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列傳·卷八

作者:魏徵等

河間王弘(子慶)

河間王弘,字辟惡,高祖從祖弟也。祖愛敬,早卒。父元孫,少孤,隨母郭氏 養於舅族。及武元皇帝與周太祖建義關中,元孫時在鄴下,懼為齊人所誅,因假外 家姓為郭氏。元孫死,齊為周所並,弘始入關,與高祖相得。高祖哀之,為買田宅。 弘性明悟,有文武幹略。數從征伐,累遷開府儀同三司。高祖為丞相,常置左右, 委以心腹。高祖詣周趙王宅,將及於難,弘時立於戶外,以衛高祖。尋加上開府, 賜爵永康縣公。及上受禪,拜大將軍,進爵郡公。尋贈其父為柱國、尚書令、河間 郡公。其年立弘為河間王,拜右衛大將軍。歲余,進授柱國。時突厥屢為邊患,以 行軍元帥率眾數萬,出靈州道,與虜相遇,戰,大破之,斬數千級。賜物二千段, 出拜寧州總管,進位上柱國。弘在州,治尚清靜,甚有恩惠。後數載,征還京師。 未幾,拜蒲州刺史,得以便宜從事。時河東多盜賊,民不得安。弘奏為盜者百餘人, 投之邊裔,州境帖然,號為良吏。每晉王廣入朝,弘輒領揚州總管,及晉王歸籓, 弘復還蒲州。在官十餘年,風教大洽。煬帝嗣位,征還,拜太子太保。歲余,薨。 大業六年,追封郇王。子慶嗣。

慶傾曲,善候時變。帝時猜忌骨肉,滕王綸等皆被廢放,唯慶獲全。累遷滎陽 郡太守,頗有治績。及李密據洛口倉,榮陽諸縣多應密,慶勒兵拒守。密頻遣攻之, 不能克。歲余,城中糧盡,兵勢日蹙。密因遺慶書曰:

自昏狂嗣位,多歷歲年,剝削生民,塗炭天下。璇室瑤台之麗,未極驕奢;糟 丘酒池之荒,非為淫亂。今者共舉義旗,勘剪凶虐,八方同德,萬里俱來,莫不期 入關以亡秦,爭渡河而滅紂。東窮海、岱,南洎江、淮,凡厥遺人,承風慕義,唯 滎陽一郡,王獨守迷。夫微子紂之元兄,族實為重,項伯籍之季父,戚乃非疏,然 猶去朝歌而入周,背西楚而歸漢。豈不眷戀宗祊,留連骨肉,但識寶鼎之將移,知 神器之先改。而王之先代,家住山東,本姓郭氏,乃非楊族。止為宿與隋朝先有勛 舊,遂得預沾盤石,名在葭莩。婁敬之與漢高,殊非血胤,呂布之於董卓,良異天 親,芝焚蕙嘆,事不同此。又王之昏主,心若豺狼,仇忿同胞,有逾沉、閼,惟勇 及諒,鹹磬甸師,況及族類為非,何能自保!為王計者,莫若舉城從義,開門送款, 安若太山,高枕而臥,長守富貴,足為美談,乃至子孫,必有餘慶。今王世充屢被 摧蹙,自救無聊,偷存晷漏,詎能支久?段達、韋津,東都自固,何暇圖人?世充 朝亡,達便夕滅。又江都荒湎,流宕忘歸,內外崩離,人神怨憤。上江米船,皆被 抄截,士卒飢餒,半菽不充,事切析骸,義均煮弩。舉烽火於驪山,諸侯莫至;浮 膠船於漢水,還日未期。王獨守孤城,絕援千里,餱糧之計,僅有月余,敝卒之多, 才盈數百,有何恃賴,欲相拒抗!求枯魚於市肆,即事非虛;因歸雁以運糧,竟知 何日。然城中豪傑,王之腹心,思殺長吏,將為內啟。正恐禍生匕首,釁發蕭牆, 空以七尺之軀,懸賞千金之購,可為寒心,可為酸鼻者也。幸能三思,自求多福。

