫、太常員外卿、兼熊津都督、帶方郡王,令歸本蕃,安 輯餘眾。時百濟本地荒毀,漸為新羅所據,隆竟不敢還舊國而卒。

其孫敬,則天朝襲封帶方郡王、授衛尉卿。其地自此為新羅及渤海靺鞨所分, 百濟之種遂絕。

新羅國,本弁韓之苗裔也。其國在漢時樂浪之地,東及南方俱限大海,西接百 濟,北鄰高麗。東西千里,南北二千里。有城邑村落。王之所居曰金城,周七八里。 衛兵三千人,設獅子隊。文武官凡有十七等。其王金真平,隋文帝時授上開府、樂 浪郡公、新羅王。武德四年,遣使朝貢。高祖親勞問之,遣通直散騎侍郎庾文素往 使焉,賜以璽書及畫屏風、錦彩三百段,自此朝貢不絕。其風俗、刑法、衣服,與 高麗、百濟略同,而朝服尚白。好祭山神。其食器作柳杯,亦以銅及瓦。國人多金、 朴兩姓,異姓不為婚。重元日,相慶賀燕饗,每以其日拜日月神。又重八月十五日, 設樂飲宴,賚群臣,射其庭。婦人發繞頭,以彩及珠為飾,發甚長美。

高祖既聞海東三國舊結怨隙,遞相攻伐,以其俱為蕃附,務在和睦,乃問其使 為怨所由。對曰:“先是百濟往伐高麗,詣新羅請救,新羅發兵大破百濟國,因此 為怨,每相攻伐。新羅得百濟王,殺之,怨由此始。”七年,遣使冊拜金真平為柱 國,封樂浪郡王、新羅王。

貞觀五年,遣使獻女樂二人,皆鬒髮美色。太宗謂侍臣曰:“朕聞聲色之娛, 不如好德。且山川阻遠,懷土可知。近日林邑獻白鸚鵡,尚解思鄉,訴請還國。鳥 猶如此,況人情乎!朕愍其遠來,必思親戚,宜付使者,聽遣還家。”

是歲,真平卒,無子,立其女善德為王,宗室大臣乙祭總知國政。詔贈真平左 光祿大夫,賻物二百段。九年,遣使持節冊命善德柱國,封樂浪郡王、新羅王。十 七年,遣使上言:“高麗、百濟,累相攻襲,亡失數十城,兩國連兵,意在滅臣社 稷。謹遣陪臣,歸命大國,乞偏師救助。”太宗遣相里玄獎齎璽書賜高麗曰:“新 羅委命國家,不闕朝獻。爾與百濟,宜即戢兵。若更攻之,明年當出師擊爾國矣!” 太宗將親伐高麗,詔新羅纂集士馬,應接大軍。新羅遣大臣領兵五萬人,入高麗南 界,攻水口城,降之。

二十一年,善德卒,贈光祿大夫,余官封並如故。因立其妹真德為王,加授柱 國,封樂浪郡王。

二十二年,真德遣其弟國相、伊贊子金春秋及其子文正來朝。詔授春秋為特進, 文正為左武衛將軍。春秋請詣國學觀釋奠及講論,太宗因賜以所制《溫湯》及《晉 祠碑》並新撰《晉書》。將歸國,令三品以上宴餞之,優禮甚稱。

永徽元年,真德大破百濟之眾,遣其弟法敏以聞。真德乃織錦作五言《太平頌》 以獻之,其詞曰:“大唐開洪業,巍巍皇猷昌。止戈戎衣定,修文繼百王。統天崇 雨施,理物體含章。深仁偕日月,撫運邁陶唐。幡旗既赫赫,鉦鼓何鍠鍠。外夷違 命者,翦覆被天殃。淳風凝幽顯,遐邇競呈祥。四時和玉燭,七曜巡萬方。維岳降 宰輔,維帝任忠良。五三成一德,昭我唐家光。”帝嘉之,拜法敏為太府卿。

三年,真德卒,為舉哀。詔以春秋嗣,立為新羅王。加授開府儀同三司,封樂 浪郡王。六年,百濟與高麗、靺鞨率兵侵其北界,攻陷三十餘城,春秋遣使上表求 救。顯慶五年,命左武衛大將軍蘇定方為熊津道大總管,統水陸十萬。仍令春秋為 嵎夷道行軍總管,與定方討平百濟,俘其王扶餘義慈,獻於闕下。自是新羅漸有高 麗、百濟之地。其界益大,西至於海。

龍朔元年,春秋卒,詔其子太府卿法敏嗣位,為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樂浪 郡王、新羅王。三年,詔以其國為雞林州都督府,授法敏為雞林州都督。法敏以開 耀元年卒,其子政明嗣位。垂拱二年,政明遣使來朝,因上表請唐禮一部並雜文章, 則天令所司寫《吉凶要禮》,並於《文館詞林》采其詞涉規誡者,勒成五十卷以賜 之。

天授三年,政明卒,則天為之舉哀,遣使弔祭,冊立其子理洪為新羅王。仍令 襲父輔國大將軍,行豹韜衛大將軍、雞林州都督。理洪以長安二年卒。則天為之舉 哀,輟朝二日。遣立其弟興光為新羅王,仍襲兄將軍、都督之號。興光本名與太宗 同,先天中則天改焉。

開元十六年,遣使來獻方物,又上表請令人就中國學問經教,上許之。二十一 年,渤海靺鞨越海入寇登州。時興光族人金思蘭先因入朝留京師,拜為太僕員外卿, 至是遣歸國發兵以討靺鞨。仍加授興光為開府儀同三司、寧海軍使。

二十五年,興光卒,詔贈太子太保。仍遣左贊善大夫邢璹攝鴻臚少卿,往新羅 弔祭,並冊立其子承慶襲父開府儀同三司、新羅王。璹將進發,上制詩序,太子以 下及百僚鹹賦詩以送之。上謂璹曰:“新羅號為君子之國,頗知書記,有類中華。 以卿學術,善與講論,故選使充此。到彼宜闡揚經典,使知大國儒教之盛”。又聞 其人多善奕棋,因令善棋人率府兵曹楊季鷹為璹之副。璹等至彼,大為蕃人所敬。 其國棋者皆在季鷹之下,於是厚賂璹等金寶及藥物等。

