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儀式部·卷三

作者:李昉

○璽

《說文》曰:璽,王者印也。以守土,故字從土。籀文從玉。

《春秋後語》曰:秦破魏軍於華陽,走我將軍孟卯,王授魑乾木子崇與秦南陽以千金和。蘇代謂王曰:"欲璽者,段乾木子也,欲地者,秦也。今王使欲地者制璽,欲璽者制地,魏地不盡則不和。(言段乾木子以地兌秦,而求相印。)且夫以地事秦,譬猶以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也。"王曰:"是則然也。雖然,事始己行,不可更矣。"

《史記》曰:沛公先至霸上,秦王子嬰系頸以組,封皇帝璽符節,降軹道旁。

又曰:人有告絳侯周勃欲反,下捕勃治之。文帝曰:"絳侯綰皇帝璽,將兵於北軍,不以此時反。今居一小縣,顧欲反耶?"

《漢書》曰:初,高祖入鹹陽,得秦璽。及即天子位,因御服其璽,世世傳授,號曰"傳國璽"。以孺子未立,璽藏長樂宮。及莽即位,請璽元後。後不肯以授莽,莽使安陽侯王舜諭旨,太后怒罵之,曰:"而屬父子宗族蒙漢家力,富貴累世。既尾馛報,授人孤寄便奪取其國。為人如此者,狗不食其餘!若自以金匱符命為新皇帝,當自更作璽,何以用此亡國不祥璽?我為漢家老寡婦,旦暮且死,欲與此璽俱葬,終不可得也。"太后因涕泣。舜曰:"莽必欲得傳國璽,寧能終不與耶?"太后聞舜語切,乃出璽,投之地以授舜,曰:"我老己,知而兄弟今族滅也。"

又《王莽傳》曰:梓橦人哀章素無行,好為大言。見莽居攝,即作銅匱,為兩檢署,其一曰"天帝行璽"金匱,其二曰:"赤帝行璽",莽至高廟拜授。

又曰:王閎,王莽叔父,哀帝世為中常侍。時董賢為大司馬,帝臨崩,以璽綬付賢曰:"無妄以與人。"時國無詞主,內外恐懼。閎白元後,請奪之。即帶劍至宣德闥,謂賢曰:"宮車晏駕,國詞未立。君授恩深重,當俯伏號泣,何事久持璽綬以待禍至耶?"賢不敢拒,乃跪授璽綬。

《後漢書》曰:涿郡太守張豐執使者,舉斃藪,自稱無上大將軍,與彭寵連兵。四年,祭遵、朱祐破之。初,豐好方術,有道士言豐當為天子,以五彩囊裹石系豐肘,云:"石中有玉璽。"豐信之,遂反。及執當斬,猶曰:"肘石有玉璽。"遵為椎破之,豐乃知被詐,仰天嘆曰:"當死,無所恨!"

又曰:延熹八年,渤海妖賊蓋登等稱太上皇帝,有玉印、珪璧、鐵券相署置,皆伏誅。(《續漢書》曰:時登等有玉印五,皆如白石,文曰:皇帝信璽、皇帝行璽,其三無文字。)

《續漢書》曰:獻穆曹後,曹操之女也。魏授禪,遣使求璽綬。後怒以璽綬抵軒下,因涕泣橫流曰:"天不祚此璽。"

《魏志》曰:太祖崩洛陽,時隱陵侯彰行越騎將軍從長安來赴,問賈逵先王璽綬所在。逵正色曰:"太子在鄴,國有儲副。先君璽綬,非君所宜問也。"

又曰:太和元年,以中山魏昌之安城鄉追封甄逸,謚曰"敬侯",孫豫襲爵。初,營宗廟,掘地得玉璽,方一寸九分,其文曰:"天子羨思慈親。"明帝為之改容。

《魏略》曰:司馬景王廢齊王芳,使郭芝入白太后,取璽綬。太后取璽綬,置坐側。及迎高貴鄉公,又請璽綬。太后曰:"我見高貴鄉公小時識之明白,我欲自以璽綬手付之。"

