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萬章章句下·第六節

作者:佚名

萬章曰:“士之不託諸侯,何也?”孟子曰:“不敢也。諸侯失國,而後托於諸侯,禮也;士之託於諸侯,非禮也。”

萬章曰:“君饋之粟,則受之乎?”曰:“受之。”

“受之何義也?”曰:“君之於氓也,固周之。”

曰:“周之則受,賜之則不受,何也?”曰:“不敢也。”

曰:“敢問其不敢何也?”曰:“抱關擊柝者,皆有常職以食於上。無常職而賜於上者,以為不恭也。”

曰:“君饋之,則受之,不識可常繼乎?”曰:“繆公之於子思也,亟問,亟饋鼎肉。子思不悅。於卒也,摽使者出諸大門之外,北面稽首再拜而不受。曰:‘今而後知君之犬馬畜急。’蓋自是台無饋也。悅賢不能舉,又不能養也,可謂悅賢乎?”

曰:“敢問國君欲養君子,如何斯可謂養矣?”曰:“以君命將之,再拜稽首而受。其後廩人繼粟,庖人繼肉,不以君命將之。子思以為鼎肉,使己僕僕爾亟拜也,非養君子之道也。堯之於舜也,使其子九男事之,二女女焉,百官牛羊倉廩備,以養舜於畎畝之中,後舉而加諸上位。故曰:“王公之尊賢者也。”

譯文及注釋

譯文
萬章問:“讀書人不寄託於諸侯,這是為什麼呢?”
孟子說:“是不敢呀。諸侯失去了自己的國家,然後去寄託於其他諸侯,符合一定的社會行為規範;讀書人寄託於諸侯,不符合社會行為規範。”
萬章說:“如果國君贈送糧食給他,他可以接受嗎?”
孟子說:“可以接受。”
萬章說:“接受饋贈是什麼行為方式呢?”
孟子說:“國君對於流動的外來百姓,也是要周濟的。”
萬章說:“周濟則接受,賞賜則不接受,這是為什麼呢?”
孟子說:“不敢呀。”
萬章說:“冒昧地請問為什麼不敢呢?”
孟子說:“守關打更的人都有固定職業並能從上面領取俸祿,沒有固定職業而接受國君的賞賜,是一種不恭敬的行為。”
萬章說:“國君贈送,就接受,不知道能經常這樣嗎?”
孟子說:“魯繆公對於子思,多次派人慰問,多次贈送煮熟的肉。子思對此很不高興。最終,把派來的使者,趕出大門之外,向北面叩頭作揖而拒絕接受饋送,說:‘至今才知道君主是把我孔伋當成狗馬來畜養。’就是從這時起使者不再來送東西了。很喜歡賢才但不舉薦任用,又不能用養賢的方法來對待,這能說是喜歡賢才嗎?”
萬章說:“冒昧地請問國君想奉養君子,怎么樣才算是養賢呢?”
孟子說:“用國君的名義送來禮物,按理要兩次跪拜叩頭然後才能接受。以後管倉庫的人不斷送來糧食,管廚房的人不斷送來肉食,都不是用國君的名義。子思認為為了幾塊煮熟的肉食使自己辛苦地多次跪拜,這不是供養君子的辦法。堯對於舜,使自己的九個兒子侍奉舜,又把兩個女兒嫁給舜,百官、牛羊、倉庫等都齊備了,使舜在田野中接受供養,然後才提升他擔任很高的職位,所以說,王公之尊賢者是這樣的。”

注釋
1.托:《禮記·檀弓下》:“久矣,予之不託於音也。”《戰國策·趙策》:“自托於趙。”《楚辭招魂》:“東方不可以託些。”《說文》:“託,寄也。”《資治通鑑》:“豈足托乎。”這裡用為寄託之意。
2.氓:《·衛風·氓》:“氓之蚩蚩,抱布貿絲。”《管子·八觀》:“氓家無積而衣服修。”《戰國策·秦策》:“而不憂民氓。”《淮南子·脩務》:“以寬民氓。”《孟子·滕文公上》:“遠方之人,聞君行仁政,願受一廛而為氓。”《說文》:“氓,民也。”古代稱外來的百姓為氓,這裡用為百姓之意。
3.摽:(biao漂)《詩"邶風"柏舟》:“靜言思之,寤擗有摽。”這裡用為趕出去之意。
4.台:敬辭。用於稱呼對方或跟對方有關的行為。《左傳·昭公七年》:“仆臣台。”服註:“給台下徵召也。”《廣雅·釋詁一》:“台,侍也。”這裡用為稱呼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