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靈樞·行針

作者:佚名

黃帝問於歧伯曰:余聞九針於夫子,而行之於百姓,百姓之血氣,各不同形,或神動而氣先針行;或氣與針相逢;或針已出,氣獨行;或數刺乃知;或數刺病益劇。凡此六者,各不同形,願聞其方。歧伯曰:重陽之人,其神易動,其氣易往也。

黃帝曰:何謂重陽之人?歧伯曰:重陽之人,熇熇高高,言語善疾,舉足善高,心肺之髒氣有餘,陽氣滑盛而揚,故神動而氣先行。

黃帝曰:重陽之人而神不先行者,何也?歧伯曰:此人頗有陰者也。

黃帝曰:何以知其頗有陰者也。歧伯曰:多陽者多喜;多陰者多怒,數怒者易解,故曰頗有陰。其陰陽之離合難,故其神不能先行也。

黃帝曰:其氣與針相逢奈何?歧伯曰:陰陽和調,而血氣淖澤滑利,故針入而氣出,疾而相逢也。

黃帝曰:針已出而氣獨行者,何氣使然?歧伯曰:其陰氣多而陽氣少,陰氣沉而陽氣浮者,內藏,故針已出,氣乃隨其後,故獨行也。

黃帝曰:數刺乃知,何氣使然?歧伯曰:此人之多陰而少陽,其氣沉而氣往難,故數刺乃知也。

黃帝曰:針入而氣逆者,何氣使然?歧伯曰:其氣逆與其數刺病益甚者,非陰陽之氣,浮沉之勢也。此皆粗之所敗,工之所失,其形氣無過焉。

譯文

黃帝問岐伯說:我聽了你所講的九針用法,就用來給百姓治病。百姓的氣血性狀有所差異,對針刺的反應也不一致:有的人見醫者手中持針,精神已動,針還不曾刺入,其體內之氣就有所反應;有的則針一刺入,其氣立時而至;有的則針已起出,而針感仍不消失;有的則是針刺數次,才有反應;有的下針之後,其氣逆亂失和;有的針刺數次,病情反倒愈加嚴重。對針的這六種反應,各不相同,我想聽聽其中道理。

岐伯說:重陽之人,其精神易受觸動,其氣也易於行走來至。

黃帝問:什麼叫重陽之人?

岐伯說:重陽之人,其氣火熱熾盛,說話快,走路時腳舉得高,心、肺的髒氣有餘,陽氣滑利充盛而升騰,所以精神一動,其氣就不待針入而先有反應。

黃帝問:重陽之人,也有的不那么銳敏,要等針入之後才能作出反應,這是為什麼?

岐伯說:這樣的人,是重陽之中略有些陰氣在內的。

黃帝問:怎么知道這種人是重陽之中略有些陰氣在內呢?

岐伯說:多陽的人多喜,多陰的人多怒,常常發怒的人其怒容易消除。因為這種人重陽之中頗有陰氣在內,而其陰陽之氣的離合比較困難,所以其神氣不能在進針之前出現反應。

黃帝問:針一刺入,其氣就立時作出反應,這是什麼緣故?

岐伯說:陰陽和調的人,其血氣濕潤滑利,便於運行,所以針一刺入,氣就迅速出動,隨著針刺立時而至。

黃帝問:針已起出,而針感仍在,這是什麼氣促使這樣的呢?

岐伯說:陰氣多而陽氣少、陰氣沉滯而陽氣浮動的人,其氣內藏,所以等到針已取出,氣才追隨其後而來至,因而針雖起出而針感仍在。

黃帝問:針刺多次,才見效應,是什麼氣促使這樣的呢?

岐伯說:這樣的人多陰少陽,其氣沉滯,運行困難,所以針刺多次才見效應。

黃帝問:針刺入而其氣逆亂不和的,是什麼氣促使這樣的呢?

岐伯說:針刺後其氣逆亂不和,.或多次針刺而病勢反加嚴重的,與陰陽之氣及其沉浮的情勢無關,這都是治療粗疏造成的不良後果,是醫工的失誤,並非患者的形氣有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