《吳書》曰:漢大亂,天子北詣河上,六璽不自隨。掌璽者以投井。孫堅討董卓,頓軍洛南。其井每有五色氣從井中出,堅使人浚之,得漢傳國玉璽,其文曰:"授命於天,既壽永昌。"方圓四寸,上綏交蟠五龍,龍上一角缺。

《蜀志》曰:太傅許靖等上言先主曰:"前關羽圍于禁襄陽,襄陽子張嘉、王休獻玉璽、潛漢水,伏於淵泉,暉影燭耀,靈光徹天。夫漢者,高祖本所起定天下之國號也,大王襲先帝軌跡,興於漢中也。今天子玉璽神光見,璽出襄陽,漢水之末明,大王承其下流,授與以天子位,瑞命、符應非人力所致。"

鄧粲《晉記》曰:江寧民虞迪墾地,得白玉驎璽一鈿以獻,文曰"長壽萬年。"

《晉書》曰:義陽王威無操行,謟附趙王倫。倫將篡,使威與黃門郎駱休逼帝,奪璽綬。倫敗,惠帝反正,曰:"阿皮捩吾指,奪吾璽綬,不可不煞。"阿皮,威小字也,於是誅威。

又曰:冉閔子智以鄴來降,安西將軍謝尚使濮陽太守戴施應之。進據枋頭,會冉智行人劉猗至,施乃止。使猗求傳國璽,猗歸以告智,智猶豫不許。施因遣參軍何融率壯士百人入鄴,登三台助戍,譎之曰:"今且出璽付我。凶寇在外,道路梗澀,亦未敢即送。當遣單使馳告天子,天子聞璽己在吾邊,知卿至誠,當遣重兵相援。"智信之,乃出璽付融。融詣施,施使齎璽馳還。璽自秦傳漢,漢入魏,魏入西晉。永嘉末,洛京不守,璽為劉聰所得。及石勒滅劉氏,璽入偽趙,冉閔誅石氏,又入閔。及是四十二年而璽復歸於晉。

《晉中興書》曰:義熙十二年,左衛兵陳陽於府前淮水中得璽。王者不隱其過則玉璧見,璽亦璧也。

崔鴻《十六國春秋·前趙錄》曰:河瑞元年,汾水中得玉璽,高一寸二分,方四寸,文曰"有新保之",蓋王莽時璽也。獻者因增"深海光"三字,淵以為己瑞,大赦。

又《前趙錄》曰:光初五年,并州牧安定王策獻玉璽一,文曰"趙盛"。

又《前涼錄》曰:張實元年,蘭池趙嬰上言於青澗水中得一玉璽,鉗鈕,光照水外,文曰"皇帝璽"。群寮上賀,實曰:"何忽有此言?"乃送之於京師。

《晉書載記》曰:石季龍克上邽,遣主簿趙封送傳國玉璽,太子玉璽各一于勒。

又曰:符堅奔五將山,姚萇遣將軍吳忠圍之。堅眾奔散,獨侍御十數人而己,神色自若,坐而待之,召宰人進食。俄而忠至,執堅以歸新平,幽之於別室。萇求傳國璽於堅,曰:"萇次應符歷,可以為惠。"堅嗔目叱之,曰:"小羌乃敢幹菲天子,豈以傳國璽授汝羌也?圖緯符命,何所依據?五胡次序,無汝羌名。違天不祥,其能久乎?璽己送晉,不可得也。"

又曰:冉閔煞石袨,僣大號,遣其使人常煒聘慕容俊。俊使記室封裕詰之,曰:"石袨去歲使張舉請援,云:'璽在襄國。'其言信不?"煒曰:"誅胡之日,在鄴者略無所遺,璽何從而向襄國?此求救之辭耳。"