於時江都敗問亦至,慶得書,遂降於密,改姓為郭氏。密為王世充所破,復歸 東都,更為楊氏,越王侗不之責也。及侗稱制,拜宗正卿。世充將篡,慶首為勸進。 世充既僭偽號,降爵郇國公,慶復為郭氏。世充以兄女妻之,署滎州刺史。及世充 將敗,慶欲將其妻同歸長安,其妻謂之曰:“國家以妾奉箕帚於公者,欲以申厚意, 結公心耳。今叔父窮迫,家國阽危,而公不顧婚姻,孤負付屬,為全身之計,非妾 所能責公也。妾若至長安,則公家一婢耳,何用妾為!願得送還東都,君之惠也。” 慶不許。其妻遂沐浴靚妝,仰藥而死。慶歸大唐,為宜州刺史、郇國公,複姓楊氏。 其嫡母元太妃,年老,兩目失明,王世充以慶叛己而斬之。

○楊處綱

楊處綱,高祖族父也。生長北邊,少習騎射。在周嘗以軍功拜上儀同。高祖受 禪,贈其父鍾葵為柱國、尚書令、義城縣公,以處綱襲焉。授開府,督武候事。尋 為太子宗衛率,轉左監門郎將。後數載,起授右領軍將軍。處綱雖無才藝,而性質 直,在官強濟,亦為當時所稱。尋拜蒲州刺史,吏民悅之。進位大將軍。後遷秦州 總管,卒官。謚曰恭。

弟處樂,官至洛州刺史。漢王諒之反也,朝廷以為有二心,廢錮不齒。

○楊子崇

楊子崇,高祖族弟也。父盆生,贈荊州刺史。子崇少好學,涉獵書記,有風儀, 愛賢好士。開皇初,拜儀同,以車騎將軍恆典宿衛。後為司門侍郎。煬帝嗣位,累 遷候衛將軍,坐事免。未幾,復令檢校將軍事。從帝幸汾陽宮,子崇知突厥必為寇 患,屢請早還京師,帝不納。尋有雁門之圍。及賊退,帝怒之曰:“子崇怯軟,妄 有陳請,驚動我眾心,不可居爪牙之寄。”出為離石郡太守,治有能名。自是突厥 屢寇邊塞,胡賊劉六兒復擁眾劫掠郡境,子崇上表請兵鎮遏。帝復大怒,下書令子 崇巡行長城。子崇出百餘里,四面路絕,不得進而歸。時百姓饑饉,相聚為盜,子 崇前後捕斬數千人。歲余,朔方梁師都、馬邑劉武周等各稱兵作亂,郡中諸胡復相 嘯聚。子崇患之,言欲朝集,遂與心腹數百人自孟門關將還京師。輜重半濟,遇河 西諸縣各殺長吏,叛歸師都,道路隔絕,子崇退歸離石。所將左右,既聞太原有兵 起,不復入城,遂各叛去。子崇悉收叛者父兄斬之。後數日,義兵夜至城下,城中 豪傑復出應之。城陷,子崇為仇家所殺。

○觀德王雄弟達

觀德王雄,初名惠,高祖族子也。父紹,仕周,歷八州刺史、儻城縣公,賜姓 叱呂引氏。雄美姿儀,有器度,雍容閒雅,進止可觀。周武帝時,為太子司旅下大 夫。帝幸雲陽宮,衛王直作亂,以其徒襲肅章門,雄逆拒破之。進位上儀同,封武 陽縣公,邑千戶。累遷右司衛上大夫。大象中,進爵邗國公,邑五千戶。高祖為丞 相,雍州牧畢王賢謀作難,雄時為別駕,知其謀,以告高祖。賢伏誅,以功授柱國、 雍州牧,仍領相府虞候。周宣帝葬,備諸王有變,令雄率六千騎送至陵所。進位上 柱國。

高祖受禪,除左衛將軍,兼宗正卿。俄遷右衛大將軍,參預朝政。進封廣平王, 食邑五千戶,以邗公別封一子。雄請封弟士貴,朝廷許之。或奏高熲朋黨者,上詰 雄於朝。雄對曰:“臣忝衛宮闈,朝夕左右,若有朋附,豈容不知!至尊欽明睿哲, 萬機親覽,熲用心平允,奉法而行。此乃愛憎之理,惟陛下察之。”高祖深然其言。 雄時貴寵,冠絕一時,與高熲、虞慶則、蘇威稱為“四貴”。

