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肺臟方·氣極第四

作者:孫思邈

(論一首 方六首 灸法二首)

論曰∶凡氣極者,主肺也。肺應氣,氣與肺合。又曰∶以秋遇病為皮痹,皮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肺,則寒濕之氣客於六腑也。若肺有病則先發氣,氣上沖胸,常欲自恚。以秋庚辛日傷風邪之氣為肺風,肺風之狀多汗。若陰傷則寒,寒則虛,虛則氣逆咳,咳則短氣,暮則甚。陰氣至,濕氣生,故甚陰畏陽氣,晝日則瘥。若陽傷則熱,熱則實,實則氣喘息上胸噫,甚則唾血也。然陽病治陰,陰是其里。陰病治陽,陽是其表。是以陰陽表里衰旺之源。

故知以陽調陰,以陰調陽。陽氣實則決,陰氣虛則引。善治病者,初入皮毛,肌膚筋脈則治之。若至六腑五臟,半死矣。

扁鵲曰∶氣絕不治,喘(一作奔)而冷汗出,二日死。氣應手太陰,太陰氣絕,則皮毛焦,氣先死矣。

鍾乳散
治氣極虛寒,陰畏陽氣,晝瘥暮甚,氣短息寒,亦治百病,令人力強能飲食?

鍾乳(別研) 乾薑 桔梗 茯苓 細辛 桂心 附子 人參(各一兩六銖) 白朮(一兩)、防風 栝蔞根 牡蠣(各二兩半)

上十二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三,漸加至二匕。五十以上可數服,得力乃止(《翼方》雲∶有冷加椒,有熱加芩各三兩。)

黃湯
  治氣極虛寒皮毛焦,津液不通,虛勞百病,虛損力乏方。

黃 (四兩) 人參 白朮 桂心(各二兩) 生薑(八兩) 大棗(十枚) 附子(三十銖,一方不用)

上七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去滓,分四服。

大露宿丸
治氣極虛寒皮痹不已,內舍於肺,寒氣入客於六腑,腹脹虛滿,寒冷積聚百病方。

石(《肘後》作礬石) 乾薑 桂心 皂莢 桔梗 附子(各三兩)

上六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酒服十丸,日三,漸加之。慎熱及火等。

  硫黃丸
治氣極虛寒 飲,胸中痰滿,心腹痛,氣急,不下飲食方。

硫黃 石 乾薑 附子 烏頭 桂心 細辛 白朮 桔梗 茯苓(各二兩)

上十味為末,蜜丸如梧子,酒服十丸,日三。漸加之,以知為度。(《肘後》無白朮、桔梗、茯苓,用吳茱萸、川椒、人參、皂莢、當歸十二味為丸,用治人大冷,夏日溫飲食不解衣者

大前胡湯
治氣極傷熱,喘息沖胸,常欲自恚,心腹滿痛,內外有熱,煩嘔不安方。

前胡(八兩) 半夏 麻黃 芍藥(各四兩) 生薑(五兩) 黃芩(三兩) 枳實(四枚) 大棗( ?

上八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竹葉湯
治氣極傷熱氣喘,甚則唾血,氣短乏不欲食,口燥咽乾方。

竹葉(二升) 麥冬 小麥 生地(各一升) 生薑 石膏(各六兩) 麻黃(三兩) 甘草(一兩)

上九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灸法
嘔吐上氣,灸尺澤,不三壯則七壯,尺澤在腕後肘中橫紋。

腹中雷鳴相逐,食不化逆氣,灸上脘下一寸,名太倉,七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