又曰:冉閔敗,蔣幹以傳國璽送於建鄴。慕容俊欲神其事業,言歷運在己,乃詐云:"閔妻得之以獻。賜號曰奉璽君",因以永和八年僣即皇帝位,大赦境內,建元曰"元璽"。

《宋書》曰:元兇劭既敗,時不見傳國璽。問劭,云:"宰上道育處。"就取得之。

又曰:蔡興宗拜侍中,每兆茉得失,無所顧憚。孝武新拜陵,興宗負璽陪乘。

《齊書》曰:謝朏為宋侍郎,領秘書監。及高帝授禪,朏當日在值,百僚陪位,侍中當解璽。朏陽不知,曰:"有何公事?"傳詔云:"解璽授齊王。"朏曰:"齊自應有侍中。"乃引枕臥。傳詔懼,乃使稱疾,欲取兼人。朏曰:"我無疾,何所道?"遂朝服步出東掖門,乃得車,仍還宅。是日遂以王儉為侍中,解璽。既而武帝請誅朏。高帝曰:"煞之則成其名,正應容之度外。"

《北史·后妃傳》曰:典琮三人,掌琮璽玩器。

《北齊書》曰:辛術鎮廣陵,獲傳國璽,送鄴,文宣以璽告於太廟。此璽即秦所制,方四寸,上紐交盤龍,其文曰:"授命於天,既壽永昌。"二漢相傳,又應魏晉。晉懷帝敗,沒於劉聰。聰敗,沒於石氏。石氏敗,晉穆帝永和中,濮陽太守戴僧施得之,遣督護何融送於建鄴。歷宋齊梁敗,侯莖洑之。景敗,侍中趙思賢以璽投景南兗州刺史郭元建,送於術,故術以進焉。

又曰:元暉業天保二年從駕至晉陽,於宮門外罵元韶曰:"爾不及一老嫗,背負璽與人,何不打碎之?我出此言,知即死,然爾詎得幾時?"文宣聞而煞之。

《後周書》曰:宇文氏其先曰普回,因狩得玉璽,三鈕,有文曰"皇帝璽"。普回異之,以為天授。其俗謂天曰宇,因號宇文,國並以為氏。

《唐書》曰:貞元二年,神策將溫嘉順得白玉印,其文曰"天子之寶",獻之,即傳國八璽之一。上幸奉天后失之,及是方獲。

《玉璽譜》曰:傳國璽是秦始皇所刻,其玉出藍田山,是丞相李斯所書,其文曰"授命於天,既壽永昌"。漢高祖定三秦,秦王子嬰獻此璽。及漢高祖即位,仍珮之,因以相傳,故號曰"傳國璽"。漢昭帝時,殿中一夜相驚。霍光即召持節郎取璽,郎不與。光欲奪之,郎案劍曰:"頭可得,璽不可得!"光善之。明日,遷郎秩二等。光後廢昌邑王賀,立宣帝,光自手解取賀璽,扶令下殿。至漢平帝,王莽篡位,就元後求璽。乃出璽,投之於地,璽上螭一角缺。及莽敗時,帶璽綬避火於漸台。商人杜吳煞莽,取綬,不知取璽及莽頭。公賓就見綬,問綬主所在,乃斬莽首,弁璽與王憲。憲得無所送,又自乘天子車輦。李松入長安,斬憲,送璽詣宛,上更始。赤眉大司馬謝祿至高陵,更始奉璽赤眉,亦立眉劉盆子。建武三年,盆子敗於宜陽,璽還光武。孫堅從桂陽入討董卓,卓時已焚燒洛邑,徙都長安。堅軍於城南,見井中旦旦有光。軍人莫敢汲,堅乃探得璽。初,卓作亂,掌璽者投於井中,故堅得之。袁紹有僣盜意,乃拘堅妻,逼求之。紹得璽,見魏舉以向肘,魏武惡之。紹敗,得璽還。漢以禪魏,魏以禪晉。趙王倫篡立,使義陽王威就惠帝取璽。帝不與,強奪之。晉懷帝永嘉五年,王彌入洛陽,執懷帝及傳國六璽,詣劉曜。後為石勒所並,璽復屬勒。勒刻一邊雲"天命石氏",此題今不復存。勒為冉閔所滅,此璽屬閔。閔敗,璽存閔大將軍蔣幹。晉鎮西將軍謝尚遣督護何融至,購賞得之,以晉穆帝永和八年還江南。晉元帝東渡,歷數帝無玉璽,北人皆云:"司馬家是白板天子。"

