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卷十三

作者:酈道元

漯水出雁門陰館縣,東北過代郡桑乾縣南,漯水出於累頭山,一曰治水。泉發于山側,沿波歷澗,東北流出山,徑陰館縣故城西。縣,故樓煩鄉也。漢景帝後三年置,王莽更名富臧矣。魏皇興三年,齊平,徙其民於縣,立平齊郡。漯水又東北流,左會桑乾水,縣西北上平,洪源七輪,謂之桑乾泉,即溹涫水者也。耆老云:其水潛通,承太原汾陽縣北燕京山之大池,池在山原之上,世謂之天池,方里余,澄渟鏡淨,潭而不流,若安定朝那之湫淵也。清水流潭,皎焉沖照,池中嘗無斥草,及其風籜有淪,輒有小鳥翠色,投淵銜出,若會稽之耘鳥也。其水陽熯不耗,陰霖不濫,無能測其淵深也。古老相傳,言嘗有人乘車於池側,忽過大風,飄之於水,有人獲其輪於桑乾泉,故知二水潛流通注矣。池東隔阜又有一石池,方可五六十步,清深鏡潔,不異大池。桑乾水自源東南流,右會馬邑川水,水出馬邑西川,俗謂之磨川矣。蓋狄語音訛,馬、磨聲相近故爾。其水東徑馬邑縣故城南。於寶《搜神記》曰:昔秦人築城於武州塞內以備胡,城將成而崩者數矣。有馬馳走一地,周鏇反覆,父老異之,因依以築城,城乃不崩,遂名之為馬邑。或以為代之馬城也,諸記紛競,未識所是。漢以斯邑封韓王信,後為匈奴所圍,信遂降之。王莽更名之曰章昭。其水東注桑乾水,桑乾水又東南流,水南有故城,東北臨河,又東南,右合漯水,亂流枝水南分。桑乾水又東,左合武州塞水,水出故城,東南流出山,徑日沒城南,蓋夕陽西頹,戎車所薄之城故也。東有日中城,城東又有早起城,亦曰食時城,在黃爪阜北曲中。其水又東流,右注桑乾水。桑乾水又東南徑黃瓜阜曲西,又屈徑其堆南。徐廣曰:猗盧廢嫡子曰利孫於黃瓜堆者也。又東,右合枝津,枝津上承桑乾河,東南流徑桑乾郡北,大魏因水以立郡,受厥稱焉。又東北,左合夏屋山水,水南出夏屋山之東溪,西北流徑故城北,所未詳也。又西北入桑乾枝水,桑乾枝水又東流,長津委浪通結兩湖,東湖西浦,淵潭相接,水至清深,晨鳧夕雁,泛濫其上,黛甲素鱗,潛躍其下,俯仰池潭。意深魚鳥,所寡惟良木耳。俗謂之南池,池北對陶縣之故城,故曰南池也。南池水又東北注桑乾水,為漯水,自下並受通稱矣。漯水又東北徑石亭西,蓋皇魏大賜三年之所經建也。漯水又東北徑白狼堆南,魏烈祖道武皇帝於是遇白狼之瑞。故斯阜納稱焉。阜上有故宮,廟樓榭基雉尚崇,每至鷹隼之秋,羽獵之日,肆閱清野,為升眺之逸地矣。漯水又東流四十九里,東徑巨魏亭北,又東,崞川水注之,水南出崞縣故城南,王莽之崞張也。縣南面玄岳,右背崞山,處二山之中,故以崞張為名矣。其水又西出山。謂之崞口,北流徑繁畤縣故城東,王莽之當要也。又北徑巨魏亭東,又北徑劇陽縣故城西,王莽之善陽也。按《十三州志》曰:在陰館縣東北一百三里。其水又東注於漯水,漯水又東徑班氏縣南,如渾水注之,水出涼城鏇鴻縣西南五十餘里,東流徑故城南,北俗謂之獨谷孤城,水亦即名焉。東合鏇鴻池水,水出鏇鴻縣東山下,水積成池,北引魚水,水出魚溪,南流注池。池水吐納川流,以成巨沼,東西二里,南北四里,北對涼川城之南池,池方五十里,俗名乞伏袁池。雖隔越山阜,鳥道不遠,雲霞之間常有。西南流徑鏇鴻縣南,右合如渾水。是總二水之名矣。如渾水又東南流徑永固縣,縣以太和中,因山堂之目以氏縣也。右會羊水,水出平城縣之西苑外武州塞,北出東轉,徑燕昌城南。按《燕書》,建興十年,慕容垂自河西還,軍敗於參合,死者六萬人。十一年,垂眾北至參合,見積骸如山,設祭弔之禮,死者父兄皆號泣,六軍哀慟,垂慚憤嘔血,因而寢疾焉。輿過平城北四十里,疾篤,築燕昌城而還,即此城也。北俗謂之老公城。羊水又東注於如渾水,亂流徑方山南,嶺上有文明太皇太后陵,陵之東北有高祖陵。二陵之南有永固堂,堂之四周隅雉,列榭階欄及扉戶、梁壁、椽瓦,悉文石也。檐前四柱,采洛陽之八風谷黑石為之,雕鏤隱起,以金銀間雲矩,有若錦焉。堂之內外.四側結兩石跌,張青石屏風,以文石為緣,並隱起忠孝之容,題刻貞順之名。廟前鐫石為碑獸,碑石至佳,左右列柏,四周迷禽暗日。院外西側,有思遠靈圖,圖之西有齋堂,南門表二石闕,闕下斬山,累結御路,下望靈泉宮池,皎若圓鏡矣。如渾水又南至靈泉池,枝津東南注池,池東西百步,南北二百步。池渚舊名白楊泉,泉上有白楊樹,因以名焉,其猶長楊、五柞之流稱矣。南面舊京,北背方嶺,左右山原,亭觀繡峙,方湖反景,若三山之倒水下。如渾水又南徑北宮下,舊宮人作薄所在。如渾水又南,分為二水,一水西出南屈,入北苑中。歷諸池沼,又南徑虎圈東,魏太平真君五年,成之以牢虎也。季秋之月,聖上親御圈上。敕虎士效力於其下,事同奔戎,生制猛獸,即《詩》所謂袒裼暴虎,獻於公所也。故魏有《捍虎圖》也。又徑平城西郭內,魏太常七年所城也。城周西郭外有郊天壇,壇之東側有《郊天碑》,建興四年立。其水又南屈,徑平城縣故城南。《史記》曰:高帝先至平城。《史記音義》曰在雁門,即此縣矣。王莽之平順也。魏天興二年,遷都於此,太和十六年,破安昌諸殿,造太極殿東、西堂及朝堂,夾建象魏、乾元、中陽、端門、東、西二掖門、雲龍、神虎、中華諸門,皆飾以觀閣。東堂東接太和殿,殿之東階下有一碑,太和中立,石是洛陽八風谷之緇石也。太和殿之東北,接紫宮寺,南對承賢門,門南即皇信堂,堂之四周,圖古聖、忠臣、烈士之容,刊題其側,是辯章郎彭城張僧達、樂安蔣少游筆。堂南對白台,台甚高廣,台基四周列壁,閣道自內而升,國之圖籙秘籍,悉積其下。台西即朱明閣,直侍之官,出入所由也。其水夾御路,南流徑蓬台西。魏神瑞三年,又建白樓,樓甚高諫,加觀榭於其上,表里飾以石粉,皜曜建素,赭白綺分,故世謂之白樓也。後置大鼓於其上,晨昏伐以千椎,為城裡諸門啟閉之候,謂之戒晨鼓也。又南徑皇舅寺西,是太師昌黎王馮晉國所造,有五層浮圖,其神圖像皆合青石為之,加以金、銀、火齊,眾彩之上,煒煒有精光。又南徑永寧七級浮圖西,其制甚妙,工在寡雙。又南,遠出郊郭,弱柳蔭街,絲楊被浦,公私引裂,用周園溉,長塘曲池,所在布濩,故不可得而論也。一水南徑白登山西,服虔曰:白登,台名也,去平城七里。如淳曰:平城旁之高城若丘陵矣。今平城東十七里有台,即白登台也,台南對岡阜,即白登山也。故《漢書》稱上遂至平城,上白登者也。為匈奴所圍處,孫暢之《述畫》曰:漢高祖被圍七日,陳平使能畫作美女,送與冒頓,閼氏恐冒頓勝漢,其寵必衰,說冒頓解圍於此矣。其水又徑寧先宮東,獻文帝之為太上皇,所居故宮矣。宮之東次,下有兩石柱,是石虎鄴城東門石橋柱也。按柱勒趙建武中造,以其石作工妙,徙之於此。余為尚書祠部,與宜都王穆羆同拜北郊,親所經見,柱側悉鏤雲矩,上作蟠螭,甚有形勢,信為工巧,去《子丹碑》則遠矣。其水又南徑平城縣故城東,司州代尹治皇都洛陽,以為恆州。水左有大道壇廟,始光二年,少室道士寇謙之所議建也。兼諸岳廟碑,亦多所署立,其廟階三成,四周欄檻上階之上,以木為圓基,令互相枝梧,以版砌其上,欄陛承阿上圓,制如明堂,而專室四戶,室內有神坐,坐右列玉磬,皇輿親降,受籙靈壇,號曰天師,宣揚道式,暫重當時。壇之東北,舊有靜輪宮,魏神四年造,抑亦柏梁之流也。台榭高廣,超出雲間,欲令上延霄客,下絕囂浮。太平真君十一年,又毀之。物不停固,白登亦繼褫矣。水右有三層浮圖,真容鷲架悉結石也。裝制麗質,亦盡美善也。東郭外,太和中閹人宕昌公鉗耳慶時,立祗洹舍於東皋,椽瓦梁棟,台壁櫺陛,尊容聖像,及床坐軒帳,悉青石也。