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魏三·秦將伐魏

作者:劉向

秦將伐魏。魏王聞之,夜見孟嘗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為寡人謀,奈何?”孟嘗君曰:“有諸侯之救,則國可存也。”王曰:“寡人願子之行也。”重為之約車百乘。

孟嘗君之趙,謂趙王曰:“文願借兵以救魏。”趙王曰:“寡人不能。”孟嘗君曰:“夫敢借兵者,以忠王也。”王曰:“可得聞乎?”孟嘗君曰:“夫趙之兵,非能強於魏之兵;魏之兵,非能弱於趙也。然而趙之地不歲危而民不歲死,而魏之地歲危而民歲死者,何也?以其西為趙蔽也。今趙不救魏,魏歃盟於秦,是趙與強秦為界也,地亦且歲危,民亦且歲死矣。此文之所以忠於大王也。”趙王許諾,為趙兵十萬,車三百乘。

又北見燕王曰;“先日公子常約兩王之交矣。今秦且攻魏,願大王之救之。”燕王曰:“吾歲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數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數千里而救人者,此國之利也。今魏王出國門而望見軍,雖欲行數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許也。田文曰:“臣效便計於王,王不用臣之忠計,文請行矣。恐天下將有大變也。”王曰:“大變可得聞乎?”曰:“秦攻魏未能克之也,而台已燔,游已奪矣。而燕不救魏,魏王折節割地,以國之半與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韓、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趙之眾,以四國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數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門而望見軍乎?則道里近而輸又易矣,王何利?”燕王曰:“子行矣,寡人聽子。”乃為之起兵八萬,車二百乘,以從田文。

魏王大說,曰:“君得燕、趙之兵甚眾且亟矣。”秦王大恐,割地請講於魏。因歸燕、趙之兵,而封田文。

譯文

秦國將要討伐魏國。

魏王聽說,夜裡去見孟嘗君,告訴他說:“秦國將要進攻魏國了,您替寡人謀劃一下,怎么辦?”

孟嘗君說:“有諸侯援救的國家就可以保存下來。”

魏王說:“寡人希望您能出行遊說。”

鄭重地為孟嘗君準備了百輛馬車。孟嘗君來到趙國,對趙王說:“我希望從趙國借些軍隊去救魏國。”

趙玉說:“寡人不能借。”

盂嘗君說:“我冒昧地借兵的原因,是為了以此效忠大王啊。”

趙王說:“可以說給我聽聽嗎?”

盂嘗君說:“趙國的軍隊並非比魏國的軍隊戰鬥力強,魏國的軍隊也並非比趙國的軍隊戰鬥力弱。然而趙國的土地沒有一年一年地受到威脅,百姓也沒有年年遭到死亡的厄運;魏國的土地一年一年受到威脅,百姓年年遭到死亡的厄運,為什麼?閡為魏國在西面為趙國作了遮蔽。現在趙國不援救魏國,魏國同秦國歃血結盟:這樣就如同趙國與強大的秦國相鄰了,趙國土地也將年年受到威脅,百姓也將一年一年地死去。這就是我忠於大王的表現。”

趙王答應了,為魏國發兵十萬,戰車三百輛。盂嘗君又北上拜見了燕王,說,“從前家父經常為燕、魏兩王的交往約會,現在秦國將要進攻魏國了,希望大芏救救魏國。”

燕王說:“我國已經連續兩年收成不好,觀在又要跋涉幾千里去援助魏國,這將怎么辦呢?”

盂嘗君說:“跋涉幾千里去拯救別人,這將給國家帶來好處。觀在魏王出城門盼望燕軍,其它諸侯即使想跋涉幾千里來幫助,可以做到嗎?”

燕王還是沒有答應。盂嘗君說:“題下獻上好的計策給大王,大王卻不採用臣下忠誠的計策,我請求離開了,恐‘陷天下將有大的變化了。”

燕王說:“您說的大的變化,可以讓我聽聽嗎?”

孟嘗君說:“泰國攻打魏國,不能攻克,但是游觀的台榭已被燒毀,游觀的樂趣已被奪走了。然而燕國劫不去援救魏國,魏壬屈節割地,把國土的一半送給秦國,秦國一定會撤兵。秦兵撤離魏國後,魏王傾韓國、魏國的全部軍隊,叉西借秦國軍隊,再依靠趙國軍隊,用四個國家的力量攻打燕禹,大王將會得到什麼好處呢?好處自己會跋涉幾千里寒幫助人嗎?好處會出燕國的南門而盼望援軍嗎?那么對於四國軍隊來說道路與鄉里很近,補給給養又很容易。大王還能得到什麼好處呢?”

燕王說,“您走吧,寡人聽從您的了。”

於是為盂嘗君發兵八萬,戰車二百輛,跟從孟嘗君。魏王大喜,說:“您借燕國、趙國的軍隊多而且快。”秦王很害怕,割讓土地同魏國講和。魏國於是歸還了燕國、趙國的軍隊並且封賞了孟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