雄寬容下士,朝野傾矚。高祖惡其得眾,陰忌之,不欲其典兵馬。乃下冊書, 拜雄為司空,曰:“維開皇九年八月朔壬戌,皇帝若曰:於戲!惟爾上柱國、左衛 大將軍、宗正卿、廣平王,風度寬弘,位望隆顯,爰司禁旅,綿歷十載。入當心腹, 外任爪牙,驅馳軒陛,勤勞著績。念舊庸勛,禮秩加等。公輔之寄,民具爾瞻,宜 竭乃誠,副茲名實,是用命爾為司空。往欽哉!光應寵命,得不慎歟!”外示優崇, 實奪其權也。雄無職務,乃閉門不通賓客。尋改封清漳王。仁壽初,高祖曰:“清 漳之名,未允聲望。”命職方進地圖,上指安德郡以示群臣曰:“此號足為名德相 稱。”於是改封安德王。

大業初,授太子太傅。及元德太子薨,檢校鄭州刺史事。歲余,授懷州刺史。 尋拜京兆尹。帝親征吐谷渾,詔雄總管澆河道諸軍。及還,改封觀王。上表讓曰: “臣早逢興運,預班末屬,有命有時,藉風雲之會,無才無德,濫公卿之首。蒙先 皇不次之賞,荷陛下非分之恩,久紊台槐,常慮盈滿,豈可仍叨匪服,重竊鴻名! 臣實面牆,敢緣往例,臣誠昧寵,交懼身責。昔劉賈封王,豈備三階之任,曹洪上 將,寧超五等之爵?況臣袞章逾於帝子,京尹亞於皇枝,錫士作籓,鈕金開國,於 臣何以自處,在物謂其乖分。是以露款執愚,祈恩固守。伏願陛下曲留慈照,特鑒 丹誠。頻觸宸嚴,伏增流汗。”優詔不許。

遼東之役,檢校左翊衛大將軍,出遼東道。次瀘河鎮,遘疾而薨,時年七十一。 帝為之廢朝,鴻臚監護喪事。有司考行,請謚曰懿。帝曰:“王道高雅俗,德冠生 人。”乃賜謚曰德。贈司徒、襄國武安渤海清河上黨河間濟北高密濟陰長平等十郡 太守。

子恭仁,位至吏部侍郎。恭仁弟綝,性和厚,頗有文學。歷義州刺史、淮南太 守。及父薨,起為司隸大夫。遼東之役,帝令綝於臨海頓別有所督。楊玄感之反也, 玄感弟玄縱自帝所逃赴其兄,路逢綝。綝避人偶語久之,既別而復相就者數矣。司 隸刺史劉休文奏之。時綝兄吏部侍郎恭仁將兵於外,帝以是寢之,未發其事。綝尤 懼,發病而卒。綝弟續,仕至散騎侍郎。

雄弟達,字士達。少聰敏,有學行。仕周,官至儀同、內史下大夫,遂寧縣男。 高祖受禪,拜給事黃門侍郎,進爵為子。時吐谷渾寇邊,詔上柱國元諧為元帥,達 為司馬。軍還、兼吏部侍郎,加開府。歲余,轉內史侍郎,出為鄯、鄭、趙三州刺 史,俱有能名。平陳之後,四海大同,上差品天下牧宰,達為第一,賜雜彩五百段, 加以金帶,擢拜工部尚書,加位上開府。達為人弘厚,有局度。楊素每言曰:“有 君子之貌,兼君子之心者,唯楊達耳。”獻皇后及高祖山陵制度,達並參豫焉。

煬帝嗣位,轉納言,仍領營東都副監,帝甚信重之。遼東之役,領右武衛將軍, 進位左光祿大夫,卒於師,時年六十二。帝嘆惜者久之,贈吏部尚書、始安侯。謚 曰恭。贈物三百五十段。

史臣曰:高祖始遷周鼎,眾心未附,利建同姓,維城宗社,是以河間、觀德, 鹹啟山河。屬乃葭莩,地非寵逼,故高位厚秩,與時終始。楊慶二三其德,志在苟 生,變本宗如反掌,棄慈母如遺蹟,及身而絕,宜其然矣。觀王位登台袞,慶流後 嗣,保茲寵祿,實仁厚之所致乎!

