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列傳·卷二十八

作者:沈昫等

○于志寧 高季輔 張行成 族孫易之 昌宗

于志寧,雍州高陵人,周太師燕文公謹之曾孫也。父宣道,隋內史舍人。志寧, 大業末為冠氏縣長,時山東群盜起,乃棄官歸鄉里。高祖將入關,率群從於長春宮 迎接,高祖以其有名於時,甚加禮遇,授銀青光祿大夫。太宗為渭北道行軍元帥, 召補記室,與殷開山等參贊軍謀。及太宗為秦王、天策上將,志寧累授天策府從事 中郎,每侍從征伐,兼文學館學士。貞觀三年,累遷中書侍郎。太宗命貴臣內殿宴, 怪不見志寧,或奏曰:“敕召三品已上,志寧非三品,所以不來。”太宗特令預宴, 即加授散騎常侍,行太子左庶子。累封黎陽縣公。時議者欲立七廟,以涼武昭王為 始祖,房玄齡等皆以為然。志寧獨建議以為武昭遠祖,非王業所因,不可為始祖。 太宗又以功臣為代襲刺史,志寧以今古事殊,恐非久安之道,上疏爭之。皆從志寧 所議。太宗因謂志寧曰:“古者太子既生,士負之,即置輔弼。昔成王幼小,周、 召為師傅,日聞正道,習以成性。今皇太子既幼少,卿當輔之以正道,無使邪僻開 其心。勉之無怠,當稱所委,官賞可不次而得也。”志寧以承乾數虧禮度,志在匡 救,撰《諫苑》二十卷諷之。太宗大悅,賜黃金十斤、絹三百匹。十四年,兼太子 詹事。明年,以母憂解。尋起複本官,屢表請終喪禮,太宗遣中書侍郎岑文本就宅 敦諭之曰:“忠孝不並,我兒須人輔弼,卿宜抑割,不可徇以私情。”志寧遂起就 職。

時皇太子承乾嘗以盛農之時,營造曲室,累月不止,所為多不法。志寧上書諫 曰:

臣聞克儉節用,實弘道之源;崇侈恣情,乃敗德之本。是以凌雲概日,戎人於 是致譏;峻宇雕牆,《夏書》以之作誡。昔趙盾匡晉,呂望師周,或勸之以節財, 或諫之以厚斂,莫不盡忠以佐國,竭誠以奉君,欲茂實播於無窮,英聲被乎物聽。 鹹著簡策,以為美談。今所居東宮,隋日建設,睹之者尚譏其侈,見之者猶嘆其華。 何容此中更有修造,財帛日費,土木不停,窮斤斧之工,極磨礱之妙?且丁匠官奴 入內,比者曾無伏監。此等或兄犯國章,或弟罹王法,往來御苑,出入禁闈,鉗鑿 緣其身,槌杵在其手。監門本防非慮,宿衛以備不虞,直長既自不知,千牛又復不 見。爪牙在外,廝役在內,所司何以自安,臣下豈容無懼?又鄭、衛之樂,古謂淫 聲。昔朝歌之鄉,回車者墨翟;夾谷之會,揮劍者孔丘。先聖既以為非,通賢將以 為失。頃聞宮內,屢有鼓聲大樂,伎兒入便不出。聞之者股慄,言之者心戰。往年 口敕,伏請重尋,聖旨殷勤,明誡懇切。在於殿下,不可不思,至於微臣,不得無 懼。臣自驅馳宮闕,已積歲年,犬馬尚解識恩,木石猶能知感,所有管見,敢不盡 言?如鑒以丹誠,則臣有生路;若責其忤旨,則臣是罪人。但悅意取容,藏孫方之 疾疹;犯顏逆耳,《春秋》比之藥石。伏望停工匠之作,罷久役之人,絕鄭、衛之 音,斥群小之輩,則三善允備,萬國作貞矣。

承乾不納。承乾又令閹官多在左右,志寧上書諫曰:

臣聞堯稱稽古,功著於搜揚;舜曰聰明,績彰於去惡。然開元立極,布政辨方, 莫不旌賁英賢,驅除不肖。理亂之本,鹹在於茲。況閹宦之徒,體非全氣,更蕃階 闥,左右宮闈,托親近以立威權,假出納以為禍福。昔易牙被任,變起齊邦;張讓 執鈞,亂生漢室。伊戾為詐,宋國受其殃;趙高作奸,秦氏鍾其弊。加以弘、石用 事,京、賈則連首受誅;王、曹掌權,何、竇則踵武被戮。遂使縉紳重足,宰司屏 氣。然順其情者,則榮逮幼沖;迕其意者,則災及襁褓。爰暨高齊都鄴,亦弊閹官。 鄧長顒位至侍中,陳德信爵隆開府,外乾朝政,內預宴私,宗枝藉其吹噓,重臣仰 其鼻息。罪積山嶽,靡掛於刑書;功無涓塵,已勒於鐘鼎,富逾金穴,財甚銅山。 是以家起怨嗟,人懷憤嘆。骨鯁之士,語不見聽;謇諤之臣,言必被斥。齊都顛覆, 職此之由。向使任諒直之臣,退佞給之士,據趙、魏之地,擁漳、滏之兵,修德行 仁,養政施化,何區區周室而敢窺覦者焉!然杜漸防萌,古人所以遠禍;以大喻小, 先哲於焉取則。伏惟殿下道茂重離,德光守器,憲章古始,祖述前修,欲使休譽遠 聞,英聲遐暢。臣竊見寺人一色,未識上心,或輕忽高班,凌轢貴仕,便是品命失 序,綱紀不立,取笑通方之人,見譏有識之士。然典內職掌,唯在門外通傳;給使 主司,但緣階闥供奉。今乃往來閣內,出入宮中,行路之人,鹹以為怪。伏望狎近 君子,屏黜小人,上副聖心,下允眾望。

承乾覽書甚不悅。承乾嘗驅使司馭等,不許分番,又私引突厥達哥支入宮內。 志寧上書諫曰:

臣聞上天蓋高,日月以光其德;明君至聖,輔佐以贊其功。是以周誦升儲,見 匡毛、畢;漢盈居震,取資黃、綺。姬旦抗法於伯禽,賈生陳事於文帝。莫不殷勤 於端士,懇切於正人。昔鄧禹名臣,方居審諭之任;疏受宿望,始除輔導之官。歷 代賢君,莫不丁寧於太子者,良以地膺上嗣,位處副君,善則率土沾其恩,惡則海 內罹其禍。近聞仆寺、司馭,爰及駕士、獸醫,始自春初,迄茲夏晚,常居內役, 不放分番。或家有尊親,闕於溫凊;或室有幼弱,絕於撫養。春則廢其耕墾,夏又 妨其播殖。事乖存愛,恐致怨嗟。且突厥達哥支等,人面獸心,豈得以禮教期,不 可以仁信待。心則未識於忠孝,言則莫辯其是非,近之有損於英聲,暱之無益於盛 德。引之入閣,人皆驚駭,豈臣愚識,獨用不安?臣下為殿下之股肱,殿下為臣下 之君父,君父以存撫為務,股肱以匡救為心。是以苦口之藥以奉身,逆耳之言以安 位。古人樹誹謗之木,以求己愆;懸敢諫之鼓,以思身過。由是從諫之主,鼎祚克 昌;愎諫之君,洪業隳墜。

承乾大怒,陰遣刺客張師政、紇乾承基就殺之。二人潛入其第,見志寧寢處苫 廬,竟不忍而止。及承乾敗後,推鞫具知其事。太宗謂志寧曰:“知公數有規諫, 事無所隱。”深加勉勞。右庶子令狐德棻等以無諫書,皆從貶責。及高宗為皇太子, 復授志寧太子左庶子,未幾遷侍中。永徽元年,加光祿大夫,進封燕國公。二年, 監修國史。時洛陽人李弘泰坐誣告太尉長孫無忌,詔令不待時而斬決。志寧上疏諫 曰:

伏惟陛下情篤功臣,恩隆右戚。以無忌橫遭誣告,事並是虛,欲戮告人,以明 賞罰,一以絕誣告之路,二以慰勛戚之心。又以所犯是真,無忌便有破家之罪,今 告為妄,弘泰宜戮不待時。且真犯之人,事當罪逆;誣謀之類,罪唯及身。以罪較 量,明非惡逆,若欲依律,合待秋分。今時屬陽和,萬物生育,而特行刑罰。此謂 傷春。竊案《左傳》聲子曰:“賞以春夏,刑以秋冬。”順天時也。又《禮記·月 令》曰:“孟春之月,無殺孩蟲。省囹圄,去桎梏,無肆掠,止獄訟。”又《漢書》 董仲舒曰:“王者欲有所為,宜求其端於天道。天道之大者在陰陽。陽為德,陰為 刑,刑主殺而德主生。陽常居大夏,而以生育養長為事;陰常居大冬,而積於空虛 不用之處。以此見天之任德不任刑也。”伏惟陛下纂聖升祚,繼明御極,追連、胥 之絕軌,蹈軒、頊之良規。欲使舉動順於天時,刑罰依於律令,陰陽為之式序,景 宿於是靡差,風雨不愆,雩禜輟祀。方今太蔟統律,青陽應期,當生長之辰,施肅 殺之令,伏願暫回聖慮,察古人言,倘蒙垂納,則生靈幸甚。

疏奏,帝從之。是時,衡山公主欲出降長孫氏,議者以時既公除,合行吉禮。 志寧上疏曰:

臣聞明君馭歷,當俟獻替之臣;聖主握圖,必資鹽梅之佐。所以堯詢四岳,景 化洽於區中;舜任五臣,懿德被於無外。左有記言之史,右立記事之官,大小鹹書, 善惡俱載。著懲勸於簡牘,垂褒貶於人倫,為萬古之範圍,作千齡之龜鏡。伏見衡 山公主出降,欲就今秋成禮。竊按《禮記》云:“女十五而笄,二十而嫁;有故, 二十三而嫁。”鄭玄云:“有故,謂遭喪也。”固知須終三年。《春秋》云:“魯 莊公如齊納幣。”杜預云:“母喪未再期而圖婚,二傳不譏失禮,明故也。”此即 史策具載,是非歷然,斷在聖情,不待問於臣下。其有議者云:“準制,公除之後, 須並從吉。”此漢文創製其儀,為天下百姓。至於公主,服是斬縗,縱使服隨例除, 無宜情隨例改。心喪之內,方復成婚,非唯違於禮經,亦是人情不可。伏惟陛下嗣 膺寶位,臨統萬方,理宜繼美羲、軒,齊芳湯、禹,弘獎仁孝之日,敦崇名教之秋。 此事行之苦難,猶須抑而守禮,況行之甚易,何容廢而受譏?此理有識之所共知, 非假愚臣之說也。伏願遵高宗之令軌,略孝文之權制,國家於法無虧,公主情禮得 畢。

於是詔公主待三年服闋,然後成禮。其年,拜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三品。 三年,以本官兼太子少師。

顯慶元年,遷太子太傅。嘗與右僕射張行成、中書令高季輔俱蒙賜地,志寧奏 曰:“臣居關右,代襲箕裘,周魏以來,基址不墜。行成等新營莊宅,尚少田園, 於臣有餘,乞申私讓。”帝嘉其意,乃分賜行成及季輔。四年,表請致仕,聽解尚 書左僕射,拜太子太師,仍同中書門下三品。高宗之將廢王庶人也。長孫無忌、褚 遂良執正不從,而李勣、許敬宗密申勸請,志寧獨無言以持兩端。及許敬宗推鞫長 孫無忌詔獄,因誣構志寧黨附無忌,坐是免職,尋降授榮州刺史。麟德元年,累轉 華州刺史,年老請致仕,許之。二年,卒於家,年七十八。贈幽州都督,謚曰定。 上元三年,追復其左光祿大夫、太子太師。志寧雅愛賓客,接引忘倦,後進文筆之 士,無不影附,然亦不能有所薦達,議者以此少之。前後預撰格式律令、《五經義 疏》及修禮、修史等功,賞賜不可勝計。有集二十卷。子立政,太僕少卿。志寧玄 孫休烈,休烈子益,自有傳。

高季輔,德州蓚人也。祖表,魏安德太守。父衡,隋萬年令。季輔少好學,兼 習武藝。居母喪以孝聞。兄元道,仕隋為汲令。武德初,縣人翻城從賊,元道被害, 季輔率其黨出斗,竟擒殺其兄者,斬之持首以祭墓,甚為士友所稱。由是群盜多歸 附之,眾至數千。尋與武陟人李厚德率眾來降,授陟州總管府戶曹參軍。貞觀初, 擢拜監察御史,多所彈糾,不避權要。累轉中書舍人。

