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卷十六·和詩當和意

作者:洪邁

古人酬和詩,必答其來意,非若今人為次韻所局也。以《文選》所編何劭、張華、盧諶、劉琨、二陸、三謝諸人贈答,可知已。唐人尤多,不可具載。姑取杜集數篇,略紀於此。高適寄杜公云:“愧爾東西南北人。”杜則云:“東西南北更堪論。”高又有詩云:“草《玄》今已畢,此外更何言?”杜則云:“草《玄》吾豈敢,賦或似相如。”嚴武寄杜云:“興發會能馳駿馬,終須重到使君灘。”杜則云:“枉沐旌麾出城府,草茅無徑欲教鋤。”杜公寄嚴詩云:“何路出巴山”,“重岸細菊班,遙知簇鞍馬,回首白雲間。”嚴答云:“臥向巴山落月時”,“籬外黃花菊對誰,跂馬望君非一度。”杜送韋迢云:“洞庭無過雁,書疏莫相忘。”迢云:“相憶無南雁,何時有報章?”杜又云:“雖無南去雁,看取北來魚。”郭愛寄杜云:“春興不知凡幾首?”杜答云:“藥裹關心詩總廢。”皆如鐘磬在簴,叩之則應,往來反覆,於是乎有餘味矣。

譯文

古人聯稱歌,必定要答其來意,不象當今的人在和時拘泥於原詩用韻的次序。從《 文選》中所編的何劭、張華、盧諶、劉琨、二陸(指陸機,兄東)、三謝(指南朝的謝靈運、謝惠連、謝跳)等人的贈答,就可清楚地看到這一點。唐人的例子尤其多,無法一一具載,這裡姑且從杜甫集中選取幾首,略紀於此。高適寄給杜甫的詩說:‘愧爾東西南北人。”杜則說:“東西南北更堪論。”高又有詩說:“草《玄》今已畢,此外更何言?”杜則說:“草《 玄》 吾豈敢,賦或似相如。”嚴武寄給杜甫的詩說:“興發會能馳駿馬,終須重到使君灘。”杜則回答:“枉沐旌麾出城府,草茅無徑欲教鋤。”杜甫寄給嚴武的詩說:“何路出巴山”, “重岸細菊班,遙知簇鞍馬,回首白雲間。”嚴的答詩說:“臥向巴山落月時”, “籬外黃花菊對誰,跂馬望君非一度。”杜甫送韋迢的詩說:“洞庭無過雁,書疏莫相忘。”韋迢的答詩說:“相憶無南雁,何時有報章?”杜甫又說:“雖無南去雁,看取北來魚。”郭受寄給杜甫的詩說:“春興不知凡幾首?”杜答說:“藥裹關心詩總廢。”這些詩都鏗鏘有力,如柑在鍾磐之上,叩之則應,往來反覆,因而餘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