部分譯文

○河間王弘

河間王楊弘,字辟惡,隋高祖的堂弟。

他的祖父楊愛敬,死得很早。

父親楊元孫,很小就成為孤兒,隨母親郭氏在舅父家養大。

隋高祖的父親武元皇帝楊忠與周太祖在關中起義,當時楊元孫在鄴下,怕被北齊人所殺,因而假借外祖父家的姓氏,改姓郭。

元孫死後,北齊被北周吞併,楊弘才入關,與高祖相處得很好。

高祖很喜歡他,為他買田地房屋。

楊弘生性明悟,有文才武略。

幾次隨高祖征討,累功升為開府儀同三司。

高祖為丞相時,常讓他在左右,讓他當心腹。

高祖到北周趙王府上去,將遭難,楊弘當時站在門外,以保衛高祖。

不久加授他上開府,賜爵為永康縣公。

高祖受北周禪讓後,授他為大將軍,晉爵為郡公。

不久追贈他父親為柱國、尚書令、河間郡公爵。

這年立楊弘為河間王,授為右衛大將軍。

一年多後,升任柱國。

當時突厥屢為邊患,楊弘以行軍元帥身份,率領幾萬人馬出靈州道,與突厥相遇,交戰,大破敵軍,斬首幾千級。

賜他縑采二千段,出京授為寧州總管,升任上柱國。

楊弘在寧州,無為而治,很有恩惠。

幾年後,調回京師。

不久,授為蒲州刺史,讓他見機行事。

當時河東很多盜賊,百姓不得安寧。

楊弘上奏,把那些為盜賊的一百多人,流放到邊疆去,蒲州從此安寧,他被稱為良吏。

每每晉王楊廣入朝,楊弘就代理揚州總管,等晉王回到揚州,楊弘又回蒲州。

他在官十幾年,風俗教化都很融洽。

煬帝繼位後,調他回京,授為太子太保。

一年多後去世。

大業六年(610),追封他為郇王。

他兒子楊慶繼承爵位。

楊慶生性詭曲,善於見機行事。

當時煬帝猜忌骨肉,滕王楊綸等都被廢黜、放逐,只有楊慶得以保全。

累次升遷到滎陽郡太守,頗有政績。

李密占據洛口倉後,滎陽各縣大多回響李密,楊慶領兵拒守,李密頻頻進攻,打不下來。

一年多後城中糧盡,形勢一天天窘迫。

李密於是派人送信給楊慶,說:自從昏君繼位,經歷了很多年歲。

他剝削人民,使天下生靈塗炭。

..室瑤台的美麗,不能極盡他的驕奢;糟丘酒池的荒淫,還不能算他的淫亂。

現在我們共舉義旗,消滅暴君,八方同德,萬里都來。

大家沒有不相約入關以消滅暴秦,爭渡黃河以消滅紂王的。

東到海、岱,南到江、淮,凡是他沒殺完的人,無不承風慕義,惟有滎陽一郡,王爺你獨自執迷不悟。

那微子,是紂王的長兄,實是族中的元老;項伯,是項籍的小叔,並非遠親。

但微子仍然離開朝歌而到周國,項伯仍然背叛西楚而歸大漢。

他們難道不眷戀祖廟、留連骨肉?只因知道國運已盡,神器已改罷了。

而王爺你的祖先,家住華山之東,本來姓郭,不是楊家人。

只因你先代對隋朝有功勳,於是預瞮盤石,名在楊家。

婁敬與漢高祖,遠非血族;呂布與董卓,本非天親。

芝草被燒,蕙草嘆息,人世的事與此不同。

又,王爺你那昏庸的君主,心如豺狼,仇恨同胞,超過沉、閼。

想那楊勇和楊諒,都被殺死,何況你本非他的族類,何以能夠自保!為王爺你考慮,不如舉城從義,打開城門,表示誠意。

這樣就安如泰山,高枕無憂,可以長保富貴,傳為美談。

至於你的子孫,必有餘慶。

現在那王世充屢被攻擊,自救無暇,苟且偷生,豈能支持很久?段達和韋津,他們自保東都,哪有功夫管別人?如果王世充早晨滅亡,段達等人就會晚上完蛋。

另外,江都的那個昏君荒淫無恥,沉溺酒色,在那裡玩耍,忘了回家。

隋朝可謂內外分崩離析,人神怨恨。

上江的米船,都被攔截了,你的士兵們飢餓,連野菜都不能吃個半飽,只能折骨煮弩為食。

隋朝現在是舉烽火於驪山,諸侯不到;浮膠船於漢水,回家之日無期。

王爺你獨守孤城,絕援於千里之外,糧食只能夠吃一個多月,疲憊不堪的士兵只有幾百人,有什麼依靠而相抗拒?在大街找枯魚,這事倒不假,但叫歸雁運糧食,哪天才能運到?但城中的豪傑,都是你的心腹,連他們都想殺長官,將為內應。

