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卷二百三十八·詭詐

作者:李昉、扈蒙、徐鉉等

劉龍子 郭純 王燧 唐同泰 胡延慶 朱前疑 寧王 安祿山 白鐵余 李慶遠 劉玄佐 張祜 大安寺 王使君 劉崇龜 李延召 成都丐者 薛氏子 秦中子 李全皋 文處子

劉龍子唐高宗時,有劉龍子妖言惑眾。作一金龍頭藏袖中,以羊腸盛蜜水,繞擊之。每聚眾,出龍頭,言聖龍吐水,飲之百病皆差。遂轉羊腸水於龍口中出,與人飲之,皆罔雲病癒。施捨無數。遂起逆謀,事發逃竄。捕訪擒獲,斬之於市,並其黨十餘人。(出《朝野僉載》)

郭純

東海孝子郭純喪母,每哭則群烏大集。使檢有實,旌表門閭。後訊,乃是孝子每哭,即撒餅於地,群烏爭來食之。其後數如此,烏聞哭聲以為度,莫不競湊。非有靈也。(出《朝野僉載》)

王燧

河東孝子王燧家,貓犬互乳其子。州縣上言,遂蒙旌表。乃是貓犬同時產子,取貓兒置犬窠中,取犬子置貓窠內。飲貫其乳,遂以為常,殆不可以異論也。自知連理木、合歡瓜、麥分歧、禾同穗,觸類而長,實繁其徒,並是人作,不足怪焉。(出《朝野僉載》)

唐同泰

唐同泰於洛水得白石紫文,雲聖母臨水,(明抄本水作人)永昌帝業。進之,授五品果毅,置永昌縣。乃是將石鑿作字,以紫石末和藥嵌之。後并州文水縣於谷中得一石,還如此,有武興字,改文水為武興縣。自是往往作之,後知其偽,不復採用,乃止。(出《國史補》,按見《朝野僉載》卷三)

胡延慶

襄州胡延慶得一龜,以丹漆書其腹曰:天子萬萬年。以進之,鳳閣侍郎李昭德以刀刮之並盡。奏請付法,則天曰:此非噁心也。舍而不問。(出《國史補》,按見《朝野僉載》卷三)

朱前疑

則天好禎祥,拾遺朱前疑說夢云:則天頭白更黑,齒落更生。即授都官郎中。司刑寺系三百餘人,秋分後,無計可作。乃於內獄外羅牆角邊,作聖人跡長五尺。至夜半,眾人一時大叫。內使推問,對云:昨夜有聖人見,身長三丈,面作金色。云:'汝等並冤枉,不須憂慮。天子萬年,即有恩赦放汝。'把火照視,見有巨跡。即大赦天下,改為大足元年。(出《唐國史》,明抄本作出《朝野僉載》)

寧王

寧王嘗獵於鄠縣界,搜林,忽見草中一櫃,扃鑰甚固。命發視之,乃一少女也。詢其所自,女言姓莫氏,父亦曾仕。昨夜遇一火賊,賊中二人是僧,因劫某至此。含嚬抗訴,冶態橫生。王驚悅之,遂載以後乘。時方生獵一熊,置櫃中,如舊鎖之。值上方求極色,王以莫氏衣冠子女,即日表上之,且具所由。上令充才人。經三日,京兆府奏:鄠縣食店,有僧二人,以萬錢獨賃房一日夜。言作法事,唯舁一櫃入店中。夜深,腷膊有聲。店主怪日出不啟門,撤戶視之,有熊沖人走去。二僧已死,體骨悉露。上知之,大笑。書報寧王,大哥善能處置此僧也。莫氏能為新聲,當時號莫才人囀。(出《酉陽雜俎》)

安祿山

玄宗幸愛安祿山,呼祿山為子。嘗於便殿與楊妃同宴坐,祿山每就見,不拜玄宗而拜楊妃。因顧問曰:此胡不拜我而拜妃子,意何在也?祿山對云:臣胡家,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故也。笑而舍之。祿山豐肥大腹,帝嘗問曰:此胡腹中何物,其大乃爾。祿山應聲對曰:臣腹中更無他物,唯赤心耳。以其言誠,而益親善之。(出《開天傳信記》)

白鐵余

白鐵余者,延州嵇胡也,左道惑眾。先於深山中埋一銅佛像柏樹之下,經數年,草生其上。詒鄉人曰:吾昨夜山下過,見有佛光。於是卜日設齋,以出聖佛。及期,集數百人,命於非所藏處劚,不得。則詭曰:諸人不至誠布施,佛不可見。是日,男女掙施捨百餘萬。即於埋處劚之,得其銅像。鄉人以為聖人,遠近相傳,莫不欲見。宣言曰:見聖佛者,百病即愈。余遂左計數百里老小士女皆就之。乃以紺紫紅緋黃綾,為袋數十重,盛佛像。人來觀者去其一重,一回布施,獲千萬,乃見其像。如此矯偽一二年,鄉人歸伏,遂作亂。自稱光王,(按資治通鑑考異光王作月光王)署置官屬,設長吏,為患數年。命將軍程務挺討斬之。(出《朝野僉載》)