天寶二年,承慶卒,詔遣贊善大夫魏曜往弔祭之。冊立其弟憲英為新羅王,並 襲其兄官爵。

大曆二年,憲英卒,國人立其子乾運為王,仍遣其大臣金隱居奉表入朝,貢方 物,請加冊命。三年,上遣倉部郎中、兼御史中丞、賜紫金魚袋歸崇敬持節齎冊書 往吊冊之。以乾運為開府儀同三司、新羅王、仍冊乾運母為太妃。七年,遣使金標 石來賀正,授衛尉員外少卿,放還。八年,遣使來朝,並獻金、銀、牛黃、魚牙納 朝霞等。九年至十二年,比歲遣使來朝,或一歲再至。

建中四年,乾運卒,無子,國人立其上相金良相為王。貞元元年,授良相檢校 太尉、都督雞林州刺史、寧海軍使、新羅王。仍令戶部郎中蓋塤持節冊命。其年, 良相卒,立上相敬信為王,令襲其官爵。敬信即從兄弟也。

十四年,敬信卒,其子先敬信亡,國人立敬信嫡孫俊邕為王。

十六年,授俊邕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尉、新羅王。令司封郎中、兼御史中丞 韋丹持節冊命。丹至鄆州,聞俊邕卒,其子重興立,詔丹還。永貞元年,詔遣兵部 郎中元季方持節冊重興為王。

元和元年十一月,放宿衛王子金獻忠歸本國,仍加試秘書監。三年,遣使金力 奇來朝。其年七月,力奇上言:“貞元十六年,奉詔冊臣故主金俊邕為新羅王,母 申氏為太妃,妻叔氏為王妃。冊使韋丹至中路,知俊邕薨,其冊卻回,在中書省。 今臣還國,伏請授臣以歸。”敕:“金俊邕等冊,宜令鴻臚寺於中書省受領,至寺 宣授與金力奇,令奉歸國。仍賜其叔彥升門戟,令本國準例給。”四年,遣使金陸 珍等來朝貢。五年,王子金憲章來朝貢。

七年,重興卒,立其相金彥升為王,遣使金昌南等來告哀。其年七月,授彥升 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尉、持節大都督雞林州諸軍事,兼持節充寧海軍使、上柱國、 新羅國王,彥升妻貞氏冊為妃,仍賜其宰相金崇斌等三人戟,亦令本國準例給。兼 命職方員外郎、攝御史中丞崔廷侍節弔祭冊立,以其質子金士信副之。

十一年十一月,其入朝王子金士信等遇惡風,飄至楚州鹽城縣界,淮南節度使 李鄘以聞。是歲,新羅飢,其眾一百七十人求食於浙東。十五年十一月,遣使朝貢。

長慶二年十二月,遣使金柱弼朝貢。寶曆元年,其王子金昕來朝。太和元年四 月,皆遣使朝貢。五年,金彥升卒,以嗣子金景徽為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尉、使 侍節大都督雞林州諸軍事,兼持節充寧海軍使、新羅王;景徽母朴氏為太妃,妻朴 氏為妃。命太子左諭德、兼御史中丞源寂持節弔祭冊立。開成元年,王子金義琮來 謝恩,兼宿衛。二年四月,放還籓,賜物遣之。五年四月,鴻臚寺奏:新羅國告哀, 質子及年滿合歸國學生等共一百五人,並放還。會昌元年七月,敕:“歸國新羅官、 前入新羅宣慰副使、前充兗州都督府司馬、賜緋魚袋金雲卿,可淄州長史。”

倭國者,古倭奴國也。去京師一萬四千里,在新羅東南大海中。依山島而居, 東西五月行,南北三月行,世與中國通。其國,居無城郭,以木為柵,以草為屋。 四面小島五十餘國,皆附屬焉。其王姓阿每氏,置一大率,檢察諸國,皆畏附之。 設官有十二等。其訴訟者,匍匐而前。地多女少男。頗有文字,俗敬佛法。並皆跣 足,以幅布蔽其前後。貴人戴錦帽,百姓皆椎髻,無冠帶。婦人衣純色裙,長腰襦, 束髮於後,佩銀花,長八寸,左右各數枝,以明貴賤等級。衣服之制,頗類新羅。

貞觀五年,遣使獻方物。太宗矜其道遠,敕所司無令歲貢,又遣新州刺史高表 仁持節往撫之。表仁無綏遠之才,與王子爭禮,不宣朝命而還。至二十二年,又附 新羅奉表,以通起居。

日本國者,倭國之別種也。以其國在日邊,故以日本為名。或曰:倭國自惡其 名不雅,改為日本。或云:日本舊小國,並倭國之地。其人入朝者,多自矜大,不 以實對,故中國疑焉。又云:其國界東西南北各數千里,西界、南界鹹至大海,東 界、北界有大山為限,山外即毛人之國。

長安三年,其大臣朝臣真人來貢方物。朝臣真人者,猶中國戶部尚書,冠進德 冠,其頂為花,分而四散,身服紫袍,以帛為腰帶。真人好讀經史,解屬文,容止 溫雅。則天宴之於麟德殿,授司膳卿,放還本國。

開元初,又遣使來朝,因請儒士授經。詔四門助教趙玄默就鴻臚寺教之。乃遺 玄默闊幅布以為束修之禮。題雲“白龜元年調布”。人亦疑其偽。所得錫賚,盡市 文籍,泛海而還。其偏使朝臣仲滿,慕中國之風,因留不去,改姓名為朝衡,仕歷 左補闕、儀王友。衡留京師五十年,好書籍,放歸鄉,逗留不去。天寶十二年,又 遣使貢。上元中,擢衡為左散騎常侍、鎮南都護。貞元二十年,遣使來朝,留學生 橘免勢、學問僧空海。元和元年,日本國使判官高階真人上言:“前件學生,藝業 稍成,願歸本國,便請與臣同歸。”從之。開成四年,又遣使朝貢。