時太宗數召近臣,令指陳時政損益。季輔上封事五條:其略曰:

陛下平定九州,富有四海,德超邃古,道高前烈。時已平矣,功已成矣,然而 刑典未措者,何哉?良由謀猷之臣,不弘簡易之政;台閣之使,昧於經遠之道。執 憲者以深刻為奉公,當官者以侵下為益國,未有坦平恕之懷,副聖明之旨。至如設 官分職,各有司存。尚書八座,責成斯在,王者司契,義屬於茲。伏願隨方訓誘, 使各揚其職。仍須擢溫厚之人,升清潔之吏;敦樸素,革澆浮,先之以敬讓,示之 以好惡,使家識孝慈,人知廉恥。醜言過行,見嗤於鄉閭;忘義私昵,取擯於親族。 杜其利慾之心,載以清淨之化。自然家肥國富,氣和物阜。禮節於是競興,禍亂何 由而作?

又曰:

竊見聖躬,每存節儉,而凡諸營繕,工徒未息。正丁正匠,不供驅使,和雇和 市,非無勞費。人主所欲,何事不成?猶願愛其財而勿殫,惜其力而勿竭。今畿內 數州,實惟邦本,地狹人稠,耕植不博,菽粟雖賤,儲蓄未多,特宜優矜,令得休 息。強本弱枝,自古常事。關、河之外,徭役全少,帝京、三輔,差科非一;江南、 河北,彌復優閒。須為差等,均其勞逸。

又曰:

今公主之室,封邑足以給資用;勛貴之家,俸祿足以供器服。乃戚戚於儉約, 汲汲於華侈,放息出舉,追求什一。公侯尚且求利,黎庶豈覺其非?錐刀必競,實 由於此,有黷朝風,謂宜懲革。

又曰:

仕以應務代耕,外官卑品,猶未得祿,既離鄉家,理必貧匱。但妻子之戀,賢 達猶累其懷;饑寒之切,夷、惠罕全其行。為政之道,期於易從。若不恤其匱乏, 唯欲責其清勤,凡在末品,中庸者多,止恐巡察歲去,輶軒繼軌。不能肅其侵漁, 何以求其政術?今戶口漸殷,倉廩已實,斟量給祿,使得養親。然後督以嚴科,責 其報效,則庶官畢力,物議斯允。

又曰:

竊見密王元曉等,俱是懿親,陛下友愛之懷,義高古昔,分以車服,委以籓維, 須依禮儀,以副瞻望。比見帝子拜諸叔,諸叔亦答拜,王爵既同,家人有禮,豈合 如此顛倒昭穆?伏願一垂訓誡,永循彝則。

書奏,太宗稱善。十七年,授太子右庶子,又上疏切諫時政得失,特賜鍾乳一 劑,曰:“進藥石之言,故以藥石相報。”十八年,加銀青光祿大夫,兼吏部侍郎, 凡所銓敘,時稱允當。太宗嘗賜金背鏡一面,以表其清鑒焉。二十二年,遷中書令, 兼檢校吏部尚書、監修國史,賜爵蓚縣公。永徽二年,授光祿大夫,行侍中,兼太 子少保。以風疾廢於家,乃召其兄虢州刺史季通為宗正少卿視其疾,又屢降中使, 觀其進食,問其增損。尋卒,年五十八。帝為之舉哀,廢朝三日,贈開府儀同三司、 荊州都督,謚曰憲。