正恐你禍生於匕首,災起於蕭牆。

你空以七尺之軀,而被人懸賞千金收購,真讓人寒心,真讓人傷心!請你三思,自求多福。

當時,江都失敗的訊息也傳來了。

楊慶得到了李密的書信,於是投降李密,改姓郭。

李密被王世充打敗後,楊慶又回到東都,仍為楊姓,越王楊侗不怪他。

楊侗登基後,授他為宗正卿。

王世充將要篡奪皇位,楊慶首先勸他這么乾。

世充稱帝後,楊慶降爵為郇國公,又改姓郭。

世充把哥哥的女兒嫁給他,任他為滎州刺史。

世充將要失敗,楊慶想帶妻子回長安去。

他妻子對他說:“皇上把我嫁給你,只是想表達對你的深情厚意,與你交好罷了。

如今我叔父窮迫,家國危急,而你不顧婚姻,辜負囑咐。

你只為全身之計,這不是我能責怪你的。

我若到長安,只是你家裡的一個奴婢罷了,何必要我呢?望你送我回東都去,這是你給我的恩惠。”楊慶不答應。

他妻子於是梳妝打扮好,吃藥而死。

楊慶歸順大唐,任宜州刺史、郇國公,又改姓楊。

他生母元太妃,年老,雙目失明,王世充因楊慶背叛自己而殺了她。

○楊子崇

楊子崇是高祖的族弟。

父親楊盆生,被追贈為荊州刺史。

子崇小時候就喜歡學習,博覽群書,有風度,喜歡結交賢士。

開皇年間(581~601),被授為儀同,以車騎將軍的身份一直掌管值宿警衛,後來作了司門侍郎。

煬帝繼位後,子崇累功升到候門將軍,後因事牽連而被免官。

不久,又出任檢校將軍,跟從煬帝巡幸汾陽宮,子崇預見到突厥必定侵犯邊關,多次請求煬帝早回京師,煬帝沒有採納他的意見。

不久煬帝在雁門被圍,等到敵軍被擊退,煬帝發怒道:“子崇膽小怕事,沒有根據就胡亂上表,驚擾我軍心,不能做大臣。”於是就貶子崇為離石郡太守。

因為治理有方,而遠近聞名。

這以後,突厥多次侵犯邊塞,胡人劉六兒又帶兵搶掠州郡,子崇上表請求朝廷派兵鎮守遏制敵軍。

煬帝又大怒,下詔書令子崇率兵巡行視察長城,子崇帶人走出一百多里後,四面就沒路可走,無法前進而返回。

當時正鬧饑荒,百姓聚在一起做了土匪,子崇先後捕殺了幾千人。

這年年末,朔方的梁師都、馬邑的劉武周等各自起兵作亂,離石郡的各部胡人又相互呼應並聚集在一起。

子崇很擔憂,聲言要回京師去,於是和心腹幾百人從孟門關回京師,車馬行到半路,正趕上河西各縣叛兵殺死長吏,反叛後歸附師都,因此前進的道路被隔絕。

子崇只好退回離石郡,所帶的幾百人得知太原起兵了,就不再進城,紛紛叛離了子崇。

子崇就把背叛士兵的父兄殺死了。

幾天后,義軍在夜裡打到城下,城中的豪傑也出來接應,離石郡失陷了,子崇被仇人所殺。

○觀德王雄弟達

觀德王楊雄,初名楊惠,是隋高祖的族子。

其父楊紹,仕北周,歷任八州刺史、儻城縣公,被賜姓叱呂引氏。

楊雄長相漂亮,有器度,雍容典雅,舉止有度。

周武帝時,楊雄任太子司旅下大夫。

武帝巡幸雲陽宮,衛王宇文直造反作亂,率其徒眾襲擊肅章門,楊雄迎戰破之。

他因此升任上儀同,封為武陽縣公,食邑千戶。

累功升任右司衛上大夫。