圖制可觀,所恨惟列壁合石,疏而不密。庭中有《祗洹碑》,碑題大篆,非佳耳。然京邑帝里,佛法豐盛,神圖妙塔,桀跱相望,法輪東轉,茲為上矣。其水自北苑南出,歷京城內。河乾兩湄,太和十年累石結岸,夾塘之上,雜樹交蔭,郭南結兩石橋,橫水為梁。又南徑藉田及藥圃西、明堂東,明堂上圓下方,四周十二堂九室,而不為重隅也。室外柱內,綺井之下,施機輪,飾縹碧,仰象天狀,畫北道之宿焉,蓋天也。每月隨斗所建之辰,轉應天道,此之異古也。加靈台於其上,下則引水為辟雍,水側結石為塘,事準古制,是太和中之所經建也。如渾水又南與武州川水會,水出縣西南山下,二源翼導,俱發一山,東北流,合成一川,北流徑武州縣故城西,王莽之桓州也。又東北,右合黃水,水西出黃阜下,東北流,聖山之水注焉,水出西山,東流注於黃水。黃水又東注武州川,又東歷故亭北,右合火山西溪水,水導源火山,西北流,山上有火井,南北六七十步,廣減尺許,源深不見底,炎勢上升,常若微雷發響,以草爨之,則煙騰火發。東方朔《神異傳》云:南方有火山焉,長四十里,廣四、五里,其中皆生不燼之木,晝夜火然,得雨猛風不滅。火中有鼠,重百斤,毛長二尺余,細如絲,色白,時時出外,以水逐而沃之則死,取其毛績以為布,謂之火浣布。是山亦其類也,但卉物則不能。然其山以火從地中出,故亦名熒台矣。火井東五六尺,又東有湯井,廣輪與火井相狀,熱勢又同,以草內之,則不然,皆沾濡露結,故俗以湯井為目。井東有火井祠,以時祀祭焉。井北百餘步有東、西谷,廣十許步,南崖下有風穴,厥大容人,其深不測,而穴中肅肅,常有微風,雖三伏盛暑,猶須襲裘,寒吹陵人,不可暫停。而其山出雛烏,形類雅烏,純黑而姣好,音與之同,繢采紺發,觜若丹砂,性馴良而易附,丱童幼子,捕而執之,赤觜烏亦曰阿雛烏,按《小爾雅》,純黑反哺,謂之慈烏;小而腹下白不反哺者,謂之雅烏;白脰而群飛者,謂之燕烏;大而白脰者,謂之蒼烏。《爾雅》曰:斯,卑居也。孫炎曰:卑居,楚烏。犍為舍人以為壁居。《說文》謂之雅。雅,楚烏。《莊子》曰:雅,賈矣。馬融亦曰:賈,烏也。又案《瑞應圖》,有三足烏、赤烏、白烏之名,而無記於此烏,故書其異耳。自恆山已北,並有此矣。其水又東北流注武州川水,武州川水又東南流,水側有石祗洹舍並諸窟室,比丘尼所居也。其水又東轉徑靈岩南,鑿石開山,因岩結構,真容巨壯,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煙寺相望,林淵錦鏡,綴目新眺。川水又東南流出山。《魏土地記》曰:平城西三十里武州塞口者也。自山口枝渠東出入苑,溉諸園池。苑有洛陽殿,殿北有宮館。一水自枝渠南流東南出,火山水注之,水發火山東溪,東北流出山,山有石炭火之,熱同樵炭也。又東注武州川,徑平城縣南,東流注如渾水。又南流徑班氏縣故城東,王莽之班副也。闞駰《十二州志》曰:班氏縣在郡西南百里,北俗謂之去留城也。如渾水又東南流注於漯水。漯水又東徑平邑縣故城南,趙獻侯十三年,城平邑。《地理志》屬代,王莽所謂平胡也。《十三州志》曰:城在高柳南百八十里。北俗謂之醜寅城。漯水又東徑沙陵南,魏金田之地也,事同曹武鄴中走矣。漯水又東徑狋氏縣故城北,王莽更名之曰狋聚也。《十三州志》曰:縣在高柳南百三十里,俗謂之苦力干城矣。漯水又東徑道人縣故城南,《地理志》,王莽之道仁也。《地理風俗記》曰:初築此城,有仙人游其地,故因以為城名矣。今城北有淵,潭而不流,故俗謂之為平湖也。《十三州志》曰:道人城在高柳東北八十里,所未詳也。漯水又東徑陽原縣故城南,《地理志》,代郡之屬縣也,北俗謂之比狋州城。漯水又東,安陽水注之,水出縣東北潭中,北俗謂之太拔回水,自潭東南流注於漯水。又東徑東安陽縣故城北。趙惠文王三年,主父封長子章為代安陽君,此即章封邑,王莽之竟安也。《地理風俗記》曰:五原有西安陽,故此加東也。漯水又東徑昌平縣,溫水注之,水出南墳下,三源俱導,合而南流,東北注漯水。漯水又東徑昌平縣故城北,王莽之長昌也。昔牽招為魏鮮卑校尉,屯此。漯水又東北徑桑乾縣故城西,又屈徑其城北,王莽更名之曰安德也。《魏土地記》曰:代城北九十里有桑乾城。城西渡桑乾水,去城十里,有溫湯,療疾有驗,《經》言出南,非也,蓋誤證矣。魏任城王彰以建安二十三年代烏丸,入涿郡,逐北遂至桑乾,正於此也。漯水又東流,祁夷水注之,水出平舒縣,東徑平舒縣之故城南澤中。《史記》,趙孝成王十九年,以汾門予燕易平舒。徐廣曰:平舒在代,王莽更名之曰平葆,後漢世祖建武七年,封揚武將軍馬成為侯國。其水控引眾泉,以成一川。《魏土地記》曰:代城西九十里有平舒城,西南五里,代水所出,東北流,言代水非也。祁夷水又東北徑蘭亭南,又東北徑石門關北,舊道出中山故關也。又東北流,水側有故池。按《魏土地記》曰:代城西南三十里有代王魚池,池西北有代王台,東去代城四十里。祁夷水又東北得飛狐谷,即廣野君所謂杜飛狐之口也。蘇林據酈公之說,言在上黨,即實非也。如淳言在代,是矣。晉建興中,劉琨自代出飛狐口,奔於安次,即於此道也。《魏土地記》曰:代城南四十里有飛狐關,關水西北流徑南舍亭西,又徑句瑣亭西,西北注祁夷水。祁夷水又東北流徑代城西,盧植言:初築此城,板乾一夜自移於此,故代西南五十里大澤中營城自護,結葦為九門。於是就以為治城。圓匝而不方,周四十六里,開九門,更名其故城曰東城。趙滅代,漢封孝文為代王。梅福上事曰:代谷者,恆山在其南,北塞在其北,谷中之地。上谷在東,代郡在西,是其地也。王莽更之曰厭狄亭。《魏土地記》曰:城內有二泉,一泉流出城西門,一泉流出城北門,二泉皆北注代水。祁夷水又東北,熱水注之,水出綾羅澤,澤際有熱水亭。其水東北流,注祁夷水。祁夷水又東北,谷水注之,水出昌平縣故城南,又東北入祁夷水。祁夷水右會逆水,水導源將城東,西北流徑將城北。在代城東北十五里,疑即東代矣,而尚傳將城之名。盧植曰:此城方就而板於自移。應劭曰:城徙西南,去故代五十里,故名代曰東城。或傳書倒錯,情用疑焉,而無以辨之。逆水又西,注於祁夷之水,逆之為名,以西流故也。祁夷水東北徑青牛淵,水自淵東注之。耆彥云:有潛龍出於茲浦,形類青牛焉,故淵潭受名矣。潭深不惻,而水周多蓮藕生焉。祁夷水又北徑一故城西,西去代城五十里,又疑是代之東城,而非所詳也。又徑昌平郡東,魏太和中置,西南去故城六十里。又北,連水入焉,水出瞀瞀縣東,西北流,徑瞀瞀縣故城南,又西徑廣昌城南。《魏土地記》曰:代南二百里有廣昌城,南通大嶺。即實非也。《十三州記》曰:平舒城東九十里有廣平城,疑是城也。尋其名狀,忖理為非。又西徑王莽城南,又西,到刺山水注之,水出到刺山西。山甚層峻,未有升其巔者。《魏土地記》曰:代城東五十里有到刺山,山上有佳大黃也。其水北流徑一故亭東,城北有石人,故世謂之石人城,西北注連水。連水又北徑當城縣故城西,高祖十二年,周勃定代,斬陳稀於當城,即此處也。應劭曰:當桓都山作城,故曰當城也。又徑故代東而西北流注祁夷水。祁夷水西有隨山,山上有神廟,謂之女郎祠,方俗所祠也。祁夷水又北徑桑乾故城東。而北流注於漯水。《地理志》曰:祁夷水出平舒縣,北至桑乾入漯是也。漯水又東北徑石山水口,水出南山,北流徑空侯城東,《魏土地記》曰:代城東北九十里有空侯城者也。其水又東北流注漯水。漯水又東徑潘縣故城北,東合協陽關水,水出協溪。《魏土地記》曰:下洛城西南九十里有協陽關,關道西通代郡。其水東北流,歷笄頭山,闞駰曰:笄頭山在潘城南。即是山也。又北徑潘縣故城,左會潘泉故瀆,瀆舊上承潘泉於潘城中,或雲,舜所都也。