北狄

○鐵勒 契丹 奚 室韋 靺鞨 渤海靺鞨  烏羅渾

鐵勒,本匈奴別種。自突厥強盛,鐵勒諸郡分散,眾漸寡弱。至武德初,有薛 延陀、契苾、回紇、都播、骨利乾、多覽葛、仆骨、拔野古、同羅、渾部、思結、 斛薛、奚結、阿跌、白等,散在磧北。薛延陀者,自雲本姓薛氏,其先擊滅延陀 而有其眾,因號為薛延陀部。其官方兵器及風俗,大抵與突厥同。

初,大業中,西突厥處羅可汗始強大,鐵勒諸部皆臣之,而處羅徵稅無度,薛 延陀等諸部皆怨,處羅大怒,誅其酋帥百餘人。鐵勒相率而叛,共推契苾哥楞為易 勿真莫賀可汗,居貪汗山北;又以薛延陀乙失缽為也咥小可汗,居燕末山北。西突 厥射匱可汗強盛,延陀、契苾二部並去可汗之號以臣之。回紇等六部在郁督軍山者, 東屬於始畢,乙失缽所部在金山者,西臣於葉護。

貞觀二年,葉護可汗死,其國大亂。乙失缽之孫曰夷男。率其部落七萬餘家附 於突厥。遇頡利之政衰,夷男率其徒屬反攻頡利,大破之。於是頡利部諸姓多叛頡 利,歸於夷男,共推為主,夷男不敢當。時太宗方圖頡利,遣游擊將軍喬師望從間 道齎冊書拜夷男為真珠毗伽可汗,賜以鼓纛。夷男大喜,遣使貢方物,復建牙於大 漠之北郁督軍山下,在京師西北六千里。東至靺鞨,西至葉護,南接沙磧,北至俱 倫水,回紇、拔野古、阿跌、同羅、仆骨、諸大部落皆屬焉。

三年,夷男遣其弟統特勒來朝,太宗厚加撫接,賜以寶刀及寶鞭。謂曰:“汝 所部有大罪者鞭之。”夷男甚喜。

四年,平突厥頡利之後,朔塞空虛,夷男率其部東返故國,建庭於都尉揵山北, 獨邏河之南,在京師北三千三百里;東至室韋,西至金山,南至突厥,北臨瀚海, 即古匈奴之故地。勝兵二十萬,立其二子為南北部。太宗亦以其強盛,恐為後患。

十二年,遣使備禮冊命,拜其二子皆為小可汗,外示優崇,實欲分其勢也。會 朝廷立李思摩為可汗,處其部眾於漠南之地。夷男心惡思摩,甚不悅。

十五年,太宗幸洛陽,將有事於太山。夷男謀於其國曰:“天子封太山,萬國 必會,士馬皆集,邊境空虛,我於此時取思摩如拉朽耳。”因命其子大度設勒兵二 十萬,屯白道川,據善陽嶺以擊思摩之部。思摩遣使請救,詔英國公李勣、蒲州刺 史薛萬徹率步騎數萬赴之。逾白道川至青山,與大度設相及。追之累月,至諾真水, 大度設知不脫,乃互十里而陳兵。

先是,延陀擊沙缽羅及阿史那社爾等,以步戰而勝。及其將來寇也,先講武於 國中,教習步戰;每五人,以一人經習戰陣者使執馬,而四人前戰;克勝即授馬以 追奔,失應接罪至於死,沒其家口,以賞戰人,至是遂行其法。突厥兵先合輒退, 延陀乘勝而逐之。勣兵拒擊,而延陀萬矢俱發,傷我戰馬。乃令去馬步陣,率長槊 數百為隊,齊奮以沖之,其眾潰散。副總管薛萬徹率數千騎收其執馬者。其眾失馬, 莫知所從,因大縱,斬首三千餘級,獲馬萬五千匹,甲仗輜重不可勝計。大度設跳 身而遁,萬徹將數百騎追之,弗及。其餘眾大奔走,相騰踐而死者甚眾,伏屍被野。 夷男因乞與突厥和,並遣使謝罪。

十六年,遣其叔父沙缽羅泥敦策斤來請婚,獻馬三千匹。太宗謂侍臣曰:“北 狄世為寇亂,今延陀崛強,須早為之所。朕熟思之,唯有二策:選徒十萬,擊而虜 之,滅除凶醜,百年無事,此一策也;若遂其來請,結以婚姻,緩轡羈縻,亦足三 十年安靜,此亦一策也。未知何者為先?”司空房玄齡對曰:“今大亂之後,瘡痍 未復,且兵凶戰危,聖人所慎。和親之策,實天下幸甚。”太宗曰:“朕為蒼生父 母,苟可以利之,豈惜一女?”遂許以新興公主妻之。因征夷男備親迎之禮。仍發 詔將幸靈州與之會。夷男大悅,謂其國中曰:“我本鐵勒之小帥也,天子立我為可 汗,今復嫁我公主,車駕親至靈州,斯亦足矣!”於是稅諸部羊馬以為聘財。或說 夷男曰:“我薛延陀可汗與大唐天子俱一國主,何有自往朝謁?如或拘留,悔之無 及!”夷男曰:“吾聞大唐天子聖德遠被,日月所照,皆來賓服。我歸心委質,冀 得睹天顏,死無所恨!然磧北之地,必當有主,舍我別求,固非大國之計。我志決 矣,勿復多言!”於是言者遂止。太宗乃發使受其羊馬。然夷男先無府藏,調斂其 國,往返且萬里,既涉沙磧,無水草,羊馬多死,遂後期。太宗於是停幸靈州。既 而其聘羊馬來至,所耗將半。議者以為夷狄不可禮義畜,若聘財未備而與之婚,或 輕中國,當須要其備禮,於是下詔絕其婚。既而李思摩數遣兵侵掠之。延陀復遣突 利失擊思摩,至定襄,抄掠而去。太宗遣英國公李勣援之,見虜已出塞而還。太宗 以其數與思摩交兵,璽書責讓之。

