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經法·論

作者:佚名

人主者,天地之□也,號令之所出也,□□之命也。不尊天則失其神,不重地則失其根,不順(四時之度)而民疾。不處外內之立(位),不應動靜之化,則事窘於內,而舉窘於外。(八)正皆失。□□□□□□□□□(重地)則得其根。順四(時之度),□□□而民□□疾,□外□□□□□□□□□(事)得於內,而得舉於外。八正不失,則與天地總矣。天執一明(三定)二,建八正,行七法,然後□□□□□□之中無不□□矣。岐()行喙息,扇蜚(飛)()動。無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不失其常者。天之一也。地執一以明三。日信出信入,南北有極,(度之稽也。月信生信)死進退有常,數之稽也。列星有數,而不失其行,信之稽也。天明三以定二,則壹晦壹明,□□□□□□□□(天)定二以建八正,則四時有度,動靜有立(位),而外內有處。天建□□□□□明以正者,天之道也。適者,天度也。信者,天之期也。極而(反)者,天之生(性)也,必者,天之命也。□□□□□□□□□者,天之所以為物命也。此之胃(謂)七法。七法各當其名,胃(謂)之物。物各□□□□胃(謂)之理。理之所在,胃(謂)之□。物有不合於道者,胃(謂)之失理。失理之所在,胃(謂)之逆。逆順各自命也,則存亡興壞可知。□□□□□生慧,慧則正,(正)則靜,靜則平,平則寧,寧則素,素則精,精則神。神之□,(見)知不惑。帝王者,知此道也。是以守天地之極,與天俱見,盡□□四極之中,執六枋(柄)以令天下,審三名以為萬事□,察逆順以觀於(霸)主危亡之理,知虛實動靜之所為,達於名實□應,盡知請(情)偽而不惑,然後帝王之道成。六枋(柄):一曰觀,二曰論,三曰僮(動),四曰轉,五曰變,六曰化。觀則知生死之國,論則知存亡興壞之所在,動則能破強興弱,轉則不失諱(諱)非之□,變則伐死養生,化則能明德徐(除)害。六枋(柄)備則王矣。三名:亦曰正名,一曰立而偃,二曰倚名法而亂,三曰強主滅而無名。三名察則事有應矣。動靜不時,種樹失地不宜,□□地之道逆矣。臣不親共主,下不親其上,百族不親其事,則內理逆矣。逆之所在。胃(謂)之死國,伐之。反此之胃(謂)順之所在,胃(謂)之生國,生國養之。逆順有理,則請(情)偽密矣。實者視(示)(人)虛,不足者視(示)人有餘。以其有事起之則天下聽。以其無事安之則天下靜。名實必相應則定,名實必相應則靜。勿(物)自正也,名自命也,事自定也。三名察則盡知請(情)偽而(不)惑矣。有國將昌,當罪先亡。

譯文

君主取法天地之道,制定各項政策律令,使人民得以安身立命。如果不取法天道就會失去神佑,不尊重地道就會失去根本,違逆四時節候就會有怨恨。不能區分事物處於適度之內還是處於適度之外,不能順應訊息盈虛進退出入的變化,便與天地之道乖舛了。倘若取法天地就會得到神助,尊崇地道就有了立國的保證,遵循四時節候人民就不會有怨恨。辨明了事物的適度與非適度界線,順應盈虛進退出入的自然變化規律,那么政令就可以在中央順利制定並在地方有效實施了。八政沒有失誤,這才是與天地之道相合。

上天依靠道的力量生成了日月星辰,並使陰陽定位,建立八政,頒行七法,然後施行於天下,使天下萬物無不聽命。同時,各種動物也都能安其心性,而不違背各自存在的法則,這些都是由恆一的天道所決定的。上天靠著道生出日月星辰,其中太陽總是按照確定的時間東升西落,南行北折皆有規則,這是由它的運行度數所決定的客觀規律。月亮十五時飽滿而初一時卻消失不見,其盈虧滿損皆有常規,這是由它的生死氣數所決定的客觀規律。眾星運行也各有度數,而從不離失它們的運行軌道,這是由它們各自確定的位置所決定的客觀規律。上天成了日月星辰並使陰陽定位,這樣便有了晝夜、陰陽、生殺的交替轉化更迭。上天使陰陽各得其位,又使八政得以建立,這樣四時節候皆有定則,動靜進退各得其序,適度與非適度都有定位。