子正業,仕至中書舍人,坐與上官儀善,配流嶺外。

張行成,定州義豐人也。少師事河間劉炫,勤學不倦,炫謂門人曰:“張子體 局方正,廊廟才也。”大業末,察孝廉,為謁者台散從員外郎。王世充僭號,以為 度支尚書。世充平,以隋資補宋州谷熟尉。又應制舉乙科,授雍州富平縣主簿,理 有能名。秩滿,補殿中侍御史。糾劾不避權戚,太宗以為能,謂房玄齡曰:“觀古 今用人,必因媒介,若行成者,朕自舉之,無先容也。”太宗嘗言及山東、關中人, 意有同異,行成正侍宴,跪而奏曰:“臣聞天子以四海為家,不當以東西為限;若 如是,則示人以益狹。”太宗善其言,賜名馬一匹、錢十萬、衣一襲。自是每有大 政,常預議焉。累遷給事中。太宗嘗臨軒謂侍臣曰:“朕所以不能恣情慾,取樂當 年,而勵節苦心,卑宮菲食者,正為蒼生耳。我為人主,兼行將相之事,豈不是奪 公等名?昔漢高祖得蕭、曹、韓、彭,天下寧宴;舜、禹、湯、武有稷、契、伊、 呂,四海乂安。此事朕併兼之。”行成退而上書諫曰:“有隋失道,天下沸騰,陛 下撥亂反正,拯生人於塗炭,何周、漢君臣之所能擬?陛下聖德含光,規模弘遠, 雖文武之烈,實兼將相,何用臨朝對眾與其較量,以萬乘至尊,共臣下爭功哉?臣 聞‘天何言哉,四時行焉’;又聞‘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臣備員樞近, 非敢知獻替之事,輒陳狂直,伏待菹醢。”太宗深納之。轉刑部侍郎、太子少詹事。 太宗東征,皇太子於定州監國,即行成本邑也。太子謂行成曰:“今者送公衣錦還 鄉。”於是令有司祀其先人墓。行成因薦鄉人魏唐卿、崔寶權、馬龍駒、張君劼等, 皆以學行著聞,太子召見,以其老不任職,皆厚賜而遣之。太子又使行成詣行在所, 太宗見之甚悅,賜馬二匹、縑三百匹。駕還京,為河南巡察大使。還,稱旨,以本 官兼檢校尚書左丞。是歲,太宗幸靈州,太子當從,行成上疏曰:“伏承皇太子從 幸靈州。臣愚以為皇太子養德春宮,日月未幾,華夷遠邇,佇聽嘉音。如因以監國, 接對百僚,決斷庶務,明習政理,既為京師重鎮,且示四方盛德。與其出陪私愛, 曷若俯從公道?”太宗以為忠,進位銀青光祿大夫。二十三年,遷侍中,兼刑部尚 書。太宗崩,與高季輔侍高宗即位於太極殿梓宮前。尋封北平縣公,監修國史。時 晉州地連震,有聲如雷,高宗以問行成。行成對曰:“天,陽也;地,陰也。陽, 君象;陰,臣象。君宜轉動,臣宜安靜。今晉州地動,彌旬不休。雖天道玄邈,窺 算不測;而人事較量,昭然作戒。恐女謁用事,大臣陰謀,修德禳災,在於陛下。 且陛下本封晉也,今地震晉州,下有徵應,豈徒然耳。伏願深思遠慮,以杜未萌。” 二年八月,拜尚書左僕射。尋加授太子少傅。四年,自三月不雨至於五月,復抗表 請致仕。高宗手制答曰:“密雲不雨,遂淹旬月,此朕之寡德,非宰臣咎。實甘萬 方之責,用陳六事之過。策免之科,義乖罪己。今敕斷表,勿復為辭。”賜宮女黃 金器物。固請乞骸骨,高宗曰:“公,我之故舊腹心,奈何舍我而去?”因愴然流 涕。行成不得已,復起視事。九月,卒於尚書省,時年六十七。高宗哭之甚哀,輟 朝三日,令九品已上就第哭。比斂,中使三至,賜內衣服,令尚宮宿於家,以視殯 斂。贈開府儀同三司、并州都督。所司備禮冊命,祭以少牢,賻絹布八百段、米粟 八百石,賜東園秘器,謚曰定。弘道元年,詔以行成配享高宗廟庭。子洛客嗣,官 至雍州渭南令。