《魏土地記》曰:下洛城西南四十里有潘城,城西北三里,有歷山,山上有虞舜廟。《十三州記》曰:廣平城東北百一十里有潘縣。《地理志》曰:王莽更名樹武。其泉從廣十數步,東出城,注協陽關水,雨盛則通注,陽旱則不流,惟洴泉而已。關水又東北流,注於漯水。漯水又東徑雍洛城南,《魏土地記》曰:下洛城西南二十里有雍洛城,桑乾水在城南東流者也。漯水又東徑下洛縣故城南,王莽之下忠也,魏燕州廣寧縣廣寧郡治。《魏土地記》曰:去平城五十里,城南二百步有堯廟。漯水又東徑高邑亭北,又東徑三台北,漯水又東徑無鄉城北。《地理風俗記》曰:燕語呼毛為無,今改宜鄉也。漯水又東,溫泉水注之,水上承溫泉於橋山下。《魏土地記》曰:下洛城東南四十里有橋山,山下有溫泉,泉上有祭堂,雕檐華字,被於浦上,石池吐泉,湯湯其下,炎涼代序,是水灼焉,無改能治百疾,是使赴者若流。池水北流,人於漯水。漯水又東,左得於延水口,水出塞外柔玄鎮西長川城南小山。《山海經》曰:梁渠之山,無草木,多金玉,修水出焉。東南流徑且如縣故城南,應劭曰:當城西北四十里有且如城,故縣也。代稱不拘名號變改。校其城郭,相去遠矣。《地理志》曰:中部都尉治。於延水出縣北塞外,即修水也。修水又東南徑馬城縣故城北,《地理志》曰:東部都尉治。《十三州志》曰:馬城在高柳東二百四十里,俗謂是水為河頭,河頭出戎方。土俗變名耳。又東徑零丁城南,右合延鄉水,水出縣西山,東徑延陵縣故城北。《地理風俗記》曰:當城西北有延陵鄉,故縣也。俗指為琦城。又東徑羅亭,又東徑馬城南,又東注修水,又東南於大寧郡北,右注雁門水。《山海經》曰:雁門之水,出於雁門之山。雁出其門,在高柳北,高柳在代中,其山重巒疊,霞舉雲高,連山隱隱,東出遼塞。其水東南流徑高柳縣故城北,舊代郡治。秦始皇二十三年虜趙王,遷以國為郡,王莽之所謂厭狄也。建武十九年,世祖封代相堪為侯國,昔牽招斬韓忠於此處。城在平城東南六七十里,於代為西北也。雁門水又東南流,屈徑一故城,背山面澤,北俗謂之叱險城。雁門水又東南流,屈而東北,積而為潭,其陂斜長而不方,東北可二十餘里,廣十五里,蒹葭藂生焉。敦水注之,其水導源西北少鹹山之南麓,東流徑參合縣故城南。《地理風俗記》曰:道人城北五十里有參合鄉,故縣也。敦水又東,水注之,水出東阜下,西北流徑故城北,俗謂之和堆城,又北合敦水,亂流東北注雁門水。故《山海經》曰:少鹹之山,敦水出焉,東流注於雁門之水。郭景純曰:水出雁門山。謂斯水也。雁門水又東北入陽門山,謂之陽門水,與神泉水合,水出葦壁北,水有靈焉,及其密雲不雨,陽旱愆期,多禱請焉。水有二流,世謂之比連泉,一水東北徑一故城東,世謂之石虎城,而東北流注陽門水,又東徑三會亭北,又東徑西伺道城北,又東,托台谷水注之。水上承神泉於葦壁北,東徑陽門山甫托台谷,謂之託台水,汲引泉溪,渾濤東注,行者間十餘渡,東徑三會城南,又東徑托台亭北,又東北徑馬頭亭北,東北注雁門水。雁門水又東徑大寧郡北,魏太和中置,有修水注之,即《山海經》所謂修水東流注於雁門水也。《地理志》有於延水而無雁門、修水之名,《山海經》有雁門之目,而無說於延河,自下亦通謂之於延水矣。水側有桑林,故時人亦謂是水為藂桑河也。斯乃北土寡桑,至此見之,因以名焉。於延水又東徑岡城南,按《史記》,蔡澤,燕人也,謝病歸相,秦號岡成君。疑即澤所邑也,世名武岡城。於延水又東,左與寧川水合,水出西北,東南流徑小寧縣故城西,東南流注於延水。於延水又東,徑小寧縣故城南,《地理志》寧縣也。西部都尉治,王莽之博康也。《魏土地記》曰:大寧城西二十里有小寧城,昔邑人班丘仲居水側,賣藥於寧百餘年,人以為壽。後地動宅壞,仲與里中數十家皆死,民人取仲屍棄於延水中,收其藥賣之,仲被裘從而詰之,此人失怖,叩頭求哀。仲曰:不恨汝,故使人知我耳,去矣!後為夫余王驛使來寧,此方人謂之謫仙也。於延水又東,黑城川水注之,水有三源,出黑土城西北.奇源合注,總為一川,東南徑黑土城西,又東南流徑大寧縣西而南入延河。延河又東徑大寧縣故城南。《地理志》云:廣寧也,王莽曰廣康矣。《魏土地記》曰:下洛城西北百三十里有大寧城。於延水又東南徑茹縣故城北,王莽之谷武也,世謂之如口城。《魏土地記》曰:城在鳴雞山西十里,南通大道,西達寧川。於延水又東南徑鳴雞山西。《魏土地記》曰:下洛城東北三十里有延河東流,北有鳴雞山。《史記》曰:趙襄子殺代王於夏屋而並其土,襄子迎其姊於代。其姊,代之夫人也,至此曰:代已亡矣,吾將何歸乎?遂磨等於山而自殺。代人憐之,為立祠焉,因名其山為磨笄山。每夜有野雞,群鳴於祠屋上,故亦謂之為鳴雞山。《魏土地記》云:代城東南二十五里有馬頭山,其側有鍾乳穴,趙襄子既害代王,迎姊,姊代夫人,夫人曰:以弟慢夫,非仁也;以夫怨弟,非義也。磨笄自刺而死。使者自殺,民憐之,為立神屋于山側,因名之為磨笄之山。未詳孰是。於延水又南徑且居縣故城南,王莽之所謂久居也。其水東南流,注於漯水。《地理志》曰:於延水東至廣寧入沽。

又東過涿鹿縣北,涿水出涿鹿山,世謂之張公泉,東北流徑涿鹿縣故城南,王莽所謂抪陸也。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留其民於涿鹿之阿,即於是也。其水又東北與阪泉合,水導源縣之東泉。《魏土地記》曰:下洛城東南六十里有涿鹿城,城東一里有阪泉,泉上有黃帝祠。《晉太康地理記》曰:阪泉亦地名也。泉水東北流與蚩尤泉會,水出蚩尤城,城無東面。《魏土地記》稱,涿鹿城東南六里有蚩尤城。泉水淵而不流,霖雨並則流注,阪泉亂流,東北入涿水。涿水又東徑平原郡南,魏徙平原之民置此,故立僑郡,以統流雜。涿水又東北徑祚亭北,而東北入漯水。亦云涿水枝分入匈奴者,謂之涿邪水。地理潛顯,難以究昭,非所知也。漯水又東南,左會清夷水,亦謂之滄河也。水出長亭南,西徑北城村故城北,又西北,平鄉川水注之,水出平鄉亭西,西北流注清夷水。清夷水又西北徑陰莫亭,在居庸縣南十里。清夷水又西會牧牛山水。《魏土地記》曰:沮陽城東八十里有牧牛山,下有九十九泉,即滄河之上源也。山在縣東北三十里,山上有道武皇帝廟。耆舊雲,山下亦有百泉競發,有一神牛駁身,自山而降,下飲泉竭,故山得其名。今山下導九十九泉,積以成川。西南流,谷水與浮圖溝水注之,水出夷輿縣故城西南,王莽以為朔調亭也。其水俱西南流,注於滄水。滄水又西南,右合地裂溝,古老雲,晉世地裂,分此界間成溝壑。有小水,俗謂之分界水,南流入滄河。滄河又西徑居庸縣故城南,魏上谷郡治。昔劉虞攻公孫瓚不克,北保此城,為瓚所擒。有粟水入焉。水出縣下城西,枕水又屈徑其縣南,南注滄河。滄河又西,右與陽溝水合,水出縣東北,西南流徑居庸縣故城北,西徑大翮、小翮山南,高巒截雲,層陵斷霧,雙阜共秀,竟舉群峰之上,郡人王次仲,少有異志,年及弱冠,變蒼頷舊文為今隸書。秦始皇時官務煩多,以次仲所易文簡便,於事要奇而召之,三征而輒不至。次仲履真懷道,窮數術之美。始皇怒其不恭,令檻車送之。次仲首發於道,化為大鳥,出在車外,翻飛而去,落二翮於斯山,故其峰巒有大翮、小翮之名矣。《魏土地記》曰:沮陽城東北六十里有大翮、小翮山,山上神名大翮神,山屋東有溫湯水口。其山在縣西北二十里,峰舉四十里,上廟則次仲廟也。右出溫湯,療治萬病,泉所發之麓,俗謂之土亭山。此水炎熱倍甚諸湯,下足便爛人體。療疾者要須別引訊息用之耳,不得言。大翮山東,其水東南流,左會陽溝水,亂流南注滄河。滄河又左得清夷水口。《魏土地記》曰:牧牛泉西流,與清夷水合者也。自下二水互受通稱矣。清夷水又西,靈亭水注之,水出馬蘭西澤中,眾泉瀉溜歸於澤,澤水所鍾,以成溝讀。瀆水又左與馬蘭溪水會,水導源馬蘭城,城北負山勢,因阿仍溪,民居所給,惟仗此水,南流出城,東南入澤水。澤水又南徑靈亭北,又屈徑靈亭東,次仲落鳥翮於此,故是亭有靈亭之稱矣。其水又南流,注於清夷水。清夷水又西與泉溝水會,水導源川南平地,北注清夷水。清夷水又西南得桓公泉,蓋齊桓公霸世,北伐山戎,過孤竹西征,束馬懸車,上卑耳之西極,故水受斯名也。水源出沮陽縣東,而西北流入清夷水。清夷水又西徑沮陽縣故城北,秦上谷郡治此,王莽改郡曰朔調,縣曰沮陰。闞駰曰:涿鹿東北至上谷城六十里。《魏土地記》曰:城北有清夷水西流也。其水又屈徑其城西,南流注於源水。漯水南至馬陘山,謂之落馬洪。又東南出山,漯水又南出山,瀑布飛梁,懸河注壑,漰湍十許丈,謂之落馬洪,抑亦孟門之流也。漯水自南出山,謂之清泉河,俗亦謂之曰乾水,非也。漯水又東南徑良鄉縣之北界,歷梁山南,高梁水出焉。