十九年,謂其使人曰:“語爾可汗,我父子並東征高麗,汝若能寇邊者,但當 來也!”夷男遣使致謝,復請發兵助軍,太宗答以優詔而止。其冬,太宗拔遼東諸 城,破駐蹕陳,而高麗莫離支潛令靺鞨誑惑夷男,啖以厚利,夷男氣懾不敢動。俄 而夷男卒,太宗為之舉哀。夷男少子肆葉護拔灼襲殺其兄突利失可汗而自立,是為 頡利俱利薛沙多彌可汗。拔灼性褊急,馭下無恩,多所殺戮,其下不附。是時復以 太宗尚在遼東,遂發兵寇夏州,將軍執失思力擊敗之,虜其眾數萬,拔灼輕騎遁去, 尋為回紇所殺,宗族殆盡。其餘眾尚五六萬,竄於西域,又諸姓俟斤遞相攻擊,各 遣使歸命。

二十年,太宗遣使江夏王道宗、左衛大將軍阿史那社爾為瀚海道安撫大使;右 領軍大將軍執失思力領突厥兵,代州都督薛萬徹、營州都督張儉、右驍衛大將軍契 苾何力各統所部兵分道並進,太宗親幸靈州,為諸軍聲援。既而道宗渡磧,遇延陀 餘眾數萬來拒戰。道宗擊破之,斬首千餘級。萬徹又與回紇相遇,二將各遣使諭以 綏懷之意。其酋帥見使者,皆頓顙歡呼,請入朝。太宗至靈州,其鐵勒諸部相繼至 數千人,仍請列為州縣,北荒悉平。詔曰:

惟天為大,合其德者弗違;謂地蓋厚,體其仁者光被。故能彌倫八極,輿蓋二 儀,振絕代之英聲,畢天下之能事。彼匈奴者,與開闢而俱生;奄有龍庭,共上皇 而並列。僭稱驕子,分天街於紫宸;仰應旄頭,抗大禮於皇極。糹面窺邃古,能無 力制。自朕臨御天下,二紀於茲,粵以眇身,一匡寰宇。始勤勞於昧旦,終致治於 昇平。曩者聊命偏師,遂擒頡利;今茲始弘廟略,已滅延陀。雖麾駕出征,未逾郊 甸;前驅所轥,才掩塞垣。長策風行,已振金徽之表,揚威電發,遠璟沙場之外。 鐵勒諸姓、回紇胡祿俟利發等,總百餘萬戶,散處北溟,遠遣使人,委身內屬,請 同編列,並為州郡。收其瀚海,盡入提封;解其辮髮,並垂冠帶。上變星昴,歸於 東井之躔;下掩蹛林,袪入南山之囿。混元已降,殊未前聞;無疆之業,永貽來裔。 古人所不能致,今既吞之;前王所不能屈,今鹹滅之。斯實書契所未有,古今之壯 觀,豈朕一人獨能宣力!蓋由上靈儲祉,錫以太康;宗廟威靈,成茲克定。即宜備 禮,告於清廟,仍頒示普天。

其後延陀西遁之眾,共推夷男兄子咄摩支為伊特勿失可汗,率部落七萬餘口, 西歸故地。乃去可汗之號,遣使奉表,請居郁督軍山北。詔兵部尚書崔敦禮就加綏 撫。而諸部鐵勒素服薛延陀之眾,及咄摩支至,九姓渠帥莫不危懼。朝議恐為磧北 之患,復令英國公李勣進加討擊。勣率九姓鐵勒二萬騎至於天山。咄摩支見官軍奄 至,惶駭不知所為;且聞詔使蕭嗣業在回紇中,因而請降。嗣業與之俱至京師,詔 授右武衛將軍,賜以田宅。咄摩支入國後,鐵勒酋帥潛知其部落,仍持兩端。李勣 因縱兵追擊,前後斬五千餘級,虜男女三萬計。

二十二年,契苾、回紇等十餘部落以薛延陀亡散殆盡,乃相繼歸國。太宗各因 其地土,擇其部落,置為州府:以回紇部為瀚海都督府,仆骨為金徽都督府,多覽 葛為燕然都督府,拔野古部為幽陵都督府,同羅部為龜林都督府,思結部為盧山都 督府,渾部為皋蘭州,斛薛部為高闕州,奚結部為雞鹿州,阿跌部為雞田州,契苾 部為榆溪州,思結別部為蹛林州,白部為寘顏州,凡一十三州。拜其酋長為都督、 刺史,給玄金魚以為符信,又置燕然都護以統之。是歲,太宗以鐵勒諸部並皆內屬, 詔賜京城百姓大酺三日。

永徽元年,延陀首領先逃逸者請歸國,高宗更置溪彈州以安恤之。至則天時, 突厥強盛,鐵勒諸部在漠北者漸為所並。回紇、契苾、思結、渾部徙於甘、涼二州 之地。

其骨利乾北距大海,去京師最遠,自古未通中國。貞觀中遣使來朝貢,遣雲麾 將軍康蘇密往慰撫之,仍列其地為玄闕州。俄又遣使隨蘇密使入朝,獻良馬十匹。 太宗奇其駿異,為之制名。號為十驥:一曰騰霜白,二曰皎雪驄,三曰凝露驄,四 曰懸光驄,五曰決波騟,六曰飛霞驃,七曰發電赤,八曰流金瓜,九曰翱麟紫, 十曰奔虹赤。又為文以敘其事。自延陀叛後,朝貢遂絕。

契丹,居潢水之南,黃龍之北,鮮卑之故地,在京城東北五千三百里。東與高 麗鄰,西與奚國接,南至營州,北至室韋。冷陘山在其國南,與奚西山相崎,地方 二千里。逐獵往來,居無常處。其君長姓大賀氏。勝兵四萬三千人,分為八部,若 有徵發,諸部皆須議合。不得獨舉。獵則別部,戰則同行。本臣突厥,好與奚斗, 不利則遁保青山及鮮卑山。其俗死者不得作冢墓,以馬駕車送入大山,置之樹上, 亦無服紀。子孫死,父母晨夕哭之;父母死,子孫不哭。其餘風俗與突厥同。

武德初,數抄邊境。二年,入寇平州。六年,其君長咄羅遣使貢名馬豐貂。貞 觀二年,其君摩會率其部落來降。突厥頡利遣使請以梁師都易契丹,太宗謂曰: “契丹、突厥,本是別類,今來降我,何故索之?師都本中國人,據我州城,以為 盜竊,突厥無故容納之,我師往討,便來救援。計不久自當擒滅。縱其不得,終不 以契丹易之。”