李慶遠

中郎李慶遠狡詐輕險。初事皇太子,頗得出入。暫時出外,即恃威權。宰相以下,鹹謂之要人。宰執方食即來,諸人命坐,即遣一人門外急喚云:殿下見召。匆忙吐飯而去。諸司皆如此計,請謁囑事。賣官鬻獄,所求必遂焉。東宮後稍稍疏之。仍潛入仗內,食侍官之飯。晚出外,腹痛大作。猶詐云:太子賜瓜,咽之太多,以致斯疾。須臾霍亂。吐出衛士所食粗米飯,及黃臭韭濟狼藉。凡是小人得寵,多為此狀也。(出《朝野僉載》)

劉玄佐

汴州相國寺,言佛有汗流。節度使劉玄佐遽命駕,自持金帛以施。日中,其妻亦至。明日復起齋場。由是將吏商賈,奔走道路,唯恐輸貨不及。因令官為簿書,以籍所入。十日乃閉寺,曰:佛汗止矣。得錢巨萬,以瞻軍資。(出《國史補》)

張祜

進士崔涯、張祜下第後,多游江淮。常嗜酒,侮謔時輩。或乘其飲興,即自稱豪俠。二子好尚既同,相與甚洽。崔嘗作俠士詩云:太行嶺上三尺雪,崔涯袖中三尺鐵。一朝若遇有心人,出門便與妻兒別。由是往往傳於人口曰:崔張真俠士也。是此人多設酒饌待之,得以互相推許。後張以詩上鹽鐵使,授其子漕渠小職,得堰名冬瓜。或戲之曰:賢郎不宜作此職。張曰:冬瓜合出祜子。戲者相與大哂。歲余,薄有資力。一夕,有非常人妝束甚武,腰劍手囊。囊中貯一物,流血殷於外。入門謂曰:此非張俠士居也?曰:然。揖客甚謹。既坐,客曰:有一仇人之恨,十年矣,今夜獲之。喜不能已,因指囊曰:此其首也。問張曰:有酒店否?命酒飲之。飲訖曰:去此三四里有一義士,予欲報之。若濟此夕,則平生恩仇畢矣。聞公氣義,能假予十萬緡否?立欲酧之。是予願畢,此後赴蹈湯火,誓無所憚。張深喜其說,且不吝嗇。即傾囊燭下,籌其縑素中品之物,量而與焉。客曰:快哉,無所恨也!遂留囊首而去,期以卻回。既去,及期(期原作其,據明抄本改。)不至。五鼓絕聲,杳無蹤跡。又慮囊首彰露,以為己累。客且不來,計無所出,乃遣家人開囊視之,乃豕首也。由是豪俠之氣頓衰矣。(出《桂苑叢談》)

大安寺

唐懿宗用文理天下,海內晏清。多變服私游寺觀。民間有奸猾者,聞大安國寺,有江淮進奏官寄吳綾千匹在院。於是暗集其群,就內選一人肖上之狀者,衣上私行之服,多以龍腦諸香薰裛,引二三小僕,潛入寄綾之院。其時有丐者一二人至,假服者遺之而去。逡巡,諸色丐求之人,接跡而至,給之不暇。假服者謂院僧曰:院中有何物,可借之。僧未諾間,小僕擲眼向僧。僧驚駭曰:櫃內有人寄綾千匹,唯命是聽。於是啟櫃,罄而給之。小僕謂僧曰:來日早,於朝門相見,可奉引入內,所酧不輕。假服者遂跨衛而去。僧自是經日訪於內門,杳無所見,方知群丐並是奸人之黨焉。(出《玉堂閒話》)

王使君

王凝侍郎案察長沙日,有新授柳州刺使王某者,不知何許人,將赴所任。抵於湘川。謁凝。凝召預宴於賓佐。王(明抄本凝召宴於賓佐王作王君請司賓吏上)啟凝云:某是侍郎諸從(明抄本從作院)子侄,合受拜。凝遽問云:既是吾族,小名何也。答曰:名通郎。凝乃謂左右曰:促召郎君來。逡巡,其子至。凝詰曰:家籍中有通郎者乎?其子沉思少頃,乃曰:有之,合是兄矣。凝始命邀王君,則受以從侄之禮。因從容問云:前任何官?答曰:昨罷職北海鹽院,鏇有此授。凝聞之,不悅。既退,凝復召其子謂曰:適來王君,資歷頗雜,的非吾之枝葉也。遽征屬籍,尋其派,乃有通郎,已於某年某日物化矣。凝睹之怒。翌日,廳內備饌招之。王君望凝,欲屈膝。忽被二壯士挾而扶之,鞠躬不得。凝前語曰:使君非吾宗也。昨日誤受君之拜,今謹奉還。遂拜之如其數訖。二壯士退,乃命坐與餐。復謂之曰:當今清平之代,此後不可更亂入人家也。在庭吏卒悉笑。王君慚赧,飲食為之不下。斯須,踟躇而出。(出《南楚新聞》)

劉崇龜

劉崇龜以清儉自居,甚招物論。嘗召同列餐苦蕒饆饠。朝士有知其矯,乃潛問小蒼頭曰:僕射晨餐何物?蒼頭實對:食潑生。朝中聞而哂之。及鎮番方,京國親之貧乏者,俟其濡救。但畫《荔枝圖》。自作賦以遺之。後卒於嶺表,歸葬,經渚宮,家人鬻海珍珠翠於市。為當時所鄙。(出《北夢瑣言》)