過廣陽薊縣北,漯水又東徑廣陽縣故城北。謝承《後漢書》曰:世祖與銚期出薊至廣陽,欲南行,即此城也,謂之小廣陽。漯水又東北徑薊縣故城南,《魏土地記》曰薊城南七里有清泉河,而不徑其北,蓋《經》誤證矣。昔周武王封堯後於薊,今城內西北隅有薊丘,因丘以名邑也。猶魯之曲阜、齊之營丘矣。武王封召公之故國也,秦始皇二十三年滅燕,以為廣陽郡,漢高帝以封盧綰為燕王,更名燕國,王莽改曰廣有,縣曰代戎。城有萬載宮、光明殿,東掖門下,舊慕容俊立銅馬像處。昔慕容廆有駿馬,赭白有奇相,逸力至俊,光壽元年,齒四十九矣,而駿逸不虧。俊奇之,比鮑氏驄,命鑄銅以圖其像,親為銘贊,鐫頌其旁,像成而馬死矣。大城東門內道左,有魏徵北將軍建成鄉景侯劉靖碑。晉司隸校尉王密表靖,功加於民,宜在祀典,以元康四年九月二十日刻石建碑,揚於後葉矣。漯水又東與洗馬溝水合,水上承薊水,西注大湖。湖有二源,水俱出縣西北平地,導源流結西湖,湖東西二里,南北三里,蓋燕之舊池也。綠水澄澹,川亭望遠,亦為游矚之勝所也。湖水東流為洗馬溝,側城南門東注,昔銚期奮戴處也。其水又東入漯水,漯水又東徑燕王陵南,陵有伏道,西北出薊城中。景明中造浮圖建剎,窮泉掘得此道,王府所禁,莫有尋者。通城西北大陵,而是二墳,基趾磐固,猶自高壯,竟不知何王陵也。漂水又東南,高梁之水注焉,水出薊城西北平地,泉流東注,徑燕王陵北,又東徑薊城北,又東南流。《魏土地記》曰:薊東十里有高梁之水者也。其水又東南入漯水。又東至漁陽雍奴縣西,入笥溝。

漢光武建武二年,封穎川太守寇恂為雍奴侯。魏遣張、樂進圍雍奴,即此城矣。笥溝,潞水之別名也。《魏土地記》曰:清泉河上承桑乾河,東流與潞河合。漯水東入漁陽,所在枝分,故俗諺云:高梁無上源,清泉無下尾。蓋以高梁微涓淺薄,裁足津通,憑藉涓流,方成川甽。清泉至潞,所在枝分,更為微津,散漫難尋故也。

譯文

漯水發源於雁門郡陰館縣,往東北流過代郡桑乾縣南,漯水發源於累頭山,又名治水。泉水從山邊湧出,揚著輕波流過山澗,往東北流出山間,從陰館縣老城西面流過。陰館縣,就是舊時的樓煩鄉,漢景帝後元三年(前141 )設定,王莽時改名為富減。魏皇興三年(469 ) ,平定齊國,把齊國百姓遷到這裡來,設定了平齊郡。漯水又往東北流,左岸匯合了桑乾水。在陰館縣西北的上平,有七道流量很大的山泉,稱為桑乾泉,也就是嗦館水。據老年人說:此水與太原汾陽縣以北燕京山的大池有暗流相通。大池位於高山上,人們稱為天池,方圓一里余,池水清澈平靜如明鏡,積聚不流,有如安定朝那的漱淵。清泉流入潭中,皎潔照映,池中絕無片葉寸草。輕風吹來,偶有竹答沉入潭中,就有青色的水鳥潛入深淵把它銜出,和會稽的耘鳥有些相似。淵水久旱不乾涸,洪澇不泛濫,無人能測出它的深度。老人相傳,過去曾有人乘車經過池畔,忽然一陣狂風,把車捲入水中,後來有人在桑乾泉中撿到車輪,才知道兩處的水是有暗流相通的。天池東面山後又有一口石池,方圓五六十步。池水很深,明淨如鏡,與天池沒有兩樣。桑乾水自源頭往東南流,右邊匯合了馬邑川水。馬邑川水發源於馬邑縣的西川,俗稱磨川。那是因為狄族語言馬與磨讀音柑近,以致造成音訛的緣故。馬邑川水往東流經馬邑縣老城南面。乾寶《 搜神記》 說:過去秦國在武州邊境內築城,防備胡人進犯,城快要築成時卻崩塌了,接連好幾次都是這樣。後來有一匹馬在一處奔跑,兜著圈兒跑了一圈又一圈,父老們很驚奇,就照馬跑的路線築城,城才不再崩塌,於是就把城叫做馬邑。也有人以為這是代郡的馬城。眾說紛紜,不知哪一種正確。漢朝將此城分封給韓王信,後來他被匈奴圍困,就投降了。王莽時將此城改名為章昭。馬邑川水往東流注入桑乾水。桑乾水又往東南流,南岸有老城,東北邊臨河;又往東南流,右邊匯合了漯水,往南亂流拼分出支流。桑乾水又東流,左邊匯合了武州塞水。這條水從老城流出,往東南流出山間,流過日沒城南。軍隊車馬行近此城時,就已日落西山,城就因此得名。東有日中城,日中城東又有早起城,也叫食時城,在黃瓜阜北面的山彎里。塞水又東流,向右注入桑乾水。桑乾水又往東南流經黃瓜阜山彎西面,又折向這座土丘的南面。徐廣說:椅盧廢黔了長子利孫,把他貶滴到黃瓜堆。桑乾水又往東流,右邊匯合了一條支流。這條支流上流承接桑乾河,往東南流經桑乾郡北邊。大魏依水立郡,郡就因水得名。牙支水又往東北流,左邊匯合了夏屋山水。夏屋山水發源於南方夏屋山的東溪,往西北流經老城北面,情況不太清楚。夏屋山水又往西北流,注入桑乾支水。桑乾支水又往東流,長流卷著細浪,把兩個湖泊聯結在一起;東湖與西浦相通,深潭與深潭相接,水質極清,也深極了。每天早晨、黃昏,野鴨和大雁在湖面上游來游去,魚鱉在水下跳躍潛行。徘徊在湖畔,仰望藍天,俯看碧水,仿佛與魚鳥交融在一起,只可惜這裡少了些蔭蔭綠樹而已。此湖俗稱南池,因為池北是邃陶縣老城,因此叫南池。南池水又往東北流,注入桑乾水。從這裡起,下流就叫漯水,並且都可用通稱。漯水又往東北流經石亭西面。亭是魏天賜三年(406 )所建。漯水又往東北流經白狼堆南。魏烈祖道武帝在這裡遇到白狼,認為是吉兆,所以就稱這裡為白狼堆。山上有一座舊宮廟,樓榭的台基和牆垣還相當高,到秋天帶了鷹華去打獵,放眼眺望空曠的原野,這裡真是登高望遠的勝地。漯水又往東流了四十九里,東經巨魏亭北邊,又東流,有哼川水注入。哼川水發源於哼縣老城南邊,這就是王莽時的哼張。縣城南面朝向玄岳山,右邊靠著哼山,位於二山之-間,因此以哼張為名。哼川水又西流出山― 山口叫哼口― 往北流經繁峙縣老城東準就是王莽時的當要。又往北流經巨魏亭東面,又往北流經劇陽縣老城西面,這就是王莽時的善陽。《 十三州志》 說:劇陽縣在陰館縣東北一百零三里。哼川水又往東流注入漯水。漯水又往東流經班氏縣城南,如渾水注入。如渾水發源於涼城郡鏇鴻縣西南五十多里,往東流經老城南,北方人俗稱獨谷孤城,水也以此為名。如渾水往東流與鏇鴻池水匯合。鏇鴻池水發源於鏇鴻縣東山下,積水成池。從北邊接納了魚水。魚水發.源於魚溪,南流注入池中。池水接納了溪流,成為很大的池沼,東西寬二里,南北長四里,北面與涼川城的南池相對。南池方圓五十里,俗名乞伏袁池。二池雖然有山相隔,但從崎嶇的山徑過去,也並不遠。… … 水往西南流經鏇鴻縣南面,在右邊與如渾水匯合,兩條水都可稱為如渾水。如渾水又往東南流經永固縣。永固縣是太和年間(477- 499 )按照一所山堂的名字來命名的。