太宗伐高麗,至營州,會其君長及老人等,賜物各有差,授其蕃長窟哥為左武 衛將軍。

二十二年,窟哥等部鹹請內屬,乃置松漠都督府,以窟哥為左領軍將軍兼松漠 都督府、無極縣男,賜姓李氏。顯慶初,又拜窟哥為左監門大將軍。其曾孫祜莫離, 則天時歷左衛將軍兼檢校彈汗州刺史,歸順郡王。

又契丹有別部酋帥孫敖曹,初仕隋為金紫光祿大夫。武德四年,與靺鞨酋長突 地稽俱遣使內附,詔令於營州城傍安置,授雲麾將軍,行遼州總管。至曾孫萬榮, 垂拱初累授右玉鈐衛將軍、歸誠州刺史,封永樂縣公。萬歲通天中,萬榮與其妹婿 松漠都督李盡忠,俱為營州都督趙翽所侵侮,二人遂舉兵殺翽,據營州作亂。盡忠 即窟哥之胤,歷位右武衛大將軍兼松漠都督。則天怒其叛亂,下詔改萬榮名為萬斬, 盡忠為盡滅。盡滅尋自稱無上可汗,以萬斬為大將,前鋒略地,所向皆下,旬日兵 至數萬,進逼檀州。詔令右金吾大將軍張玄遇、左鷹揚衛將軍曹仁師、司農少卿麻 仁節率兵討之。與萬斬戰於西硤石谷,官軍敗績,玄遇、仁節並為賊所虜。又令夏 官尚書王孝傑、左羽林將軍蘇宏暉領兵七萬以繼之。與萬斬戰於東硤石谷,孝傑在 陣陷沒。宏暉棄甲而遁。萬斬乘勝度其眾入幽州,殺略人吏。清邊道大總管、建安 郡王武攸宜遣裨將討之,不能克。又詔左金吾大將軍、河內王武懿宗為大總管,御 史大夫婁師德為副大總管,右武衛將軍沙吒忠義為前軍總管,率兵三十萬以討之。 俄而李盡滅死,萬斬代領其眾。萬斬又遣別帥駱務整、何阿小為游軍前鋒,攻陷冀 州,殺刺史陸寶積,屠官吏子女數千人。俄而奚及突厥之眾掩擊其後,掠其幼弱。 萬斬棄其眾,以輕騎數千人東走。前軍副總管張九節率數百騎設伏以邀之。萬斬窮 蹙,乃將其家奴輕騎宵遁,至潞河東,解鞍憩於林下,其奴斬之。張九節傳其首於 東都,自是其餘眾遂降突厥。

開元三年,其首領李失活以默啜政衰,率種落內附。失活,即盡忠之從父弟也。 於是復置松漠都督府。封失活為松漠郡王,拜左金吾衛大將軍兼松漠都督。其所統 八部落,各因舊帥拜為刺史,又以將軍薛泰督軍以鎮撫之。明年,失活入朝,封宗 室外甥女楊氏為永樂公主以妻之。

六年,失活死,上為之舉哀,贈特進。失活從父弟娑固代統其眾,遣使冊立, 仍令襲其兄官爵。娑固大臣可突於驍勇,頗得眾心,娑固謀欲除之。可突於反攻娑 固,娑固奔營州。都督許欽淡令薛泰帥驍勇五百人,又征奚王李大輔者及娑固合眾 以討可突於。官軍不利,娑固、大輔臨陣皆為可突於所殺,生拘薛泰。營府震恐, 許欽澹移軍西入渝關。可突於立娑固從父弟郁於為主。俄又遣使請罪,上乃令冊立 郁於,令襲娑固官爵,仍赦可突於之罪。

十年,郁於入朝請婚。上又封從妹夫率更令慕容嘉賓女為燕郡公主以妻之,仍 封郁於為松漠郡王,授左金吾衛員外大將軍、兼靜析軍經略大使,賜物千段。郁於 還蕃,可突於來朝,拜左羽林將軍,從幸并州。

明年,郁於病死,弟吐於代統其眾,襲兄官爵,復以燕郡公主為妻。吐於與可 突於復相猜阻。

十三年,攜公主來奔,便不敢還,改封遼陽郡王,因留宿衛。可突於立李盡忠 弟邵固為主。其冬,車駕東巡,邵固詣行在所,因從至岳下,拜左羽林軍員外大將 軍、靜析軍經略大使,改封廣化郡王,又封皇從外甥女陳氏為東華公主以妻之。

邵固還蕃,又遣可突於入朝,貢方物,中書侍郎李元紘不禮焉,可突於怏怏而 去。左丞相張說謂人曰:“兩蕃必叛。可突於人面獸心,唯利是視,執其國政,人 心附之,若不優禮縻之,必不來矣!”十八年,可突於殺邵固,率部落並脅奚眾降 於突厥,東華公主走投平盧軍。於是詔中書舍人襲寬、給事中薛侃等於京城及關內、 河東、河南、河北分道募壯勇之士,以忠王浚為河北道行軍元帥以討之,師竟不行。

二十年,詔禮部尚書信安王禕為行軍副大總管,領眾與幽州長史趙含章出塞擊 破之,俘獲甚眾。可突於率其麾下遠遁,奚眾盡降,禕乃班師。明年,可突於又來 抄掠。幽州長史薛楚玉遣副將郭英傑、吳克勤、鄔知義、羅守忠率精騎萬人,並領 降奚之眾追擊之。軍至渝關都山之下,可突於領突厥兵以拒官軍。奚眾遂持兩端, 散走保險。官軍大敗,知義、守忠率麾下遁歸,英傑、克勤沒於陣,其下六千餘人, 盡為賊所殺。詔以張守珪為幽州長史兼御史中丞以經略之。可突於漸為守珪所逼, 遣使偽降。俄又回惑不定,引眾漸向西北,將就突厥。守珪遣管記王悔等就部落招 諭之。時契丹衙官李過折與可突於分掌兵馬,情不葉,悔潛誘之,過折夜勒兵斬可 突於及其支黨數十人。