李延召

王蜀將王宗儔帥南梁日,聚糧屯師。日興工役,鑿山刊木,略不暫停。運粟泛舟,軍人告倦。岷峨之人,酷好釋氏。軍中皆右執兇器,左秉佛書。誦習之聲,混於刁斗。時有健卒李延召,繼年役於三泉黑水以來,采斫材木,力竭形枯,不任其事。遂設詐陳狀云:近者得見諸佛如來,乘輿跨象,出入岩崖之中,飛升松柏之上。如是之報甚頻,某雖在戎門,早歸釋教。以其課誦至誠,是有如此感應。今乞蠲兵籍,截足事佛。俾將來希證無上之果。宗儔判曰:雖居兵籍,心在佛門。修心於行伍之間,達理於幻泡之外。歸心而依佛氏,截足以事空王。壯哉貔貅,何太猛利!大願難阻,真誠可嘉。準狀付本軍,除落名氏。仍差虞侯,監截一足訖,送真元寺收管灑掃。延召(延召原作焚修,據明抄本改。)比欲矯妄免其役,及臨斷足時,則怖懼益切。於是遷延十餘日,哀號宛轉,避其鋒芒。宗儔聞之,大笑而不罪焉。(出《玉堂閒話》)

成都丐者

成都有丐者詐稱落泊衣冠。弊服襤縷,常巡成都市鄽。見人即展手希一文云:失墜文書,求官不遂。人皆哀之,為其言語悲嘶,形容憔悴。居於早遷橋側。後有勢家,於所居旁起園亭,欲廣其池館,遂強買之。及辟其圭竇,則見兩間大屋,皆滿貯散錢。計數千萬。鄰里莫有知者。成都人一概呼求事官人為乞措大。(出《朝野僉載》,明抄本作出《王氏見聞》)

薛氏子

有恭氏二子野居伊闕。先世嘗典大郡,資用甚豐。一日,木陰初盛,清和屆候。偶有叩扉者,啟關視之,則一道士也。草履雪髯,氣質清古,曰:半途病渴,幸分一杯漿。二子延入賓位。雅談高論,深味道腴。又曰:某非渴漿者。杖藜過此,氣色甚佳。自此東南百步,有五松虬偃在疆內否?曰:某之良田也。道士愈喜,因屏人曰:此下有黃金百斤,寶劍二口。其氣隱隱,浮張翼間。張翼洛之分野,某尋之久矣。黃金可以分贈親屬甚困者。其龍泉自佩,當位極人臣。某亦請其一,效斬魔之術。二子大驚異,道士曰:命家僮役客輩,悉具畚釺,候擇日發土。則可以目驗矣。然若無術以制,則逃匿黃壤,不復能追。今俟良宵,剪方為壇,用法水噀之,不能遁矣。且戒僮僕,無得泄者。問其結壇所須,曰:微潶三百尺,赤黑索也。隨方色采縑素甚多,洎几案爐香裀褥之具。且曰:某非利財者,假以為法。又用祭膳十座,酒茗隨之。器皿 以中金者。二子則竭力經營。尚有所缺,貸於親友。又言:某善點化之術,視金銀如糞土,常以濟人之急為務。今有囊篋寓太微宮,欲以暫寄。二子許諾。即召人負荷而至,巨笈有四,重不可勝,緘鐍甚嚴,祈托以寄。鏇至吉日,因大設法具於五松間,命二子拜祝訖。亟令返居,閉門以俟,且戒無得窺隙。某當效景純散發銜劍之術,脫為人窺,則禍立至。俟行法畢,當舉火相召。可率僮僕,備畚釺來,及夜而發之。冀得靜觀至寶也。二子依所教。自夜分危坐,專望燭光,杳不見舉。不得已,辟戶覘之,默絕影響。步至樹下,則擲杯覆器,飲食狼藉。采縑器皿,悉已攜去。輪蹄之跡,錯於其所。疑用微纆束固以遁。因發所寄之笈,瓦礫實中。自此家產甚困,失信於人。驚愕憂慚,默不得訴。(出《唐國史》,明抄本作出《唐史外補》,按見《唐闕史卷》下)

秦中子

秦川富室少年有能規利者藏鏹巨萬。一日逮夜,有投書於其戶者,仆執以進。少年啟封,則蒲紙加蠟,昧墨斜翰,為其先考所遺者。曰:汝之獲利,吾之冥助也。今將有大禍,然吾已請於陰騭矣。汝及朔旦,宜齋躬潔服,出於春明門外逆旅。備縑帛,隨其年,三十有五。俟夜分往灞水橋,步及石岸,見黃衣者即置於前,禮祝而退,災當可免。或無所遇,即挈縑以歸,急理家事,當為竄計。禍不鏇踵矣。少年捧書大恐。合室素服而泣,專志朔旦。則捨棄他事,彈冠振衣,止於春明門外,矜嚴不寐。恭俟夜分,乃從一仆乘一馬,馳往灞橋,唯恐無所睹。至則果有一物,形質詭怪,蓬頭黃衣,交臂束膝,負柱而坐,俯首以寐。少年驚喜,捧縑於前,祈祝設拜,不敢卻顧,疾驅而回。返轅相慶,以為倖免矣。獨有僕夫疑其不直。曾未逾旬,復有擲書者。僕夫立擒之,乃鄰宇之導青襟者。啟其緘札,蒲蠟昧墨如初。詞曰:汝災甚大,曩之壽帛,禍源未塞。宜更以縑三十五,重置河梁。其家則狀始末,訴於官司。詰問具伏,遂置於法。時李常侍叢為萬年令,訟牒數年尚在。(出《缺史》)