又曰:雍州璽者,晉泰光十九年,雍州刺史郗恢表:"慕容永稱藩奉璽,方六寸,厚七分,上蟠螭為鼻,合高四寸六分,四邊龜文。下有八字,其文曰:'授天之命,皇帝壽昌。'鳥篆隱起,巧麗驚絕。是慕容所制,源其所由,未詳厥始也。"

《呂氏春秋》曰:民之於上,若璽於塗,印方則方,印圓則圓。

《山陽公載紀》曰:袁術將僣號,聞孫堅得傳國璽,乃拘堅夫人而奪之。(《玉璽譜》云:袁紹拘堅夫人得之。)

應劭《漢官儀》曰:孔子稱"封泰山,禪梁父,可得而數七十有二傳。"曰封者,以金泥銀繩印之以璽。璽,施也,信也,古者尊卑共之。《月令》曰"固封璽",《春秋傳·襄公》曰"楚武子使季冶問璽書而與之"是也。秦漢以來,尊者以為名,乃始避。

又曰:天子有傳國璽,文曰:"授命於天,既壽且康。"

《漢舊儀》曰:秦己前,民皆以金、玉、銀、銅、犀、象為方寸璽,各服所好。漢己來,天子稱璽,又以玉,群臣莫敢用也。

又曰:皇帝六璽,皆白玉,螭虎劍文曰:"皇帝行璽"、"皇帝之璽"、"皇帝信璽"、"天子行璽"、"天子之璽"、"天子信璽",凡六璽。皇帝行璽賜諸侯王書,信璽發兵徵大臣,天子行璽外國事,天子之璽事天地鬼神。璽皆以武都紫泥封,青布囊白表里,兩端尺一,櫃中約署。

崔浩《漢紀音義》曰:傳國璽,是和氏璧作之。

《趙書》曰:劉曜於龍門河水中得玉璽,文"融尅昌"曜以為天賜神璽,齋而授之。

《石虎別傳》曰:武鄉長城縣民韓強,在長城西山岩石間得玄璽一,方四寸,厚二寸,與璽同,文曰"授命於天,既壽永昌",虎以為瑞。

《燕書》曰:元璽六年,蔣幹遣太子詹事劉猗齎傳國璽詣晉求救。猗負璽行數里,天黃霧四塞,不得進。易取行璽,始得去。

段龜龍《涼州記》曰:呂光時,州人陳冲得玉璽,廣三寸,長四寸,直看無文字,向日視之,字在腹里,言"光當王"。

王彪之《議》曰:未祥傳國璽造創之始。歷代以來,揖讓禪位,以茲相授,故是傳國之守器也。

《拾遺錄》曰:武王滅紂,樵夫牧豎探鳥巢,得赤玉璽,文曰"水德方滅,火祚方盛",文皆大篆。故三分天下而二分歸周。

又曰:晉太康元年,孫皓送六金璽,雲時無玉工,故以金為印璽。

《漢武內傳》曰:西王母珮金剛靈璽。

《鄧析書》曰:為之符璽以信之,則並與符璽而竊之。

○綬

《爾雅》曰:繸,綬也。(即珮玉之組也,所以連繫瑞王者,因通謂之繸也。)