大象中(579~580),晉爵為邗國公,食邑五千戶。

隋高祖為北周丞相時,雍州牧畢王宇文賢謀劃造反,楊雄當時作宇文賢的別駕,知道他的陰謀,告訴了高祖。

宇文賢被殺,楊雄因功拜授柱國、雍州牧,仍兼任相府虞侯。

周宣帝被安葬時,為防備諸王有變,高祖令楊雄率領六千騎兵護送靈柩到宣帝陵墓,後升任上柱國。

高祖受北周禪位,楊雄任左衛將軍,兼宗正卿。

不久升任右衛大將軍,參預朝政。

進而封為廣平王,食邑五千戶,另封一子為邗公。

楊雄請求封他的弟弟楊士貴任邗公,朝廷同意。

有人上奏高赹結朋黨,皇上在朝廷上問楊雄可有此事。

楊雄說:“我忝衛宮廷,朝夕在皇上左右,若有朋黨,怎會不知道!皇上聖明睿哲,萬機親覽,高赹用心公平,奉法行事。

這是愛憎的道理,但願陛下明察。”高祖深以為然。

楊雄當時顯貴受寵,冠絕一時,他與高赹、虞慶則、蘇威並稱“四貴”。

楊雄為人寬容,禮賢下士,朝野傾心,矚目於他。

高祖厭惡他得眾人之心,私下裡忌恨他,不想讓他執掌兵馬。

於是下策書,授楊雄為司空。

外表上好像是提拔他,實際是上奪他的兵權。

楊雄沒有實際職務,於是閉門謝客。

不久改封他為清漳王。

仁壽初,高祖說:“清漳王這個名號,與楊雄的聲望不符合。”讓職方進上地圖,皇上指著安德郡,對群臣們說:“這個名號,才與楊雄的名德相符。”於是改封他為安德王。

大業初年,授楊雄為太子太傅。

及元德太子去世,楊雄檢校鄭州刺史事。

過了一年多,授他懷州刺史,不久又授他京兆尹。

皇上親征吐谷渾,下詔楊雄總管澆河道各路軍馬。

到回京時,改封他為觀王。

楊雄上表辭讓王位,說:“我早年恰逢隋朝興起,有幸被列入官列之末。

有此天命,有此時運,憑藉的是風雲際會;我無德無才,忝列公卿之首。

承蒙先皇帝的特別賞賜和陛下的特別恩典,我長久地混在台省中作官,常常擔心我得到的賞賜太多了,哪裡夠再叨鴻恩,重竊大名?我實在應該面牆自省,冒昧地想按以前的通例辦事;我實在冒受了陛下的寵愛,因此十分擔心自己履行不了職責。

過去劉賈封王,哪裡具備三階的重任?曹洪任上將,怎能超過五等的爵位?我的官服超過了帝子,我任京兆尹僅僅次於皇室子孫,賜我疆土,讓我作藩王,我官服上以金為紐扣,開國治事,這讓我這個做臣下的何以自處,在他人看來肯定會說我得到了非分的官爵。

因此我表示我的愚誠,求恩讓我固守。

請陛下特別關照,特別考慮我的一片誠心。

我屢屢麻煩聖上,惶恐得直流冷汗。”詔書不許他辭王位。

遼東之戰,楊雄檢校左翊衛大將軍,出遼東道,部隊在瀘河鎮駐紮,他發病而去世,當時七十一歲。

煬帝因他去世而不上朝,讓鴻臚監護他的喪事。

有關部門考查他的行事,請求給他“懿”的諡號。

煬帝說:“觀王德性高於凡俗,品德超過生民。”於是賜給他“德”的諡號。

追贈他司徒之職,和襄國、武安、渤海、清河、上黨、河間、濟北、高密、濟陰、長平等十郡的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