李全皋

護軍李全皋,罷淮海監臨日,寓止於開元寺。以朝廷艱梗,未獲西歸。一旦,有小校引一道人,雲能通爐火之事,全皋乃延而禮之,自此與之善。一日語及黃白之事,道人曰:唯某頗能得之。可求一鐵鼎,容五六升以上者,黃金二十餘兩為母,日給水銀藥物,大候足而換之。莫窮歲月,終而復始。李甚喜其說,顧囊有金帶一條,可及其數,以付道人。諸藥既備。周火之日後,日躬自看驗。居數日微倦,乃令家人親愛者守之。日數既滿,齋沐而後開視,黃金爛然,的不虛也。李拜而信之。三日之內,添換有徵。一旦道人不來,藥爐一切如舊。疑駭之際,俄經再宿。久待訝其不至,不得已,啟爐視之,不見其金矣。事及導引小校,代填其金而止。道人絕無蹤跡。(出《桂苑叢談》)

文處子

有處子(明抄本子作士)姓文,不記其名,居漢中。常游兩蜀侯伯之門,以燒煉為業。但留意於爐火者,鹹為所欺。有富商李十五郎者,積貨甚多。為文所惑,三年之內,家財罄空。復為識者所誚,追而恥之,以至自經。又有蜀中大將,屯兵漢中者,亦為所惑。華陽坊有成太尉新造一第未居,亦其空靜。遂求主者,賃以燒藥。因火發焚其第,延及一坊,掃地而靜。文遂夜遁,欲向西取桑林路,東趨斜谷,以脫其身。出門便為猛虎所逐,不得西去,遂北入王子山溪谷之中。其虎隨之,不離跬步。既窘迫,遂攀枝上一樹,以帶自縛於喬柯之上。其虎繞樹咆哮。及曉,官司捕逐者及樹下,虎乃徐去。遂就樹擒之,斬於燒藥之所。(出《王氏見聞》)

譯文

劉龍子 郭純 王燧 唐同泰 胡延慶 朱前疑 寧王 安祿山 白鐵余 李慶遠 劉玄佐 張祜 大安寺 王使君 劉崇龜 李延召 成都丐者 薛氏子 秦中子 李全皋 文處子

劉龍子

唐高宗時,有個叫劉龍子的人妖言惑眾。他製作一個金龍頭藏在衣服袖子裡,龍頭後面套上一段裝入蜂蜜水的羊腸子。每到人多的地方,劉龍子便從袖口裡露出金龍頭,對人們說他這隻神龍能從嘴中往外吞水,喝了後百病都能治好。說完,他轉動羊腸,於是蜂蜜水就從金龍口中流出來。喝了蜂蜜水的人,都謊說自己身上的病痊癒了。劉龍子白送人喝了一些後,就起了坑騙人的壞心,用這種方法騙取了許多錢物。後來,事情敗露後他逃走了。最終還是被官府查訪捉獲,拉到街市口斬首示眾。連同他的同黨,一共斬首了十多個人。

郭純

東海郡有個叫郭純的孝子死了母親後,每次哭母都有許多鳥雀來到他跟前。官府派人來察驗,確實是這樣。於是,官府為這位孝子立牌坊,用來表彰他這一族人。後來得到訊息,原來是這位孝子每次哭母前,在地上撒上餅子,因此群鳥都爭著來揀吃。經過多次訓練後,形成了條件反射。群鳥一聽到這位孝子的哭聲,又以為有餅子吃了呢,沒有不飛落下來尋找餅子吃的。不是孝子感動了上天令靈啊!

王燧

河東孝子王燧家裡,貓與狗互挽著脯乳它們的崽。州縣得知這一情況後向上呈報,於是王燧得到了官府的表彰。其實是他家的貓與狗同時生崽,他將貓崽放在狗窩裡,又將狗崽放在貓窩裡,互相吃慣了奶,習以為常了。完全不可以認為是異常的表現。由此可以知道,所謂的連理樹、合歡瓜、麥分岐、禾同穗,都是這樣長出來的。象這樣的事情確實有許多,都是人工製造出來的,一點也不值得奇怪。

唐同泰

唐同泰在洛水中得到一塊白色石頭,上面鐫有紫色的文字,是聖母臨水,永昌帝業八個字。唐同泰將這塊白石進獻給皇上,被授與五品果毅統管府兵,並且在這地方設立永昌縣。其實,唐同泰先在白石上鑿刻上字,再用紫色的石末和藥嵌在字上面。後來,并州文水縣有人在山谷中得到一塊石頭,也是這樣,上面有武興兩個字。於是改文水為武興縣。從自,常常有人這樣作假。後來,知道都是人工偽造的,官府不再採用了,才制止住了這股不正的風氣。

胡延慶

襄州有個叫胡延慶的人得到一隻烏龜,用丹漆在烏龜的肚腹上寫上天子萬萬年六個字,並將這隻烏龜進獻給朝廷。鳳閣侍郎李昭德用刀將烏龜肚腹上的字都刮掉了,並上奏武則天皇后,用法律來制裁胡延慶。武則天回答說:這樣做並不是什麼壞心啊。於是將這件事丟在一邊,不再過問。