二十三年正月,傳首東都。詔封過折為北平郡王,授特進,檢校松漠州都督, 賜錦衣一副、銀器十事、絹彩三千疋。其年,過折為可突於餘黨泥禮所殺,並其諸 子,唯一子刺乾走投安東得免,拜左驍衛將軍。

天寶十年,安祿山誣其酋長欲叛,請舉兵討之。八月,以幽州、雲中、平盧之 眾數萬人,就潢水南契丹衙與之戰,祿山大敗而還,死者數千人。至十二年,又降 附。迄於貞元,常間歲來修籓禮。

貞元四年,與奚眾同寇我振武,大掠人畜而去。九年、十年,復遣使來朝,大 首領悔落拽何已下,各授官放還。十一年,大首領熱蘇等二十五人來朝。自後至元 和、長慶、寶曆、太和、開成時遣使來朝貢。會昌二年九月,制:“契丹新立王屈 戍,可雲麾將軍,守右武衛將軍員外置同正員。”幽州節度使張仲武上言:“屈戍 等雲,契丹舊用回紇印,今懇請聞奏,乞國家賜印。”許之,以“奉國契丹之印” 為文。

奚國,蓋匈奴之別種也,所居亦鮮卑故地,即東胡之界也,在京師東北四千餘 里。東接契丹,西至突厥,南拒白狼河,北至國。自營州西北饒樂水以至其國。 勝兵三萬餘人,分為五部,每部置俟斤一人。風俗並於突厥。每隨逐水草,以畜牧 為業,遷徙無常。居有氈帳,兼用車為營,牙中常五百人持兵自衛。此外部落皆散 居山谷,無賦稅。其人善射獵,好與契丹戰爭。

武德中,遣使朝貢。貞觀二十二年,酋長可度者率其所部內屬,乃置饒樂都督 府,以可度者為右領軍兼饒樂都督,封樓煩縣公,賜姓李氏。顯慶初,又授右監門 大將軍。萬歲通天年,契丹叛後,奚眾管屬突厥,兩國常遞為表里,號曰“兩蕃”。 景雲元年,其首領李大輔遣使貢方物,睿宗嘉之,宴賜甚厚。

延和元年,左羽林將軍、檢校幽州大都督孫儉,率兵十二萬以襲其部落,師次 冷硎,前軍左驍衛將軍李楷洛等與大輔會戰,我師敗績。儉懼,不敢進救,遣使矯 報大輔云:“我奉敕來此招諭蕃將,李楷洛等不受節度而輒用兵,請斬以謝。”大 輔曰:“若奉敕招諭,有何國信物?”儉率軍中繒帛萬餘段並袍帶以與之。大輔曰: “將軍可南還,無相驚擾。”儉軍漸失部伍,大輔乃率眾逼之,由是大敗,兵士死 傷者數萬。儉及副將周以悌為大輔所擒,送於突厥默啜,並遇害。

開元三年,大輔遣其大臣粵蘇梅落來請降,詔復立其地為饒樂州,封大輔為饒 樂郡王,仍拜左金吾員外大將軍、饒樂州都督。五年,大輔與契丹首領松漠郡王李 失活鹹請於柳城依舊置營州都督府,上從之。敕太子詹事姜師度充使督工作,役八 千餘人。其年,大輔入朝,詔封從外甥女辛氏為固安公主以妻之,賜物一千五百疋, 遣右領軍將軍李濟持節送還蕃。

八年,大輔率兵救契丹,戰死,其弟魯蘇嗣立。

十年,入朝,詔令襲其兄饒樂郡王、右金吾員外大將軍、兼保塞軍經略大使, 賜物一千段,仍以固安公主為妻。而公主與嫡母未和,遞相論告,詔令離婚,復以 成安公主之女韋氏為東光公主以妻之。

十四年,又改封魯蘇為奉誠王,授右羽林軍員外將軍。

十八年,奚眾為契丹衙官可突於所脅,復叛降突厥。魯蘇不能制,走投渝關, 東光公主奔歸平盧軍。其秋,幽州長史趙含章發清夷軍兵擊奚。破之,斬首二百級。 自是奚眾稍稍歸降。

二十年,信安王禕奉詔討叛奚。奚酋長李詩、瑣高等以其部落五千帳來降。詔 封李詩為歸義王、兼特進、左羽林軍大將軍同正。仍充歸義州都督,賜物十萬段, 移其部落於幽州界安置。天寶五載,又封其王娑固為昭信王,仍授饒樂都督。

自大曆後,朝貢時至。貞元四年七月,奚及室韋寇振武。十一年四月,幽州奏 卻奚六萬餘眾。元和元年,其王饒樂府都督、襲歸誠王梅落來朝,加檢校司空,放 還蕃。三年,以奚首領索低為右武威衛將軍同正,充檀、蘇兩州游奕兵馬使,仍賜 姓李氏。八年,遣使來朝。

十一年,遣使獻名馬。爾後每歲朝貢不絕,或歲中二三至。故事,常以范陽節 度使為押奚、契丹兩蕃使。自至德之後,籓臣多擅封壤,朝廷優容之,彼務自完, 不生邊事,故二蕃亦少為寇。其每歲朝賀,常各遣數百人至幽州,則選其酋渠三五 十人赴闕,引見於麟德殿,錫以金帛遣還,余皆駐而館之,率為常也。

室韋者,契丹之別類也。居越河北,其國在京師東北七千里。東至黑水靺鞨, 西至突厥,南接契丹,北至於海。其國無君長,有大首領十七人,並號“莫賀弗”, 世管攝之,而附於突厥。兵器有角弓楛矢,尤善射,時聚弋獵,事畢而散。其人土 著,無賦斂。或為小室,以皮覆上,相聚而居,至數十百家。剡木為犁,不加金刃, 人牽以種,不解用牛。夏多霧雨,冬多霜霰。畜宜犬豕,豢養而敢之,其皮用以 為韋,男子女人通以為服。被髮左衽,其家富者項著五色雜珠。婚嫁之法,男先就 女舍,三年役力,因得親迎其婦。役日已滿,女家分其財物,夫婦同車而載,鼓舞 共歸。