《禮記·玉藻》曰:天子珮白玉而玄組綬,公侯珮山玄玉而朱組綬,大夫珮水倉玉而純組綬,世子珮瑜玉而綦組綬,士珮瓀玟組綬。

《說文》曰:緺,紫青色綬也。

應劭《漢官儀》雲,綬者,有所授,以別尊卑,彰有德也。

又雲,綬長一丈二尺,法十二月;闊三尺,法天地人。

董巴《與服志》曰:戰國解去紱珮,留其絲禭以為章表。秦乃以彩組結連於禭,光明章表,轉相結綬,故謂之綬。乘與黃赤綬,四彩,黃赤縹紺,淳黃圭,長二丈九尺,五百首。(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皆同。又《漢官儀》云:乘與綬黃地骨白羽,青絲綠,五彩四百首,長二丈三尺。)王赤綬,四彩,赤黃縹紺,淳赤圭,長二丈八尺,三百首。(公主、大貴人、諸侯皆同。又《漢官儀》云:四彩絳地骨白羽,青黃赤綠,長二丈一尺,二百六首。)諸國、貴人、相國綠綬,三彩,綠紫白,淳綠圭,二丈一尺,百四十首。將軍紫綬,二彩,紫白,淳紫圭,長一丈七尺,百八十首。(公主封君同。又《漢官儀》云:丞相、御史大夫、匈奴亦同。)九卿中二千石一雲青緺綬,(緺,紫青色。緺音瓜。)二千石青綬,三彩,青、白、紅,淳青圭,長一丈七尺,一百二十首。(又《漢官儀》:綬羽青桃花縹,長丈八尺。)自青綬以上縌(音逆)皆長三尺二寸,與綬同彩而首半之。縌者,古珮襚也。珮襚相迎授,故曰縌。紫綬之間得施玉環玦。千石六百黑綬,三彩,青、赤、紺,淳青圭,長丈六尺,八十首。(又《漢官儀》云:黑綬白羽青地絳,二彩,長丈七尺。)四百丞尉三百長相二百石皆黃綬,一彩,淳黃圭,長丈五尺,六十首。(又《漢官儀》云:黃綬絲八十首,長丈七尺。)自黑綬以下縌長三尺,綬同彩而首半之。百石青紺綬一彩,宛轉繆織圭,長丈二尺。凡先合單紡為一絲,四絲為一扶,五扶為一首,五首成一文,文彩淳為一圭,首多者絲細,少者粗,皆廣六寸。

《史記》曰:武帝召東郭先生出,拜為郡都尉。先生久待詔公車。行雪中,履有上無下。及其拜為二千石,珮青緺之綬也。

《漢書》曰:諸侯王,高帝初置,金璽綟綬。(如淳曰:綟音戾,綠也。晉灼曰:綟,草也,出琅邪平昌縣。)

又曰:朱買臣字翁子,拜會稽太守。上謂之曰:"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買臣頓首謝,乃微行,懷其印綬,步歸郡邸。邸吏方與群飲,不視買臣。買臣共飲,醉飽。少間,守邸微見其綬而引之,即會稽太守章也。守邸驚出相語,掾吏皆雲妄誕,守邸曰:"試觀之。"素輕買臣者入見,皆驚走,大呼曰:"實然!"乃推排庭中拜謁。

又曰:蕭育字次君,與朱博友善,人稱曰"蕭朱結綬"。

又曰:南越反,楊仆拜樓船將軍。東越反,上復欲使為將。仆甚伐前勞,敕責之,曰:"士卒暴露連歲,將軍不念其勤勞而造佞巧,請乘傳行塞。因用歸家,懷銀黃,垂三組,夸鄉里,是三過也。"

又曰:金日磾兩子賞、建俱侍中,與昭帝同共臥起。賞為奉軍都尉,建駙馬都尉。及賞詞侯珮侯綬,上謂霍將軍曰:"金氏兄弟兩人,不可使俱兩綬耶?"霍光曰:"賞自詞為侯耳。"上笑曰:"侯不在我與將軍乎?"光曰:"高帝之約,有功乃得封侯。"時年俱八九歲。

又曰:莽上漸台,商人杜吳煞莽,取其綬。

《漢名臣奏》云:大司空朱浮奏曰:"車府承弘授詔乘與,綬五彩,何多黃也?可更用赤絲為地。"