朱前疑

武則天崇尚吉祥的徵兆。拾遺朱前疑說他作了一個夢,夢見了武則天白頭髮變成了黑頭髮,牙齒掉落後又生長出新的牙齒來。當即就被則天女皇授予了都官郎中。司刑寺里關押了三百多名囚犯。秋分過後,沒有什麼事情可做,這些犯人中有人在內獄外側牆角邊,作成聖人的腳印,長五尺。到了半夜,這些囚犯一齊大喊大叫。內監推問他們出了什麼事?回答說:昨天半夜有一位聖人出現在內獄院子裡,身高三丈,臉似塗金。這位聖人對我們說:'你們都是冤枉的,不用憂慮。天子能活一萬歲,會馬上施恩大赦你們的。'內監用火把照著看地上,果然見到有聖人的巨大腳印,就把這件事上奏給武則天女皇。則天女皇立即大赦天下的囚犯,並改之為大足元年。

寧王

寧王有一次在鄠縣山中狩獵,搜尋樹林,忽然看見草叢中有一隻柜子,關閉鎖得特別牢固。寧王讓人將這隻柜子打開一看,柜子里裝的是一位妙齡少女。寧王詢問她從哪裡來的?少女言說自己姓莫,父親也曾任過官職。昨天晚上遇到一夥盜賊,將她搶劫到這裡。盜賊中有兩個還是和尚。這位少女娥眉微蹙地向寧王訴說此事,妖冶之態不斷變化,面部表情非常豐富,寧王見了非常驚異喜悅。於是將這位少女放在後車中,運回府里。當時正好獵到一隻活熊,就將這隻活熊放在柜子里,原樣鎖好。這時正趕上玄宗皇帝下詔天下,搜求極端美麗的女子。寧王就將很有教養、深明禮儀的莫氏女進獻玄宗皇帝,並上表言明她的來歷,玄宗皇帝將莫氏女封為才人。三天后,京兆府上報玄宗皇上說:鄠縣一家旅店,來了兩個和尚,用一萬錢包租了一個房間住了一天一宿,說是作法事。這兩個和尚只抬著一隻大櫃來到旅店。當晚夜深,只聽到和尚包住的屋子裡腷膊有聲,似乎有人在廝鬥,店主感到很奇怪。到了大天時亮還不見兩個和尚開門出來,店主讓夥計打開門看看,有一隻熊從屋中衝著夥計走過來。兩個和尚已死在屋裡,渾身讓熊撕咬得露出骨頭。玄宗皇帝知道這件事情後,高興得大聲笑了。馬上寫封信告訴寧王,說:大哥真有好辦法處置這兩個和尚啊!莫氏女能唱流行的新曲。當時宮中都稱她為歌星莫才人。

安祿山

唐玄宗非常寵愛安祿山,叫安祿山為義子。一次,玄宗賞賜安祿山在便殿與楊貴妃坐在一桌上吃飯。安祿山每次回京朝見,不拜玄宗而拜楊貴妃。玄宗皇帝問安祿山:你這個胡兒不拜我而拜貴妃,是什麼意思?安祿山回答說:我是胡人,只知道有母親,不知道有父親啊!玄宗皇帝聽後笑著讓安祿山走了。安祿山身體肥胖、大腹便便。玄宗皇帝有一次問安祿山:你這胡兒肚子裡裝的是什麼東西,這樣大啊?安祿山回答說:我肚子裡沒有別的東西,只有對父皇的一顆忠心啊!安祿山因為他表面會說奉承話,而日益得到玄宗皇帝的寵幸。

白鐵余

白鐵余,是延州嵇山的一位胡人,用旁門左道迷惑人們。起初,白鐵余在深山裡的一株柏樹下面埋了一尊銅佛像。過了幾年,埋銅像的地方荒草叢生,已經看不出來掩埋的痕跡了,他欺騙鄉人們說:我昨天晚上從山下經過,看見山中有佛光出現。於是,他卜算了一個吉日,設齋祭,來請出這尊聖佛。到了這一天,白鐵余召集了好幾百人到山中。他先讓人在不是埋銅像的地方挖掘,沒有得到佛像。他欺騙人們說:大家不誠心意地布施錢財,是見不到聖佛的。於是,當天就有男男女女爭搶著布施一百多萬錢給聖佛。白鐵余這回讓人在他埋佛像的柏樹下面挖掘,挖到了他埋進地里的銅佛像。鄉人們認為白鐵余是聖人,遠近相傳,沒有人不想見到他的。白鐵余發出話說:見到聖佛的人,包你百病都能根除。於是,白鐵余用欺騙的手法,使方圓幾百里之內的老少男女都來看視聖佛。他用紺、紫、紅、緋、黃綾縫製成袋子,有幾十重,將銅佛盛入袋中。有人來觀看佛像,去掉一重袋子就得施捨一次錢。從一個觀看者的手中就能得到上千萬的布施錢,這個人才能觀看到佛像。白鐵余用這種手段騙人騙了一二年,鄉人們都歸伏他,於是他自稱光王,獨霸一方。他設定官衙,封任長吏,在延州嵇山一代作亂了好幾年。後來,朝遷命令將軍程務挺討伐他,將白鐵余捕獲斬首。

李慶遠

中郎李慶遠,為人狡詐輕躁奸險。他剛剛事奉皇太子時,很能上竄下跳出入宮門禁中。有時到外面去,就顯示他的威勢權力。因此,宰相以下的官員們,都稱呼他為要人。每到吃飯時,李慶遠剛剛坐下沒吃幾口,李慶遠就暗中派一個人在門外喊:太子殿下召見李中郎!李慶遠急忙將嘴裡的飯吐出來去見太子。李慶遠對各個部門,都用這種辦法。不論是誰請求見到他,託付他辦事,以及買賣官職、花錢減刑,凡是求他辦的事情,一定都能辦到。太子後來漸漸疏遠了李慶遠。一次,李慶遠偷偷進入衛士的住所,偷吃了衛士們的飯菜。晚上外出,突然肚子痛得難以忍受,他還跟人們誇說是太子賞賜給他一隻瓜,吃得太多了,以致於將肚子吃疼了。過了不一會兒,李慶遠上吐下瀉。吐出來衛士們吃的粗米飯,以及黃臭變質的韭菜等,吐得滿地都是。凡是小人得寵,多數都是這種樣子!