武德中,獻方物。貞觀三年,遣使貢豐貂,自此朝貢不絕。

又云:室韋,我唐有九部焉。所謂嶺西室韋、山北室韋、黃頭室韋、大如者室 韋、小如者室韋、婆萵室韋、訥北室韋、駱駝室韋,並在柳城郡之東北,近者三千 五百里,遠者六千二百里。今室韋最西與回紇接界者,烏素固部落,當俱輪泊之西 南。次東有移塞沒部落。次東又有塞曷支部落,此部落有良馬,人戶亦多,居啜河 之南,其河彼俗謂之燕支河。次又有和解部落,次東又有烏羅護部落,又有那禮部 落。又東北有山北室韋,又北有小如者室韋,又北有婆萵室韋,東又有嶺西室韋, 又東南至黃頭室韋,此部落兵強,人戶亦多,東北與達姤接。嶺西室韋北又有訥北 支室韋,此部落較小。烏羅護之東北二百餘里,那河之北有古烏丸之遺人,今亦自 稱烏丸國。武德、貞觀中,亦遣使來朝貢。其北大山之北有大室韋部落,其部落傍 望建河居。其河源出突厥東北界俱輪泊,屈曲東流,經西室韋界,又東經大室韋界, 又東經蒙兀室韋之北,落俎室韋之南,又東流與那河、忽汗河合,又東經南黑水靺 鞨之北,北黑水靺鞨之南,東流注于海。烏丸東南三百里,又有東室韋部落,在 越河之北。其河東南流,與那河合。開元、天寶間,比年或間歲入貢。大曆中,亦 頻遣使來貢。貞元八年閏十二月,室韋都督和解熱素等一十人來朝。太和五年至八 年,凡三遣使來。九年十二月,室韋大都督阿成等三十人來朝。開成、會昌中,亦 遣使來朝貢不絕。

靺鞨,蓋肅慎之地,後魏謂之勿吉,在京師東北六千餘里。東至於海,西接突 厥,南界高麗,北鄰室韋。其國凡為數十部,各有酋帥,或附於高麗,或臣於突厥。 而黑水靺鞨最處北方,尤稱勁捷,每恃其勇,恆為鄰境之患。俗皆編髮,性兇悍, 無憂戚,貴壯而賤老。無屋宇,並依山水掘地為穴,架木於上,以土覆之,狀如中 國之冢墓,相聚而居。夏則出隨水草,冬則入處穴中。父子相承,世為君長。俗無 文字。兵器有角弓及楛矢。其畜宜豬,富人至數百口,食其肉而衣其皮。死者穿地 埋之,以身襯土,無棺斂之具,殺所乘馬於屍前設祭。

有酋帥突地稽者,隋末率其部千餘家內屬,處之於營州,煬帝授突地稽金紫光 祿大夫、遼西太守。武德初,遣間使朝貢,以其部落置燕州,仍以突地稽為總管。 劉黑闥之叛也,突地稽率所部赴定州,遣使詣太宗請受節度,以戰功封蓍國公。又 徙其部落於幽州之昌平城。會高開道引突厥來攻幽州,突地稽率兵邀擊,大破之。

貞觀初,拜右衛將軍,賜姓李氏。尋卒。子謹行,偉貌,武力絕人。麟德中, 歷遷營州都督。其部落家僮數千人,以財力雄邊,為夷人所憚。累拜右領軍大將軍, 為積石道經略大使。吐蕃論欽陵等率眾十萬人入寇湟中,謹行兵士樵採,素不設備, 忽聞賊至,遂建旗伐鼓,開門以待之。吐蕃疑有伏兵,竟不敢進。

上元三年,又破吐蕃數萬眾於青海,降璽書勞勉之。累授鎮軍大將軍,行右衛 大將軍,封燕國公。永淳元年卒,贈幽州都督,陪葬乾陵。自後或有酋長自來,或 遣使來朝貢,每歲不絕。

其白山部,素附於高麗,因收平壤之後,部眾多入中國。汨咄、安居、骨室等 部,亦因高麗破後奔散微弱,後無聞焉。縱有遺人,並為渤海編戶。唯黑水部全盛, 分為十六部,部又以南北為稱。

開元十三年,安東都護薛泰請於黑水靺鞨內置黑水軍。續更以最大部落為黑水 府,仍以其首領為都督,諸部刺史隸屬焉。中國置長史,就其部落監領之。十六年, 其都督賜姓李氏,名獻誠,授雲麾將軍兼黑水經略使,仍以幽州都督為其押使,自 此朝貢不絕。

渤海靺鞨大祚榮者,本高麗別種也。高麗既滅,祚榮率家屬徙居營州。萬歲通 天年,契丹李盡忠反叛,祚榮與靺鞨乞四比羽各領亡命東奔,保阻以自固。盡忠既 死,則天命右玉鈐衛大將軍李楷固率兵討其餘黨,先破斬乞四比羽,又度天門嶺以 迫祚榮。祚榮合高麗、靺鞨之眾以拒楷固;王師大敗,楷固脫身而還。屬契丹及奚 盡降突厥,道路阻絕,則天不能討,祚榮遂率其眾東保桂婁之故地,據東牟山,築 城以居之。

祚榮驍勇善用兵,靺鞨之眾及高麗餘燼,稍稍歸之。聖歷中,自立為振國王, 遣使通於突厥。其地在營州之東二千里,南與新羅相接。越熹靺鞨東北至黑水靺鞨, 地方二千里,編戶十餘萬,勝兵數萬人。風俗瑟高麗及契丹同,頗有文字及書記。

中宗即位,遣侍御史張行岌往招慰之。祚榮遣子入侍,將加冊立,會契丹與突 厥連歲寇邊,使命不達。睿宗先天二年,遣郎將崔往冊拜祚榮為左驍衛員外大將 軍、渤海郡王,仍以其所統為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自是每歲遣使朝貢。

開元七年,祚榮死,玄宗遣使弔祭。乃冊立其嫡子桂婁郡王大武藝襲父為左驍 衛大將軍、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