上天建立八政、頒行七法,萬事萬物的明了和確定的特性,是自然規律決定的。萬物萬事所具有的恰當適度是由天道本身的度數決定的。事物都具有信實的特性,這是因為天道運行本身就具有確切的周期性。事物發展到極端就必然向相反的方面轉化,這是道本身的性質所決定的。事物都具有必然性,這是由天道本身的命數決定的。事物都具有順正的特性,這是由天道本身的守則決定的。事物各自守其常規,這是由於天道能使萬物各安其性。以上所述,便是“七法”。七法的內容與各自的名稱相副,這就叫事物得到驗證。如果事物驗證後的結果與道的具體特質都能相合,這便稱做合理,合理就是順。而假如事物驗證的結果與道的具體特質都不相合,這便稱作失理,失理就是逆。逆和順這兩種不同的稱呼是由它們各自的性質決定的,懂得了這一點,存亡興壞的道理也就可以把握了。

強大產生威嚴,威嚴產生恩惠,恩惠產生端正,端正產生寧靜。諸事寧靜則心情平和,平和則安寧,安寧則內心空靈無欲。心境空靈則精明,內心精明則微奧莫測變化無窮。深微奧妙到了極點,認識便不會再迷惑了。作為帝王,所執守的道便是此道。因此把握天道運行的規律,進退動靜取法天道,並將此規律廣施於天下,並把握治國的六種道術來統治天下,審察三種名實關係來作為處理各種事務的準則,考察或悖逆天道或順應天道的史實來說明或霸、或王、或存或亡的道理,了解虛實動靜的不同施為,通曉虛實相應的道理,審知真假而不迷惑,這樣的話霸王之道也就成就了。

治理國家有六種道術,一是觀照幾微,二是綜合分析,三是相時而動,四是以法決斷,五是善於應變,六是交替變換。觀照幾微可知一個國家的死生徵兆;綜合分析客觀因素就可以擊敗強大而振興弱小;以法決斷就不會混淆是非的界線;順時應變就能掃滅腐朽而培養新生;賞罰威惠交替變化,就能興善除惡。六種道術具備,就可以稱王天下了。決定國家治亂的三種名實關係:一是形名正定,名實相副,則法度就能得以建立國家得以安定;二是形名不正,名實不副,則法度荒廢並且國家混亂;三是無視形名,名實掃地,則國家雖強,也會滅亡。懂得了以上三種形名關係,也就具備了應付一切的手段。

使人民從戎征戰或務農違背天時,又不能因地制宜種植植物,這便是違逆自然規律。大臣不親近君主,下屬不親近上極,各行各業的人不專心於各自的本職工作,就是違逆了社會規律。違逆自然社會規律的國家就是腐朽沒落的國家,這樣的國家就要去討伐。與上述做法相反的便稱作“順”,順應自然社會規律的國家,就是充滿生機的國家,這樣的國家就要去扶植聯合。分清了一個國家是違逆自然社會規律還是順應自然社會規律,那么它們的綜合國力的虛實也就很清楚了。在征伐腐朽國家的具體戰術上,兵力充足要裝出兵力不足的樣子,而在兵力缺乏時要裝出兵力充備。在天下發生戰事時,發動人民從事征戰,則天下百姓無不聽命;在天下太平時讓百姓安心從事生產,則天下人都會安居樂業。名實相副則國家安定,名實不相副則國家出現份爭。所謂名稱是根據萬物的具體性質自然界定的,萬物在名稱的規範下自然得到正定,萬事也會在名與物相副的情況下自然得以安定。懂得了“三名”就可以完全了解事物的虛實真偽了。這樣,國家就會昌盛,敵國就會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