劉玄佐

汴州相國寺,傳言說有尊佛像身上有汗流出來。節度使劉玄佐立即親自到相國寺,親自將金帛等物布施給這尊佛像。這天中午,劉玄佐的妻子也親自到相國寺來布施。第二天,又建造了齋祭的道場。於是,文武官員、商賈士人,都爭先恐後地前來相國寺,唯恐來不及布施。劉玄佐命令節度府派出官員帶著帳簿去相國寺,收取布施。並將所有的布施都收歸節度府所有。十天以後關閉了相國寺,發告示說這尊佛像停止流汗了。十天之內共收得布施許多萬,劉玄佐將這筆錢款作為軍費使用了。

張祜

進士崔涯、張祜落第後,經常在江淮一帶遊走。經常聚眾飲酒,侮辱戲謔當時有名望的人;或者乘著酒興,自稱為江湖上的豪俠。這兩個人的喜好崇尚相同,因此相處得特別融洽。崔涯曾經寫首讚頌俠士的。詩是這樣的:太行嶺上三尺雪,崔涯袖中三尺鐵。一朝若遇有心人,出門便與妻兒別。從此,常常可以從人們的口中聽到:崔涯、張祜是真正的豪俠啊!凡是這樣說的人,往往都是經常擺設酒宴款待崔涯、張祜的人。他們之間互相推崇讚許。後來,張祜給管理鹽鐵的官吏書贈一首讚美詩。這位鹽鐵使在漕渠上授予他兒子一個小官職,負責冬瓜這一段堤堰的管理工作。有人戲謔張祜說:你的兒子不應該任這么小的職務啊!張祜自我解嘲地說:冬瓜就應該產生張祜的兒子!戲謔他的人聽了這樣的回答後,相望著大笑不止。過了一年多,張祜家積攢了一點資產。一天晚上,來了一位身穿夜行衣的人,全身武俠打扮,腰間懸掛一柄寶劍,手中拎著一隻行囊。囊里盛著一件東西,有血洇出囊外邊。來人進入屋門後問:這兒不是張俠士的住處嗎?張祜回答說:是的。非常恭謹地讓這個人進屋落坐。來人說:我有一個仇家,此仇已結十年了。今夜我將他殺死了,報了這段怨仇。邊說邊高興得不能自已,指著行囊接著說:這裡面裝的就是這位仇人的首級啊!又問張祜:這兒有酒店嗎?請張大俠打些酒,我們一塊兒喝一杯好嗎?喝完酒,來人說:離這兒三四里地有一位義士,我想報答他對我的大恩。如果今晚上能報答了我的這位恩人,那么,我平生恩、仇兩件大事就都算處理完了。聽說張大俠非常講義氣,能不能借我十萬緡錢?我用完之後馬上還給你。我的這兩件夙願都完成後,今後張大俠就是讓我赴湯蹈火,我決沒有什麼顧及的了。張祜聽來人這樣說,大喜過望,一點也不吝惜自己的資財。馬上將家中的一切值錢的物品都拿出來擺放在燭光下,將其中中等品級以上的書、畫真跡,計算好相當於十萬緡的價值,給了這位來客。來人高興地讚揚說:真是位痛快人啊!我平生再沒有什麼遺憾的事情啦!於是將行囊連同裡面的人頭留下,便離開了張祜家,約定好報完恩後馬上返回來。待到這位來人離開張家後,到了約定回來的時間卻沒有回來。張祜一直等到外面報夜的敲完五鼓了,還是一點蹤影也沒有。張祜考慮到一旦行囊中的人頭讓人發現了,會連累自己的。況且這位深夜來客又不按約回來,實在沒有什麼好辦法啦,只好讓家中的僕人將行囊打開看看,原來裡面裝的是一隻豬頭。從此,張祜的豪俠精神立時沒有啦。

大安寺

唐懿宗用文治理國家,注重休養生息、發展生產,因此海內清平,國泰民安。懿宗多次改穿便裝扮作普通人,遊覽寺院、道觀。一次,有一夥狡猾奸詐的人,聽說大安國寺院中,寄放著江淮進奏官進獻給朝廷的吳綾一千匹。他們暗中串聯謀劃,挑選出一個長相很象懿宗皇帝的人,穿上皇上私游時穿的衣服扮成皇上,並用龍腦等多種香料薰染衣服,帶著二三個小僕人來到大安國寺寄放吳綾的院落中。當時有一二個乞丐來到院中,假扮皇上的這個賊人分給他們一些錢後打付他們離開這裡。過了一會兒,各種各樣的乞丐接連不斷地來到院中向假扮皇上的人行乞討。這個假扮的賊人施捨不過來,對寺院的僧人說:寺院裡有什麼東西,暫借我用用。僧人沒有立即答應,假扮的小僕人向僧人遞眼色,暗示是皇上微服私訪。僧人無比驚惶恐懼,連連說:寺院櫃裡有他人寄放的吳綾一千匹,聽候吩咐。於是,假扮的皇上命令打開柜子,將一千匹綾都施捨給了那些乞丐。假扮的小僕人對僧人說:明天早晨,在朝門相見。我奉皇上之命引導你進入宮內,不會少還給你的。說完,服侍假皇帝騎上驢背,揚長而去。第二天從早到晚,大安國寺的僧人都在宮門邊等候尋找,連個人影都沒等著。這才知道昨日在寺院借綾的皇上和那些乞討的乞丐,都是奸人賊黨假扮的啊!