行成族孫易之、昌宗。易之父希臧,雍州司戶。易之初以門廕,累遷為尚乘奉 御,年二十餘,白皙美姿容,善音律歌詞。則天臨朝,通天二年,太平公主薦易之 弟昌宗入侍禁中,既而昌宗啟天后曰:“臣兄易之器用過臣,兼工合煉。”即令召 見,甚悅。由是兄弟俱侍宮中,皆傅粉施硃,衣錦繡服,俱承辟陽之寵。俄以昌宗 為雲麾將軍,行左千牛中郎將;易之為司衛少卿。賜第一區、物五百段、奴婢駝馬 等。信宿,加昌宗銀青光祿大夫,賜防閣,同京官朔望朝參。仍贈希臧襄州刺史, 母韋氏阿臧封太夫人,使尚宮至宅問訊,仍詔尚書李迥秀私侍阿臧。武承嗣、三思、 懿宗、宗楚客、宗晉卿候其門庭,爭執鞭轡,呼易之為五郎,昌宗為六郎。俄加昌 宗左散騎常侍。聖歷二年,置控鶴府官員,以易之為控鶴監、內供奉,余官如故。 久視元年,改控鶴府為奉宸府,又以易之為奉宸令,引辭人閻朝隱、薛稷、員半千 並為奉宸供奉。每因宴集,則令嘲戲公卿以為笑樂。若內殿曲宴,則二張、諸武侍 坐,樗蒲笑謔,賜與無算。時諛佞者奏雲,昌宗是王子晉後身。乃令被羽衣,吹簫, 乘木鶴,奏樂於庭,如子晉乘空。辭人皆賦詩以美之,崔融為其絕唱,其句有“昔 遇浮丘伯,今同丁令威。中郎才貌是,藏史姓名非。”天后令選美少年為左右奉宸 供奉,右補闕硃敬則諫曰:“臣聞志不可滿,樂不可極。嗜欲之情,愚智皆同,賢 者能節之不使過度,則前聖格言也。陛下內寵,已有薛懷義、張易之、昌宗,固應 足矣。近聞上舍奉御柳模自言子良賓潔白美鬚眉,左監門衛長史侯祥雲陽道壯偉, 過於薛懷義,專欲自進堪奉宸內供奉。無禮無儀,溢於朝聽。臣愚職在諫諍,不敢 不奏。”則天勞之曰:“非卿直言,朕不知此。”賜彩百段。以昌宗醜聲聞於外, 欲以美事掩其跡,乃詔昌宗撰《三教珠英》於內。乃引文學之士李嶠、閻朝隱,徐 彥伯、張說、宋之問、崔湜、富嘉謨等二十六人,分門撰集。成一千三百卷,上之。 加昌宗司仆卿,封鄴國公,易之為麟台監,封恆國公,各實封三百戶。俄改昌宗為 春官侍郎。易之、昌宗皆粗能屬文,如應詔和詩,則宋之問、閻朝隱為之代作。則 天春秋高,政事多委易之兄弟。中宗為皇太子,太子男邵王重潤及女弟永泰郡主竊 言二張專政。易之訴於則天,付太子自鞫問處置,太子並自縊殺之。又御史大夫魏 元忠嘗奏二張之罪,易之懼不自安,乃誣奏元忠與司禮丞高戩云:“天子老矣,當 挾太子為耐久朋。”則天曰:“汝何以知之?”易之曰:“鳳閣舍人張說為證。” 翌日,則天召元忠及說廷詰之,皆妄。則天尚以二張之故,逐元忠為高要尉,張說 長流欽州。長安二年,易之贓賂事發,為御史台所劾下獄,兄司府少卿昌儀、司禮 少卿同休皆貶黜。及則天臥疾長生院,宰臣希得進見,唯易之兄弟侍側,恐禍變及 己,乃引用朋黨,陰為之備。人有榜其事於路,左台御史中丞宋璟請按之。則天陽 許,尋敕宋璟使幽州按都督屈突仲翔,令司禮卿崔神慶鞫之。神慶希旨雪昌宗兄弟。

神龍元年正月,則天病甚。是月二十日,宰臣崔玄暐、張柬之等起羽林兵迎太 子,至玄武門,斬關而入,誅易之、昌宗於迎仙院,並梟首於天津橋南。則天遜居 上陽宮。易之兄昌期,歷岐、汝二州刺史,所在苛猛暴橫,是日亦同梟首。朝官房 融、崔神慶、崔融、李嶠、宋之問、杜審言、沈佺期、閻朝隱等皆坐二張竄逐,凡 數十人。

史臣曰:於燕公輔導儲皇,高侍中敷陳理行,張北平斥言陰沴,皆人所難言者。 苟非金玉貞度,松筠挺操,安能咈人主之意,獻苦口之忠?宜其論道岩廊,克終顯 盛。古所謂能以義匡主之失,三君有焉。

贊曰:猗歟於公,獻替兩宮。前修克繼,嗣德彌隆。高酬藥劑,張感宸衷。君 臣之義,斯為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