如渾水在右邊匯合了羊水。羊水發源於平城縣西苑外的武州塞,北流出塞,再向東轉,流經燕昌城南面。據《 燕書》 載,建興十年(395 ) , 慕容垂從河西回來,全軍在參合大敗,死亡六萬人。建興十一年( 396 ) ,慕容垂的部隊北上到參合,看到堆積如山的屍骨,於是設字 祭弔。死者的父兄都哀號哭泣,全軍十分悲痛。慕容垂慚愧悲憤得口吐鮮血,因此就病倒了。車駕過了平城以北四十里,慕容垂病重,於是築了燕昌城就回來了,當時築的就是此城,北方人俗稱老公城。羊水又東流,注入如渾水,亂流經過方山南面。嶺上有文明太皇太后的陵墓,陵墓東北面有高祖的陵墓,這兩座陵墓的南面是永固堂,堂的四周難諜排列整齊,台榭、欄桿、門檻以及門窗、梁壁、椽瓦等等,全都用有花紋的石塊建成的。檐前的四根柱子,是用洛陽八風谷的黑石製作,柱上雕鏤的圖案隱約凸起,用金銀裝飾雲紋圖案,像錦緞一樣燦爛奪目。堂的里外四周,安放了兩個石座,張著青石屏風,屏風用有花紋的石塊鑲邊,上面雕著忠臣孝子的圖像,題刻著節婦淑女的姓名。廟前有石碑、石獸,用的都是優質石料。左右亞側翠粕成行,周圍的鳥群多得把陽光都遮住了。院外西側有道教思遠靈圖,靈圖西有齋堂,南門外建有兩座石網,石網下面劈山修築了御路。下望是靈泉宮池,池水明亮得像一面圓圓的鏡子分出一條支流,往東南注入池內。如渾水又往西流到靈泉池,靈泉池東西寬一百步,南北長二百步。此池原名白楊泉,泉旁有白楊樹,因此得名,正茹長楊、五柞二宮,都是因樹木而得名一樣。池塘南朝舊都,非靠方嶺,左右是山巒高地,亭閣樓觀高聳如畫,映入湖中,猶如三神山的倒影一般。如渾水又往南流經北宮下,過去這裡原是宮人從事染織的地方。如渾水又南流,分為兩條。一條往西分出,轉向南方,流進北苑,穿過兒個池沼,又往南流經虎圈東面,虎圈是魏太平真君五年(444 )為關虎而建的。九月間皇上親臨虎圈之上,命令勇士在下面圈中奮力制伏猛虎,就同勇士高奔戎的事跡相仿。正如《 經》 所描寫的:赤膊徒手把猛虎捉住,把它進獻於公的住處。因此魏時有《 捍虎圖》 。水又流經平城西側城內,此城為魏泰常七年(422 )所建。西邊城郭外有郊天壇,天壇東邊有郊天碑,是建興四年(316 )所立。水又往南轉彎流經平城縣舊城南面。《 史記》 說:漢高祖先到平城。《 史記音義》 說:平城縣屬雁門郡,就指此縣。王莽時稱為平順。魏天興二年(399 ) ,遷都到這裡。太和十六年( 492 ) ,拆掉安昌等幾座宮殿,興建太極殿、東西堂以及朝堂,兩邊建象魏、乾元、中陽、端門、東西二掖門、雲龍、神虎、中華等門,門上都配置瞭望樓。東堂東邊與太和殿相連線,殿東的石階下有一塊石碑,是太和年間(477 一499 )所立,以洛陽八風谷的黑石琢成。太和殿東北面和紫宮寺相接,南對承賢門,門南就是皇信堂。皇信堂四周,繪有古代聖人、忠臣、烈士的肖像,旁邊有題記,是辯章郎彭城張僧達、樂安蔣少游的手筆。皇信堂南面與白台相對,這座台又高又大,台基四周砌了牆壁,有閣道從裡面上登,國家的圖冊和秘藏典籍,都存放在下面。白台的西面就是朱明閣,是值班的官員出入所經過的地方。水從御街兩側往南流經蓬台西面。魏神端三年(41 的又建白樓,這座樓很高,上面還建有觀榭,里外都測著白石粉,在陽光的照耀下,赤白分明,因此世人叫幾它白樓。後來在樓上放置大鼓,早晚定時擊鼓,作為城門和街坊諸門開關的信號,叫戒晨鼓。這條水又往南流經皇舅寺西面,這是太師昌黎王馮晉國所建,寺旁有五層佛塔,塔上佛像都用青石雕成,再用金銀寶石裝飾,色彩絢麗,閃閃發光。又往南流經永寧七層寶塔西面,寶塔建造得十分精美,工藝天下無雙。水又往南遠遠流到郊外,路旁水濱綠柳成蔭,柔枝拂水,人們競相開渠引水,灌溉田園,到處布滿了長塘曲池,真是說也說不完。另一條往南流經白登山西面。服虔說:白登是台名,距平城七里。如淳說:白登是平城旁邊的高城,高大有如丘陵。現在平城東十七里有台,就是白登台。白登台南面與一座山岡相望,就是白登山。所以《 漢書》 說,高祖到了平城,登上白登山,這就是他被匈奴圍困的地方。孫暢之《 述畫》 說:漢高祖被圍七天,陳平派畫工畫了美女像,送給冒頓的皇后,皇后怕冒頓戰勝了漢,自己必然失寵,因此勸說冒頓,解了平城之圍。水又流經寧先宮東面,這是獻文帝做了太上皇時居住的故宮。故宮東邊,下面有兩根石柱,是後趙石虎鄴城東門的石橋柱。按柱上刻的字,這是後趙建武年間(335 一348 )所造,因石柱製作精緻美妙,才搬移到這裡來的。我任尚書祠部時,與宜都王穆黑在北郊祭拜,曾親眼看到過。柱側雕刻雲朵,上有蟠龍,氣勢磅礴,確實精巧,但與《 子丹碑》 相比卻差得遠了。水又往南流經平城縣老城東西,這是司州代尹的治所。遷都洛陽後,把司州改為恆州。左岸有大道壇廟,這是始光二年( 425 ) ,少室道士寇謙之倡議修建的。還有其他諸岳的廟碑,也都是他所立,並親筆題字。大道壇廟石階有三層,四周圍以欄檻,上層石階之上,用木頭做成圓形底基,一根根相抵支撐著,上面用木板鋪砌,四角欄檻與石階相連。上呈圓形,格式與明堂相似,小室有四門,室內有神座,神座的右邊陳設玉馨。皇帝親自來到靈壇上接受天書,尊寇謙之為天師。寇謙之宣揚道教,舉行儀式,當時很受尊重。壇的東北面,從前有靜輪宮,是魏神康四年(431 )建造,可與柏梁台媲關。台榭十分高大寬廣,高聳雲霄,就像要招引天上的神仙,遠離塵世的紛擾。到太平真君十一年(450 ) ,又把它拆毀了。事物就是不停地變化著的,白登山上的宮殿接著也廢紀了。右岸有三層佛塔,佛像及佛座都由石頭雕刻而成。裝飾製作極為富麗,也是盡美盡美的。東邊城外,太和年間(477 一499 ) ,太監宕昌公鉗耳慶時在東郊水濱建造佛寺,佛寺的椽瓦棟樑,台基石壁、欄桿石階,莊嚴的神像,以及坐椅門帳等物,全用青石雕成。雕飾的圖案相當精美,所遺憾的是四壁石塊拼合得很草率,不夠緊密。庭院中有抵沮碑,碑題用大篆書寫,寫得也不好。但京城帝都,佛法盛行,壯麗的寶塔,聳峙相望,佛法東傳,這樣的建築也是上流的了。水從北苑南流而出,從京城內穿過。太和十年(486 ) ,兩岸水濱都砌了石塊。兩邊堤塘上的雜樹,枝葉交錯。城南筑了兩座石橋,橫跨在河上。水又往南從御田和藥圃西面、明堂東面流過。明堂上圓下方,四周有十二堂九室,不再在四角建造角屋。室外柱內的天花板下,裝有鏇轉的機輪,裝飾成淡青色,仰望就像天空一樣,上面畫著北道的星座,以象徵天空。每月隨著北斗星斗柄所指的位置而鏇轉,與天象相對應,這與古制不同。明堂上面高築靈台,下面引水建成天子所設的大學― 辟雍。水邊用石塊砌成堤塘,這些都是太和時期所建,是以古代的規制為依據的。如渾水又南流,與武州川水匯合。武州川水發源於武州縣西南的山下,兩個源頭從兩邊流來,都是同出於一山,流向東北,匯合成一條河,往北流經武州縣老城西南,就是王莽時的桓州。又往東北流,右岸匯合黃水。黃水發源於西面的黃阜山下,往東北流,有聖山之水注入。聖山之水發源於西山,東流注入黃水。黃水又往東流,注入武州川水。又往東流經故亭北面,在右邊與火山西溪水匯合。西溪水發源於火山,往西北流,山上有火井,南北長六七十步,寬度略小一尺左右,源頭深不見底,熱氣騰騰,經常發出隱隱的輕雷聲,將草放進去燒,即刻就會冒煙起火。東方朔《 神異傳》 說:南方有火山,長四十里,寬四五里,山中長遍不會燒成灰的樹木,晝夜燃燒不息,即使括大風下大雨,也不熄滅,火中有一種鼠,重百斤,毛呈白色,長二尺余,如絲一般細。