王使君

侍郎王凝在長沙查處期間,有位新近授任的柳州刺史王某人,不知道他是哪地方的人,在赴任途中經過長沙時,請求拜見王凝。王凝得知後,先請他跟僚屬們一塊飲酒。席間,這位王刺史對王凝說:我本是侍郎你的幾個堂侄中的一位,今天應該受小侄一拜。王凝立刻問他:既然是我族上的人,請問你小名叫什麼?王某人回答說:侄子小名通郎。王凝對手下人說:快召喚我的兒子來。不一會兒,王凝的兒子被召來了。王凝問兒子:我們王家戶冊上有通郎這個名字嗎?王凝兒子沉思一會兒,回答道:有這個人,應當是我的哥哥。王凝這才正式邀請這位王某人,並且接受了他以堂侄的禮數的參拜。王凝隨便問王某人:這之前你任的是什麼官職?王某人回答說:這之前剛剛辭去北海鹽院的官職,緊接著就授小侄柳州刺史。王凝聽了很是不高興,立即起身告辭。又將兒子叫到跟前,說:剛才來的這個姓王的,他的資歷很是複雜,確實不是我們王家族人。說完,立即取出王家戶冊,查找分枝族系,確實有位堂侄叫通郎,但是已在某年某日死去了。王凝看了後,很是生氣。第二天,在廳堂上準備好了酒宴招待這位王某人。王某人來了後,看到王凝就要下跪參拜。忽然被兩位身強力壯的僕夫左右拉住,扶他站起來,不能鞠躬。王凝上前對王某人說:你不是我們王家宗族的人。昨天錯誤地接受你的參拜,現在我奉還給你。說完,如數回拜王某。二位僕人退下,王凝讓這位王某人入坐就餐,又對他說:當今天下清平,國泰民安。以後不可以再隨便認宗。在場的官員和辦事人員聽了後,都嗤笑不已。這位王某人滿臉羞愧,酒菜也吃不下去。只坐了一會兒,就局促不安地告辭走了。

劉崇龜

劉崇龜平素以清廉節儉自居,很是招到眾人的議論。他曾經召請同僚到他家吃苦蕒菜和包餡的麵食餑餑。朝中的官員中有人知道劉崇龜故意這樣作給人看,於是偷偷問他家的小伙夫:僕射今天早晨吃的是什麼啊?小伙夫如實告訴他:我家相公早晨吃的是烹煮肉。朝中官員們聽到這件事後,都譏笑他。待到劉崇龜外放嶺南為鎮守一方的封疆大吏,京城中有些窮親戚想沾光等待他的接濟。他只畫了一幅《荔枝圖》,親自在上面題寫《賦》一篇,回送這位京城裡的窮親戚。後來,劉崇龜病死在嶺南任上。在歸葬途中路過湖北江陵時,他的家人在市上出賣南海的珍珠、翡翠。當時人得知這件事後,越加鄙視他啦。

李延召

五代時,前蜀王氏王朝的將領王宗儔統帥南梁期間,搜聚糧草,發動士卒屯墾。每天都讓兵卒做工服役。鑿山開路,砍伐樹木,一刻也不停歇。還讓士兵撐船運送糧食,全軍上下都叫苦不疊。岷峨一帶的百姓民眾,酷愛佛教。軍中所有的人,都右手拿著兵器,左手拿著佛經。讀誦佛經的聲音,跟巡更通報時辰的刁斗聲混在一起。當時,有一個體魄健壯的兵卒叫李延召,連年來在三泉黑水服役,採伐木材,勞累得身體枯瘦如柴,精疲力竭,已經砍伐不動木材了。於是,他設計欺騙王宗儔,說:我最近見到了如來佛,或乘坐車輿,或騎在大象上,在山崖絕壁上行走,或在松柏樹上飛騰。李延召頻繁地上報這樣的事情,而且還說:我雖然身在軍門,心卻早就皈依了釋教佛門。因為我每天誦讀佛經,這種真誠感動了諸位神佛,才使他們現身讓我看見。我現在乞求長官取消我的軍籍,截取我一隻腳,讓我事奉佛主吧。使我將來能修成無上至高的境界。王崇儔在李延召報送的申請書上批示道:雖然身在軍籍,卻心在佛門。修心在行伍之間,達理於虛幻無常之外。決心皈依佛教,情願截足以事奉從未見過的佛主。豪壯啊兵士,何必這么凶暴殘忍啊!你這樣的宏大志向難以阻攔,你的真誠事佛理應嘉獎。特此批准這份申請,請交付該兵士所在部隊,除掉他的軍籍。並差派管理山澤的虞侯就地截去該兵士的一隻腳,然後送往真元寺收管,讓他在寺中灑掃庭院,侍奉佛主。李延召本來是想用這種欺騙的辦法,逃脫掉勞役之苦,待到真的要砍去他的一隻腳時,則非常恐懼。拖延了十多天,又哭又鬧,不讓虞侯截砍他的腳。王宗儔聽到這一訊息後,哈哈大笑,並不追究李延召的欺騙罪過。

