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桓公·桓公十七年

作者:左丘明

【經】十有七年春正月丙辰,公會齊侯、紀侯盟於黃。二月丙午,公會邾儀父,盟於趡。夏五月丙午,及齊師戰於奚。六月丁丑,蔡侯封人卒。秋八月,蔡季自陳歸於蔡。癸巳,葬蔡桓侯。及宋人、衛人伐邾。冬十月朔,日有食之。

【傳】十七年春,盟於黃,平齊、紀,且謀衛故也。

乃邾儀父盟於趡,尋蔑之盟也。

夏,及齊師戰於奚,疆事也。於是齊人侵魯疆,疆吏來告,公曰:「疆場之事,慎守其一,而備其不虞。姑盡所備焉。事至而戰,又何謁焉?」

蔡桓侯卒。蔡人召蔡季於陳。

秋,蔡季自陳歸於蔡,蔡人嘉之也。

伐邾,宋志也。

冬十月朔,日有食之。不書日,官失之也。天子有日官,諸侯有日御。日官居卿以底日,禮也。日御不失日,以授百官於朝。

初,鄭伯將以高渠彌為卿,昭公惡之,固諫,不聽,昭公立,懼其殺己也。辛卯,弒昭公,而立公子亹。

君子謂昭公知所惡矣。公子達曰:「高伯其為戮乎?復惡已甚矣。」

譯文

十七年春季,魯桓公和齊襄公、紀侯在黃地結盟,目的是為了促成齊、紀的和議,同時商量對付衛國。桓公和邾儀父在趡地結盟,這是由於重申蔑地的盟約。夏季,魯軍與齊國軍隊在奚地發生戰爭,這是邊境局部衝突。當時齊國

人入侵魯國的邊境,邊境官吏前來報告。桓公說:“邊境上的事情,謹慎地防守自己一邊而且防備發生意外。暫且盡力防備就是了。發生了事情就迎戰,又何必先行請示報告呢?”

蔡桓侯去世了,蔡國人把蔡季從陳國召回來。秋季,蔡季從陳國回到蔡國,被立為國君,因為蔡國人都擁護他。進攻邾國,這是宋國的意願。冬季,十月初一,日蝕。《春秋》沒有記載日子,這是史官的漏記。天

子有日官,諸侯有日御。日官居於卿的地位,以推算曆象,這是合於禮的。日御詳細記載每月大小和乾支,無所遺漏,在朝廷上通告百官。

當初,鄭莊公準備任命高渠彌做卿,昭公討厭他,堅決勸阻,莊公不聽從。昭公即位後,高渠彌畏懼昭公會殺掉自己,就在十月二十二日,殺死昭公而立公子亹。

君子認為“昭公了解他所討厭的人”。公子達說:“高伯恐怕要被誅殺的吧!因為他報仇報得太過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