這種鼠經常出外、如果追上去用水澆它,即刻就會死掉。用鼠毛織成布,叫火烷布。這座山也是這一類吧,但草木卻不會燃燒。這座山因為火從地中噴出,因此,又名熒台。火井以東五六尺有湯井,大小與火井相似,熱勢也相同,將草放進去,卻不會燃燒,只是全都濕渡渡的沾滿了露珠,因此民間取名為湯井。井東有火井祠,每年要按時到那裡去祭祀。湯井以北一百多步,有東西谷,寬十幾步。南面的懸崖下,有一個風洞,洞口的大小僅容一人進出,深不可測,洞中常有瑟瑟的微風,即使在三伏盛暑,也要穿上皮襖,寒氣逼人,片刻也不能停留。山上有小鴉,形狀很像烏鴉,鳴聲也與烏鴉相同,給青的毛色,閃閃有光。嘴紅如丹砂,非常可愛。這種小鳥生性馴良,人很容易接近,常被小孩捉住。這種小鴉叫紅嘴烏,又叫阿雛烏。按《 小爾雅》 ,毛色純黑能夠反哺的,叫慈烏;體小、腹下白色、不會反哺的,叫作雅烏;白頸而群飛的,叫燕烏;大而白頸的,叫蒼烏。《 爾雅》 說:驀斯,就是鴨居。孫炎說:鴨居,是楚國境內的烏鴉。鍵為舍人則把它叫做壁居。《 說文》 叫作雅。雅是楚國的烏鴉。《 莊子》 說:雅就是賈。馬融也說:賈,就是烏鴉。又據《 瑞應圖》 ,有三足烏、赤烏、白烏等名,卻沒有記載這種烏鴉。因此我特地記下這種特別的烏鴉。在恆山以北一帶,才有這種烏鴉。西溪水又往東北流,注入武州川水。武州川水又往東南流,水邊有石砌的精舍和幾個石窟,是尼姑居住的地方。武州川水又向東轉彎,流經靈岩南面。那裡開山鑿石,依著岩壁建造石室,鑿成的佛像莊嚴高大,為世間所少見。又依山臨水建起一座座殿堂,和寺院相望。林中的水潭,明淨如鏡,滿眼是一片清新盯景象。川水又往東南流出山間。《 魏土地記》 說:平城以西三十里,有武州塞口。川水從山口分支往東流入林苑,注入園內的水池中。苑內有洛陽殿,殿北有宮館。有一條水從支渠南流,往東南流出,火山水注入。火山水發源於火山東溪,往東北流出山間,山上有石炭,燒著後和木炭一樣熱。水又東流,注入武州川。川水流經平城縣南面,東流注入如渾水。如渾水又往南流經班氏縣老城東面,就是王莽時的班副。闡驅《 十三州志》 說:班氏縣在郡治西南一百里,北方人俗稱去留城。如渾水又往東南流,注入漯水。漯水又往東流經平邑縣老城南面。趙獻侯十三年(前411 )在平邑築城。.《 地理志》 以為平邑屬代郡,王莽時稱為平胡。《 十三州志》 說:縣城在高柳以南一百八十里,北方人俗稱醜寅城。漯水又往東流經沙陵南面。、沙陵是魏時的銀礦,同曹操在鄴都所定機構相似。漯水又往東流經標氏縣老城北面,王莽時更名標聚。《 十三州志》 說:標氏縣在高柳以南一百三十里,俗稱苦力干城。漯水又往東流經道人縣老城南面。《 地理志》 說:道人就是王莽時的道仁。《 地理風俗記》 說:開始築城時,有仙人來這裡嬉遊,城就因此得名。現在城北有個深潭,潭水平靜不流,因此俗稱平湖。《 十三州志》 說:道人城在高柳東北八十里,不知是否如,此。漯水又往東流經陽原縣老城南面。《 地理志》 以為陽原縣是代郡的屬縣,北方人俗稱比那州城。漯水又往東流,安陽水注入。安陽水發源於陽原縣東北的一個水潭,北方人俗稱太拔回水,水從潭中往東南流,注入漯水。漯水又往東流經東安陽縣老城北面,趙惠文王三年(前296 ) ,主父武靈王封長子章為代郡安陽君,東安陽就是章的封邑,王莽時叫竟安。《 地理風俗記》 說:五原有西安陽,因此,這裡加東字叫東安陽。漯水又往東流經昌平縣,溫水注入。溫水發源於南墳下,三個源頭齊發,匯合南流,往東北注入漯水。漯水又往東流經昌平縣老城北面,就是王莽時的長昌。從前牽招任魏鮮卑校尉時,就屯駐在這裡。漯水又往東北流,經桑乾縣老城西面,又轉彎流過城北,• 王莽時改名為安德。《 魏土地記》 說:代城以北九十里,有桑乾城,從城西渡過桑乾水,離城十里有溫泉;治病很有功效。《 水經》 說漯水流過桑乾縣南,不對,這裡弄錯了。魏任城王曹彰在建安二十三年(218 )討伐烏丸,進入琢郡,向北追擊到桑乾,就是這個地方。漯水文東流,有祁夷水注入。祁夷水發源於平舒縣,往東流經平舒縣老城南面的沼澤中。《 史記》 載,趙孝成王十九年(前247 ) ,以汾門來交換燕國的平舒。徐廣說:平舒縣在代郡,王莽改名為平葆。東漢世祖建武七年(31 ) ,把這地方封給揚武將軍馬成,立為侯國。祁夷水接納了許多泉水,匯合成一條水。《 魏土地記》 說:代城以西九十里有平舒城,西南五里是代水的發源地,往東北流。其實這就是祁夷水,說它代水是不對的。祁夷水又往東北流經蘭亭南面,又往東北流經石門關北面,水的故道是從中山老關通過的。祁夷水又往東北流,水邊有舊池,按《 魏土地記》 說:代城西南三十里有代王魚池,池的西北面有代王台,東距代城四十里。祁夷水又往東北流,匯合了飛狐谷水,廣野君說堵住飛狐口,指的就是這裡。蘇林根據哪食其的說法,以為飛狐谷在上黨,其實不對。如淳說飛狐谷在代城,這才是正確的。晉建興年間(3 13 一317 ) ,劉現從代城經飛狐口,直奔安次,走的就是這條路線。《 魏土地記》 說:代城以南四十里有飛狐關,關水往西北流經南舍亭西面,又流經句瑣亭西面,往西北注入祁夷水。祁夷水又往東北流經代城西面。盧植說:初築代城時,築城的夾板和橫木一夜之間竟自動移到舊代城西南五十里的大澤中,形成城牆自衛,並以蘆葦結成九座城門,於是就在這裡建設治所。新城呈圓形,不像一般的城那祥方正,繞城一周四十七里,開了九座城門,將老城改名為東城。趙國滅了代國。漢時封孝文帝為代王。梅福在啟奏皇帝議事時說:代谷這地方,可說是谷中之地:南有恆山,北有長城,東是上谷,西是代郡。說的就是這地方。王莽時改名為厭狄亭。《 魏土地記》 說:城內有兩道泉水,一道流出西門,一道流出北門,兩道泉水都往北注入代水。祁夷水又往東北流,有熱水注入。熱水發源於續羅澤,澤旁有熱水亭。水往東北流,注入祁夷水。祁夷水又往東北流,有谷水注入。谷水發源於昌平縣老城南面,又往東北注入祁夷水。祁夷水在右邊匯合了逆水。逆水發源於將城東面,往西北流經將城北面。將城在代城東北十五里,可能就是東代,但還留傳著將城的名稱。盧植說:此城剛剛築成,築城的夾板和橫木就自動搬移了。應劫說:此城移向西南,離老代城五十里,因此稱代城為東城。這或許是傳抄時寫顛倒了的緣故,令人懷疑,但卻無法辨明。逆水又西流,注入祁夷水,水以逆為名,是因為它西流的緣故。祁夷水往東北流經青牛淵,水從青牛淵的東面注入。老年人說:有一條潛伏在淵中的龍,曾在這裡水邊出現過,形狀類似青牛,水潭就因此得名。潭水深不可測,四周長有許多荷藕。祁夷水又北流,從一座老城西南流過,往西五十里就是代城,這又使人懷疑就是代郡的東城了,但也搞不清楚。祁夷水又流經昌平郡東面,昌平郡在魏太和年間(477 ? 499 )設定,西南離老城六十里。水又北流,有連水注入毛連水發源於雄督縣東部,往西北流經雄督縣老城南面,又往西流經廣昌城南面。《 魏土地記》 說:代城以南二百里有廣昌城,南通大嶺。其實不是如此。《 十三州記》 說:平舒城東面九十里有廣平城,可能就是此城。但從地名孕實地情況來看,又似乎不像。祁夷水又往西流,經王莽城南面,又西流,有到刺山水注入。到刺山水發源於到刺山西面,山勢高峻,沒有人能攀上山頂。《 魏土地記》 說:代城東五十里有到刺山,山上生有優質大黃。到刺山水往北流經一個老亭東面,城北有石人,因此俗稱石人城。到刺山水往西北流注入連水。連水又往北流經當城縣老城西面。