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周書·金滕

作者:佚名

武王有疾,周公作《金滕》。

既克商二年,王有疾,弗豫。二公曰:「我其為王穆卜。」周公曰:「未可以戚我先王?」公乃自以為功,為三壇同墠。為壇於南方,北面,周公立焉。植璧秉珪,乃告太王、王季、文王。

史乃冊,祝曰:「惟爾元孫某,遘厲虐疾。若爾三王是有丕子之責於天,以旦代某之身。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藝,能事鬼神。乃元孫不若旦多材多藝,不能事鬼神。乃命於帝庭,敷佑四方,用能定爾子孫於下地。四方之民罔不祗畏。嗚呼!無墜天之降寶命,我先王亦永有依歸。今我即命於元龜,爾之許我,我其以璧與珪歸俟爾命;爾不許我,我乃屏璧與珪。」

乃卜三龜,一習吉。啟籥見書,乃並是吉。公曰:「體!王其罔害。予小子新命於三王,惟永終是圖;茲攸俟,能念予一人。」

公歸,乃納冊於金滕之匱中。王翼日乃瘳。

武王既喪,管叔及其群弟乃流言於國,曰:「公將不利於孺子。」周公乃告二公曰:「我之弗辟,我無以告我先王。」周公居東二年,則罪人斯得。於後,公乃為詩以貽王,名之曰《鴟鴞》。王亦未敢誚公。

秋,大熟,未獲,天大雷電以風,禾盡偃,大木斯拔,邦人大恐。王與大夫盡弁以啟金滕之書,乃得周公所自以為功代武王之說。二公及王乃問諸史與百執事。對曰:「信。噫!公命我勿敢言。」

王執書以泣,曰:「其勿穆卜!昔公勤勞王家,惟予沖人弗及知。今天動威以彰周公之德,惟朕小子其新逆,我國家禮亦宜之。」王出郊,天乃雨,反風,禾則盡起。二公命邦人凡大木所偃,盡起而築之。歲則大熟。

譯文

周滅商後的第二年,武王生了重病,身體不安。太公、召公說:“我們為王恭敬地卜問吉凶吧!”周公說:“不可以向我們先王禱告嗎?”周公就把自身作為抵押,清除一塊土地,在上面築起三座祭壇。又在三壇的南方築起一座台子。周公面向北方站在台上,放著玉,拿著圭,就向太王、王季、文王禱告。

史官就寫了策書,祝告說:“你們的長孫姬發,遇到險惡的病。假若你們三位先王這時在天上有助祭的職責,就用我姬旦代替他的身子吧!我柔順巧能,多材多藝,能奉事鬼神。你們的長孫不如我多材多藝,不能奉事鬼神。而且他在天帝那裡接受了任命,普遍取得了四方,因此能夠在人間安定你們的子孫,天下的老百姓也無不敬畏他。唉!不要喪失上帝降給的寶貴使命,我們的先王也就永遠有所歸依。現在,我來聽命於大龜,你們允許我,我就拿著璧和圭歸向你們,等待你們的命令;你們不允許我,我就收藏璧和圭,不敢再請了。”

於是卜問三龜,都重複出現吉兆。打開藏書的鎖鑰查書,竟然都是吉利。周公說:“根據兆形,王會沒有危險。我新向三位先王禱告,只圖國運長遠;現在期待的,是先王能夠俯念我的誠心。”周公回去,把冊書放進金屬束著的匣子中。第二天,周武王的病就好了。

武王死後,管叔和他的幾個弟弟就在國內散布謠言。說:“周公將會對成王不利。”周公就告訴太公、石公說:“我不攝政,我將無辭告我先王。”周公留在東方兩年,罪人就捕獲了。後來,周公寫了一首送給成王,叫它為《鴟鴞》。結果,成王只是不敢責備周公。

秋天,百穀成熟,還沒有收穫,天空出現雷電與大風。莊稼都倒伏了,大樹都被拔起,國人非常恐慌。周成王和大夫們都戴上禮帽,打開金屬束著的匣子,於是得到了周公以自身為質、請代武王的祝辭。太公、召公和成王就詢問眾史官以及許多辦事官員。他們回答說:“確實的。唉!周公告誡我們不能說出來。”

成王拿著冊書哭泣,說:“不要敬卜了!過去,周公勤勞王室,我這年輕人來不及了解。現在上天動怒來表彰周公的功德,我小子要親自去迎接,我們國家的禮制也應該這樣。”成王走出郊外,天就下著雨,風向也反轉了,倒伏的莊稼又全部伸起來。太公、召公命令國人。凡大樹所壓的莊稼,要全部扶起來,又培好根,這一年的年成卻是個大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