十四年,黑水靺鞨遣使來朝,詔以其地為黑水州,仍置長史,遣使鎮押。武藝 謂其屬曰:“黑水途經我境,始與唐家相通。舊請突厥吐屯,皆先告我同去。今不 計會,即請漢官,必是與唐家通謀,腹背攻我也。”遣母弟大門藝及其舅任雅發兵 以擊黑水。門藝曾充質子至京師,開元初還國,至是謂武藝曰:“黑水請唐家官史, 即欲擊之,是背唐也。唐國人眾兵強,萬倍於我,一朝結怨,但自取滅亡。昔高麗 全盛之時,強兵三十餘萬,抗敵唐家,不事賓伏,唐兵一臨,掃地俱盡。今日渤海 之眾,數倍少於高麗,乃欲違背唐家,事必不可。”

武藝不從。門藝兵至境,又上書固諫。武藝怒,遣從兄大壹夏代門藝統兵,征 門藝,欲殺之。門藝遂棄其眾,間道來奔,詔授左驍衛將軍。武藝尋遣使朝貢,仍 上表極言門藝罪狀,請殺之。上密遣門藝往安西,仍報武藝云:“門藝遠來歸投, 義不可殺。今流向嶺南,已遣去訖。”乃留其使馬文軌、蔥勿雅,別遣使報之。俄 有泄其事者,武藝又上書云:“大國示人以信,豈有欺誑之理!今聞門藝不向嶺南, 伏請依前殺卻。”由是鴻臚少卿李道邃、源復以不能督察官屬,致有漏泄,左遷道 邃為曹州刺史,復為澤州刺史。遣門藝暫向嶺南以報之。

二十年,武藝遣其將張文休率海賊攻登州刺史韋俊。詔遣門藝往幽州徵兵以討 之,仍令太僕員外卿金思蘭往新羅發兵以攻其南境。屬山阻寒凍,雪深丈余,兵士 死者過半,竟無功而還。武藝懷怨不已,密遣使至東都,假刺客刺門藝於天津橋南, 門藝格之,不死。詔河南府捕獲其賊,盡殺之。

二十五年,武藝病卒,其子欽茂嗣立。詔遣內侍段守簡往冊欽茂為渤海郡王, 仍嗣其父為左驍衛大將軍、忽汗州都督。欽茂承詔赦其境內,遣使隨守簡入朝貢獻。

大曆二年至十年,或頻遣使來朝,或間歲而至,或歲內二三至者。十二年正月, 遣使獻日本國舞女一十一人及方物。四月、十二月,使復來。建中三年五月、貞元 七年正月,皆遣使來朝,授其使大常靖為衛尉卿同正,令還蕃。八月,其王子大貞 翰來朝,請備宿衛。十年正月,以來朝王子大清允為右衛將軍同正,其下三十餘人, 拜官有差。

十一年二月,遣內常侍殷志贍冊大嵩璘為渤海郡王。十四年,加銀青光祿大夫、 檢校司空,進封渤海國王。

嵩璘父欽茂,開元中,襲父位為郡王、左金吾大將軍。天寶中,累加特進、太 子詹事、賓客。寶應元年,進封國王。大曆中,累加拜司空、太尉。及嵩璘襲位, 但授其郡王、將軍而已。嵩璘遣使敘理,故再加冊命。十一月,以王侄大能信為左 驍衛中郎將、虞候、婁蕃長,都督茹富仇為右武衛將軍,放還。

二十一年,遣使來朝。順宗加嵩璘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司空。元和元年十月, 加檢校太尉。十二月,遣使朝貢。

四年,以嵩璘男元瑜為銀青光祿大夫、檢校秘書監、忽汗州都督,依前渤海國 王。五年,遣使朝貢者二。七年,亦遣使來朝。八年正月,授元瑜弟權知國務言義 銀青光祿大夫、檢校秘書監、都督、渤海國王,遣內侍李重旻使焉。

十三年,遣使來朝,且告哀。五月,以知國務大仁秀為銀青光祿大夫、檢校秘 書監、都督、渤海國王。十五年閏正月,遣使來朝,加大仁秀金紫光祿大夫、檢校 司空。十二月,復遣使來朝貢。長慶二年正月,又遣使來。四年二月,大睿等五人 來朝,請備宿衛。寶曆中,比歲修貢。太和元年、四年,皆遣使來朝。

五年,大仁秀卒,以權知國務大彝震為銀青光祿大夫、檢校秘書監、都督、渤 海國王。六年,遣王子大明俊等來朝。七年正月,遣同中書右平章事高寶英來謝冊 命,仍遣學生三人,隨寶英請赴上都學問。先遣學生三人,事業稍成,請歸本國, 許之。二月,王子大先晟等六人來朝。開成後,亦修職貢不絕。匈奴之別種也,居於潢水北,亦鮮卑之故地,其國在京師東北五千里。東 接靺鞨,西至突厥,南至契丹,北與烏羅渾接。地周二千里,四面有山,環繞其境。 人多善射獵,好以赤皮為衣緣,婦人貴銅釧,衣襟上下懸小銅鈴,風俗略與契丹同。 有都倫紇斤部落四萬戶,勝兵萬餘人。貞觀三年,其君長遣使貢方物。

烏羅渾國,蓋後魏之烏洛侯也,今亦謂之烏羅護,其國在京師東北六千三百里, 東與靺鞨,西與突厥,南與契丹,北與烏丸接。風俗與靺鞨同。貞觀六年,其君長 遣使獻貂皮焉。

史臣曰:北狄密邇中華,侵邊蓋有之矣;東夷隔礙瀛海,作梗罕常聞之。非惟 勢使之然,抑亦稟於天性。太平之人仁,空峒之人武,信矣。隨煬帝縱慾無厭,興 兵遼左,急斂暴欲,由是而起。亂臣賊子,得以為資,不戢自焚,遂亡其國。我太 宗文皇帝親馭戎輅,東征高麗,雖有成功,所損亦甚。及凱還之日,顧謂左右曰: “使朕有魏徵在,必無此行矣!”則是悔於出師也可知矣。何者?夷狄之國,猶石 田也,得之無益,失之何傷?必務求虛名,以勞有用。但當修文德以來之,被聲教 以服之,擇信臣以撫之,謹邊備以防之,使重譯來庭,航海入貢,茲庶得其道也!

贊曰:東夷之人,北狄之俗。爰考《周官》,是稱蠻服。未得無傷,已得何足! 宜務懷柔,謂之羈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