漢高祖十二年(前195 ) ,周勃平定代國,在當城殺了陳稀,指的就是這裡。應劫說:當著桓都山築城,因此叫當城。連水又流經老代城東面,往西北流注入祁夷水。祁夷水西岸有隨山,山上有神廟,叫女郎祠,是當地民間所奉的祠廟。祁夷水又往北流經桑乾老城東面,北流注入漯水。《 地理志》 說:祁夷水發源於平舒縣北面,到桑乾注入漫水。漯水又經東北流經石山水口。石山水發源於南山,往北流經空侯城東面。《 魏土地記》 說:代城東北九十里有空侯城。石山水又往東北流,注入漯水。漯水又往東流經潘縣老城北面,東流匯合協陽關水。協陽關水發源於協溪。《 魏土地記》 說:下洛城西南九十里有協陽關,關道西通代郡。協陽水往東北流經筍頭山。闡胭說:異頭山在潘城南面,指的就是此山。協陽水又往北流經潘縣老城,向左流匯合潘泉舊水道,舊水道從前在潘城內與潘泉相接,有人說,潘城就是舜時的京都。《 魏土地記》 說:下洛城西南四十里有潘城,潘城西北三里有歷山,山上有虞舜廟。《 十三州記》 說:廣平城東北一百一十里有潘縣。《 地理志汽說:王莽時改名為樹武。潘泉縱向寬十幾步,東流出城,然後注入協陽關水,雨大就流通,旱天就斷流,只留一窪可以洗滌的泉水而已。關水又向東北流,注入漯水。漯水又往東流經雍洛城南面。《 魏土地記》 說:下洛城西南二十里,有雍洛城,桑乾水在城南往東流。漯水又往東流經下洛縣老城南面,下洛就是王莽時的下忠,也是魏時燕州的廣寧縣,廣寧郡治所就設在這裡。《 魏土地記》 說:離平城五十里,城南二百步有堯廟。漯水又往東流經高邑亭北面,又往東流經三台北面,又往東流經無鄉城北面。《 地理風俗記》 說,燕語稱毛為無。現在已改為宜鄉了。漯水又東流,有溫泉水注入,溫泉水上源在橋山下承接溫泉。《 魏土地記》 說:下洛城東南四十里有橋山,山下有溫泉,泉上有祭堂。華麗的屋宇,伸出飛檐蔭蔽著水濱,石池中的泉水,不停地翻滾,無論炎夏寒冬,泉水溫熱不變,能治百病。因此,到這裡來的人川流不息。池水北流,注入漯水。漯水又東流,向左流到於延水口,於延水發源於塞外柔玄鎮以西、長川城以南的小山。《 山海經》 說:梁渠之山,山上不長草木,但有許多金玉,惰水發源在這裡。惰水往東南流經且如縣老城南面。應韻說:當城西北四十里有且如城,是個老縣城。姑且不去管城的別稱和地名的變更,但考察城郭的地理位置,距離卻太遠了。《 地理志》 說:這是中部都尉治。於延水發源於該縣以北的塞外,就是惰水。惰水又往東南流經馬城縣老城北面。《 地理志》 說:這是東部都尉治。《 十三州志》 說:馬城在高柳以東二百四十里。俗稱情水為河頭,河頭髮源於戎人地區,不過是地方上的變名罷了。又往東流經零丁城南,在右邊匯合延鄉水。延鄉水發源於該縣西山,往東流經延陵縣老城北面。《 地理風俗記》 說:當城西北有延陵鄉,是老縣治、民間稱為琦城。延鄉水又往東流經羅亭,又往東流經馬城南面,又往東流注入惰水。情水又往東南流,在大寧郡北向右流,注入雁門水。《 山海經》 說:雁門之水,發源於雁門之山,雁群就從山門飛出。雁門在高柳北面,高柳在代中。雁門山重巒疊嶂,高入雲霞,連綿的山脈隱隱約約,向東延伸到塞外的遼東。雁門水往東南流經高柳縣老城北邊,這就是從前代郡的郡治。秦始皇二十三年(前224 )俘虜了趙王,就把趙國改設為郡。王莽時稱厭狄。建武十九年(43 ) ,世祖把這地方封給代國宰相堪,立為侯國,過去牽招就在這裡殺掉韓忠。此城在平城東南六七十里,對代城來說是在西北面。雁門水又往東南流,轉彎流過一座老城,老城背靠山岡,面對沼澤,北方人俗稱叱險城。雁門水又往東南流,折向東北,積成一片湖盪。湖形斜長而不方正,東北向長約二十多里,寬十五里,蘆葦叢生。有敦水注入。敦水發源於西北少鹹山南麓,往東流經參合縣老城南。《 地理風俗記》 說:道人城以北五十里有參合鄉,從前是縣。敦水又東流,有法水注入。諧水發源於東阜山下,往西北流經老城北面,民間稱為和堆城。又北流,匯合敦水,往東北亂流,注入雁門水。因此《 山海經》 說:敦水發源於少鹹之山,東流注入雁門之水。郭景純說:雁門水發源於雁門山,說的就是這條水。雁門水又往東北流進陽門山,稱為陽門水,與神泉水匯合。神泉水發源於葦壁山北麓,水很靈驗。碰到濃雲密布,卻不降雨,久旱無雨的時候,人們常來求雨。神泉水有兩條,人們稱為比連泉。一條往東北流經一座老城東面,人們稱為石虎城,往東北流,注入陽門水。又往東流經三會亭北面,又往東流,經西伺道城北面,又往東流,托台谷水注入。托台谷水上流在葦壁北面承接神泉,往東流經陽門山南的托台谷,稱為托台水。這條水匯合了山泉小溪,波滔滾滾地向東流去,中間行人要經過十多個渡日,往東流經三會亭南面,又往東流經托台亭北面,又往東北流,經馬頭亭北面,往東北注入雁門水。雁門水又往東流,經大寧郡北面。大寧郡是魏太和年間所置。有情水注入。《 山海經》 所說的情水東流注入雁門水,就指這條水。《 地理志》 有於延水,而沒有雁門水、惰水等名;《 山海經》 有雁門水的名目,而沒有述及於延河。自大寧郡以下,這條水也就通稱於延水了。水邊有桑林,因此,當時人們也把它稱為縈桑河。這是因為北方很少有桑,看到這裡有這么多的桑樹,因而就以縈桑為水名了。於延水又往東流經岡城南面。據《 史記》 載,蔡澤是燕國人,因病辭去相位,被秦國封為岡成君。這裡可能就是蔡澤的封邑,人們稱為武岡城。於延水又東流,向左流與寧川水匯合。寧川水發源於西北,往東南流經小寧縣老城西面,往東南流,注入於延水。於延水又往東流經小寧縣老城南面,這就是《 地理志》 所說的寧縣,是西部都尉治所,王莽時稱為博康。《 魏土地記》 說:大寧城以西二十里有小寧城。過去本城人班丘仲家住水濱,在寧城一帶賣藥,活到一百多歲,人們都以為他很長壽,後來在一次地震中房屋倒塌,班丘仲和鄰居兀十家都被壓死了。有個鄉民將他的屍體丟到於延水中,拿了他的藥去賣。班丘仲穿著皮衣跟上來責問他,那人嚇壞了,叩頭哀求寬恕。班丘仲說:我並不恨你,只是特地要讓人們知道我罷了。我去了里後來他做了夫余王的使者來到寧城,這一帶人稱他為滴仙。於延水又東流,有黑城川水注入。這條水有三個源頭,發源於黑土城的西北,三源合為一流,往東南流經黑土城西面,又往東南流經大寧縣西邊,往南注入延河。延河又往東流,經大寧縣老城南面。《 地理志》 說:大寧就是廣寧,王莽時叫廣康。《 魏土地記》 說:下洛城西北一百三十里有大寧城。於延水又往東南流經茹縣老城北面,就是王莽時的毀武,世人稱為如口城。《 魏土地記》 說:如口城在鳴雞山以西十里,南面有一條大路,西面直達寧川。於延水又往東南流經鳴雞山西面。《 魏土地記》 說:下洛城東北三十里有延河,往東流,北有鳴雞山。《 史記》 說:趙襄子在夏屋殺掉代王,吞併了他的國土。襄子派人到代城接回自己的姐姐。他的姐姐是代王的夫人,她到了這裡,說道:代國已經滅亡了,我到哪裡去呢?就拔下頭上的替子在山石上磨利自殺了。代國百姓同情她,在這裡為她立祠,因此把這座山叫磨筍山。每夜有成群的野雞在祠廟上鳴叫,所以又稱鳴雞山。《 魏土地記》 說:代城東南二十五里有馬頭山,山邊有鐘乳石溶洞。趙襄子殺害了代王,派人接回姐姐。他的姐姐是代王的夫人。夫人說:為了弟弟而怠慢丈夫,是不仁;為了丈夫而怨恨弟弟,是不義。於是就磨替自殺了。派去的使者也自殺了。老百姓同情她,就在山邊為她立廟,因此名為磨筍之山。不知哪一種說法正確。於延水又往南流經且居縣老城南面,就是王莽時的久居。於延水往東南流,注入漯水。《 地理志》 說:於延水東流到廣寧才注入沽水,這是弄錯了。