《東觀漢記》曰:沛王、楚王來朝,就國。明帝告諸王傅相,王之子年五歲以上皆令帶列侯綬,復送綬十九枚,為諸子在道,欲急帶之也。

又曰:李忠仲都發斃揞世祖,封武固侯。時無綬,上自解所珮綬以賜忠。

又曰:弟五倫,諸王當歸國,詔書選三署郎補王家長史,除倫為淮陽王醫工長。時輩除者多,綬盡,但假印。倫請於王,王賜之綬。

又曰:馬防為車騎將軍、城門校尉置掾史,位在九卿上,絕席,詔封穎陽侯,持以前參醫藥勤勞省闥,以襄城美亭千二百五十戶,增防身帶三綬,寵貴至盛。

又曰:掠得羌侯君長紫綬十七,艾綬二十八,黃綬二枚,皆入簿。貴人、相國綠綬三彩,綠紫白,純綠圭。公侯、將軍紫綬二彩,紫白,純紫圭。公主封君同九卿中二千石青綬三彩,青白紅,純青圭。千石六百石黑綬二彩,青紺,純青圭。四百、三百、二百石黃綬,純黃一彩。百石青紺綬,一彩,宛轉繆織。

《魏志》曰:太祖與呂布書,"國家無好金,孤自取家好金,更相為作印。國家無紫綬,自取所帶綬以藉心。"

又曰:丁謚父斐,字文侯,建安末,太祖征吳,斐隨行。自以家牛羸困,私易官牛,被收送獄,奪官。後太祖〈口周〉斐曰:"文侯,印綬何在?"斐亦知見戲也,對曰:"以易餅。"

《晉與服志》曰:諸假印綬而官不給鞶囊,得自具作。其但假印不假綬者,不得珮綬也。

《晉書》曰:衛瓘錄尚書事,加綠緣綬,履上殿,入朝不趨。

《晉令》曰:皇太子及妃、諸王纁朱綬,郡公主朱綬,郡侯青朱綬。

《梁書》曰:張纘為尚書僕射,議南郊印綬,"官若備朝服,宜並著綬。"時並施行。

《博物志》曰:光武嫌二千石綬不青而細,朱浮議更用青羽。

又曰:太僕朱浮言,詔書曰"百官皆帶王莽時綬,又不齊因前袁安故綬。二李涉等六家所織綬,不能舊丙丁文能如組狀。募能為丙丁文,謹圖畫一綬,丙丁制度,賜縑五十匹。"今王莽時六安都尉留應募能為丙丁文,謹武處庫給食,留晝夜思念,諷誦狂痴,三十日病癒。今文以成,請賜縑五十匹。

《西京雜記》曰:昭陽殿上設五色流蘇,帶以綠文紫綬。

又曰:趙飛燕為皇后,其弟,上遺五色文綬。

蔡邕《獨斷》曰:皇后赤紱玉璽,貴人緺綬金印,五色也。

蔡邕《雜章》曰:相國金印綠綬,位在公上,所以殊異休烈,群臣莫得而齊。

《新序》曰:昌邑王取侯王、二千石黑綬、黃綬與左右珮之。龔遂諫曰:"高皇帝造花綬五等,陛下取之而與賤人,臣以為不可,願陛下收之。"

《風俗通》曰:車騎將軍馮緄字鴻卿,為議郎,發綬笥,有二赤蛇,可長二尺,分南北走,大用憂怖。季山孫字寧方,得其先卻守要。緄請卜,云:"君後三歲,錄為邊將,東北四、五千里,官以東為名。復五年,為大將軍,南征。此吉祥也。"居無幾,拜遼東太守。會武陵蠻夷黃高攻燒南郡,鴻卿以威名素著,選登亞將,奮虓虎之勢。

又曰:秦昭王遣李冰為蜀郡太守,開城都兩江,闢田萬頃。江神每歲須童女二人,不然為水災。冰曰:"以女與神。"因責之。良久,有蒼牛斗於岸上,有間,冰還謂官屬曰:"斗太極,可相助也。若欲知向南腰中正白者,我綬也。"主簿刺煞北向者,神遂絕。

管氏《易林》曰:遘鼠咋紫綬衣服皆遷之象新。

《五行書》曰:懸虎鼻門上,子孫帶綬。

《張衡集》曰:南陽太守鮑得,有詔所賜先公綬笥,傳世用之。時得更治笥,平子為主簿,作銘。

陸機《吊魏武》曰:今為著作郎,游秘閤,見魏武遺令,云:"吾衣裳可為一藏,歷官所著者綬內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