又往東流過泳鹿縣北面,

琢水發源於琢鹿山,世人稱為張公泉,往東北流經琢鹿縣老城南面,就是王莽時的柿陸。黃帝與蛋尤在琢鹿的郊野交戰,黃帝戰敗童尤後,將他的百姓安置在琢鹿的山邊,說的就是這裡。琢水又往東北流,與阪泉匯合,這條水發源於縣內的東泉。《 魏土地記》 說:下洛城東南六十里,有琢鹿城,城東一里有阪泉,泉上有黃帝祠。晉《 太康地理記》 說:阪泉也是地名。泉水往東北流,與蛋尤泉匯合。蛋尤泉出自蛋尤城,東面沒有城牆。《 魏土地記》 說:琢鹿城東南六里有蛋尤城,泉水很深,但不外流,大雨連綿,泉水滿溢就注入阪泉,往東北亂流注入琢水。琢水又往東流經平原郡南面,魏時將平原居民遷過來安頓在這裡,所以設立僑郡,用來收留流民雜戶。琢水又往東北流經柞亭北面,往東北注入深水。也有說琢水分支流入匈奴的叫琢邪水的,但地理情況有隱有顯,很難搞清楚,這就不知道了。豫水又往東南流,在左邊匯合清夷水,又稱滄河。清夷水發源於長亭南面,往西流經北城村老城北面,又往西北流,有平鄉川水注入。平鄉川水發源於平鄉亭西面,往西北流,注入清夷水。清夷水又往西北流經陰莫亭,亭在居庸縣以南十里。清夷水又往西流,匯合了牧牛山水。《 魏土地記》 說:在沮陽城東面八十里有牧牛山,山下有九十九泉,這就是滄河的源頭。牧牛山在居庸縣城東北三十里,山上有道武皇帝廟。老年人說,山下也有許多泉眼同時並涌而出,有一頭毛色斑駁的神牛,下山喝乾了泉水,山也因此得名。現在山下流出的九十九泉匯成一溪,往西南流,有谷水與浮圖溝水注入。這兩條水都發源於夷輿縣老城的西南面,王莽時稱為朔調亭。兩水都經西南流,注入滄水。滄水又往西南流,在右邊匯合地裂溝。據老人說,晉時發生地裂,這裡就形成了溝壑。有一條小溪,俗稱分界水,往南流入滄河。滄河又往西流經居庸縣老城南面,那就是魏時的上谷郡治。從前劉虞攻打公孫攢不能取勝,向北撤退堅守此城,為公孫攢所擒。滄河到這裡又匯合了粟水,粟水發源於居庸縣境,縣城西面瀕水,又轉彎流經縣南,往南注入滄河。滄河又西流,向右流與陽溝水匯合。陽溝水發源於居庸縣東北面,往西南流經居庸縣老城北面,往西流經大翩山和小翩山南面。高聳的峰巒攔住飛雲;層沓的丘陵,隔斷朝霧,這兩座高峰風姿秀麗,凌駕於群峰之上。郡人王次仲,年少時就胸懷大志,到了二十來歲,將蒼領的古文字改為現今的隸書。秦始皇時,政務繁忙,因為王次仲所改的文字簡易,便於書寫,以為他是個奇才,下令召他入朝。然而接連召了三次他都不去。王次仲遵循著真性,懷藏著道心,研究數術到了最完美的境地。秦始皇對次仲的不恭非常惱怒,下令用囚車押送他前來。囚車剛剛上路,王次仲便化作一隻大鳥奮飛而去。他掉下兩片羽毛,落在這座山上,所以山峰就有大翩、小翩的名字了。《 魏土地記》 說:沮陽城東北六十里有大翩山和小翩山,山上的神抵叫大翩神,神廟以東有溫湯水口。這座山在居庸縣西北二十里,山峰高達四十里,山上的廟就是王次仲廟。山的右面有溫泉,可治百病,湧出溫泉的山麓,俗稱土亭山。這裡要比其他各地的溫泉加倍燙熱,把腳踏進去便會燙爛。治病的人必須先把泉水引到別處,待稍涼後再用。說溫泉在大翩山以東是弄錯了。溫泉水往東南流,在左邊匯合了陽溝水,往南亂流注入滄河。滄河的左邊有清夷水口。《 魏土地記》 說:牧牛泉往西流,與清夷水匯合。自此以下兩水可以互相通稱。清夷水又西流,靈亭水注入。靈亭水來自馬蘭西澤,許多山泉匯集到西澤中來,澤中的水形成溝渠流出。渠水又在左邊與馬蘭溪水匯合。這條水發源於馬蘭城,扒北背山,依著山彎,靠近小溪,城內居民飲用的水全是來自溪中。溪水從城南流出,往東南注入澤水。澤水又往南流經靈亭北面,又轉彎流經靈亭東面,王次仲就在這裡落下鳥毛,所以這座亭有靈亭之稱。馬蘭溪水又南流,注入清夷水。清夷水又西流,與泉溝水匯合,泉溝水來自川南平地,往北注入清夷水。清夷水又往西南流,匯合了桓公泉。齊桓公稱霸時,曾北伐山戎,西征時又途經孤竹,停車從崎嶇險阻的山徑登上卑耳山最西的山峰,所以水就得到這個名字。桓公泉發源於沮陽縣以東,往西北流入清夷水。清夷水又往西流經沮陽縣老城北面,秦時的上谷郡,治所就設在這裡,王莽時改都名為朔調,縣名為沮陰。闡胭說:琢鹿縣東北到上谷城六十里。《 魏土地記》 說:城北有清夷水,往西流。這條水又轉彎流過城邊,往西南流注入漯水。漯水南流到馬隆山,又叫落馬洪。

又往東南流出山間,漯水又南流出山,瀑布從高崖飛流直下,注入深壑,轟鳴的急流下瀉十幾丈,稱為落馬洪,也和孟門這樣的險流差不多。漯水從南邊出山後,叫清泉河,民間也稱千水,其實不對。漯水又往東南流經良鄉縣北面,流過梁山南面,高梁水就從這裡流出。流過廣陽郡薊縣北面,

漯水又往東流經廣陽縣老城北面,謝承《 後漢書》 說:光武帝與姚期從薊縣出發到廣陽,想往南邊去,指的就是此城,叫小廣陽。漫水又往東北流經薊縣老城南面。《 魏土地記》 說:薊城以南七里有清泉河,河水並不流過城北,《 水經》 弄錯了。從前周武王將薊分封給堯的後裔,現在城內西北角有薊丘,就是按丘名來取城名的,正像魯國的曲阜,齊國的營丘一樣。這裡就是周武王封給召公的諸侯國。秦始皇二十三年(前224 )滅了燕國,設立廣陽郡;漢高祖把這地方封給盧給,號為燕王,改名為燕國;王莽時改為廣有,縣名叫代戎。城內有萬載宮、光明殿,東掖門下面,是從前慕容俊設立銅馬像的地方。過去慕容魔有一匹駿馬,毛色紅白相間,相貌奇特有神力。到光壽元年(357 ) ,已有四十九歲了,但奔跑起來仍不減當年。慕容俊把它看成奇物,比作鮑宣的騁馬,下令為它鑄造銅像,並親自寫了讚詞,刻在旁邊,可是銅像鑄成,馬卻死了。大城東門內道路左邊,有魏徵北將軍建成鄉景侯劉靖碑。晉時司隸校尉王密上表,稱頌劉靖有功於人民,應立祠供奉,於是在元康四年(294 )九月二十日刻石立碑,揚名於後世。漯水又東流,與洗馬溝水匯合,洗馬溝水上流承接薊水,往西注入大湖。大湖有兩條水源,都出自薊縣西北面的平地,泉水流積形成西湖,湖東西寬二里,南北長三里,是燕國的古池。湖中綠水澄碧,輕波蕩漾,登亭望遠,也是遊覽觀光的好去處。湖水往東流出稱洗馬溝,沿著南門城邊往東流注,從前姚期騎馬奮戟驅趕聚觀的百姓,就在這地方。洗馬溝又往東流,注入漯水。漯水又往東流經燕王陵南面。陵墓有條暗道,向西北通到薊城外。景明年間 ( 500 一503 ) ,建造佛寺及佛塔,挖地基時發現了這條暗道。這裡是王府的禁地,沒人會來尋找。暗道通向薊城西北的大陵,這是兩座墳墓。墓基龐大堅固,至今還很高大,竟不知是哪一位帝王的陵墓。漯水又往東南流,有高梁之水注入,高梁之水發源於薊城西北平地,泉水往東流經燕王陵北面,又往東流經薊城北面,又往東南流。《 魏土地記》 說:薊城東面十里有高梁之水。高梁之水又往東南流,注入漯水。

又往東流到漁陽郡雍奴縣西面,注人筒溝。

漢光武建武二年(26 ) ,封穎川太守寇峋為雍奴侯。魏國派遣張合隊樂進圍攻雍奴,指的就是此城。筒溝是潞水的別名。《 魏土地記》 說:清泉河上流承接桑乾河,往東流與潞河匯合。漯水往東流入漁陽,到處分流四散,因此俗諺說:高梁水沒有上源,清泉河沒有下流。因為高梁水流小淺,只夠流通,憑著涓涓的細流才形成田間的溝渠。清泉水流到潞縣,分流四散,水流更細,以至找都找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