成都丐者

成都有一個乞丐,偽稱自己是潦倒落魄的讀書人,用來騙人。這個乞丐通身穿著破敗襤縷的衣服,經常在成都集市間遊走。見人就將手中的一篇文章展示讓人看,說:我丟失了任職的文書,才當不上官了。人們聽了他這悲悲切切的話語,看到他那憔悴的容顏,都非常同情可憐他。這個乞丐住在成都早遷橋旁邊。後來,一個很有權勢的人家,在他居住的旁邊建造起一座園亭,想再擴大地面修建池塘館舍,就強行買下了他居住的這塊地皮。待到扒倒這個乞丐外面破敗的門洞後,見裡面兩間大屋中到處都裝滿了各種錢幣,估計能有好幾千萬,附近的鄰居沒有一家知道他有這么多錢。於是,全成都市的人,都呼求在官府任職的家裡人辭官不作而當行乞的落魄讀書人。

薛氏子

有薛家兄弟二人居住在伊闕的郊野。兄弟倆的先人曾經在大都市擔任過官職,因此,家中很是富有。草木茂盛的初夏里的一天,天氣晴朗,忽然有人敲薛家哥倆的院門。開門一看,原來門外站著一位道士,腳下穿著草鞋,臉上白髯如雪,氣質清古不凡。道士說:我雲遊的路途上身患疾病口渴,施主請施捨給貧道一杯水喝。薛家兄弟二人將這位道士請入廳堂入座,待為賓客。這位道士坐下後,談吐高雅,議論深奧,深諳道家的哲理。過了一會兒,道士又說:我並不是因為渴了來討碗水喝的。我拄著拐杖經過這裡,發現你這兒有祥瑞之氣。從你家院落往東南走一百步,是不是有五株松樹長在那兒?薛家兄弟回答說:那是我家的田地。道士聽了後更加歡喜,讓兄弟二人屏退家中僕人,說:你家的那五株松樹下埋藏著黃金百兩,寶劍二口。這兩樣寶物發出的寶氣,懸浮在張翼一帶的空中。張翼乃是洛陽與伊闕的分界線,我尋找了好久才找到你們這裡啊!這樣吧,百兩黃金你們兄弟可以分送給貧困的親友。其中的一口寶劍,你們兄弟佩帶身邊,可保你們位極人臣。另外一口寶劍賞給貧道,用它來降妖除魔。你們看如何?薛家兄弟二人聽後很是驚異。道士說:讓你家中的童僕和雇用的工匠,都準備好畚箕,鍬釺等挖泥運土的工具,等候我選個吉日好挖土取出這兩宗寶物,你們兄弟倆就可以親眼看到貧道是不是在這信口胡謅。但是,如果不施用法術制住它們,這兩宗寶物沒等挖掘出來就會土遁逃走,再也追找不到了。等到今天晚上,劃一塊方地作法壇,貧道口含法水噴灑埋藏寶物的地面,它們就不能逃盾了。一定要告戒你家的童子僕人,且不可泄露機密。薛家二兄弟問道士設法壇都需用什麼東西?道士說:請準備微纆三百尺,就是赤黑的繩索。布置法壇需要很多的彩色細絹,還有小凳、桌案、香爐、褥墊等物。說到這裡,道士看看薛家二兄弟,接著說:我不是假作法壇來騙取你的錢財的人啊,請你們兄弟放心。對啦,還需要祭祀神靈用的供膳十座。酒、茶,都準備好。祭膳用的器皿必須是含有一半以上黃金的金器。薛家二兄弟遵照道士的要求,竭盡全力去準備。還有缺少的物件,就向親友求貸。道士又說:貧道擅長點石成金之術,視金銀就象看糞土一樣。經常周濟一些貧困人,幫助他們解決緊急的困難。現在,貧道有一些箱子包裹存放在太微宮,想暫時寄放在你們這兒,怎么樣?二兄弟聽後高興地答應了,立即讓家中僕人將這些箱子、包裹運回來。一共有四隻巨大的箱子,每隻箱子都重得搬不動。而且上鎖貼封條,極為嚴細。很快到了道士選定的吉日。道士在五株松樹那兒搭設法壇,讓薛家二兄弟跪拜法壇前面,祝祈神靈保佑降福。之後,道士立即讓他們回到家中,關閉門戶等待。而且一定不得向法壇這邊偷看。道士說:貧道將效仿景純法師披散頭髮、口中刁著寶劍的法術,如果有人偷看,就會立刻遭至災禍。待到貧道法事作完了,當以舉火為號招喚你們。你們見到火光後,就可以帶領家童僕夫,拿著畚箕、鍬鏟等工具,連夜挖掘,你們兄弟倆就在旁邊靜觀財寶吧。薛家兩兄弟,依著道士的告誡,一到天黑就在家中正襟危坐,等候火光的招喚。左等右等也不見五株松方向有火光信號。實在等下不去了,打開門看看,五株松那邊一點聲響也沒有。兩兄弟覺得事情有變,急忙來到五株松下,只見杯盤狼藉,到處都是吃過的飯菜。而且,他們兄弟倆為道士準備的布設法壇的用品五色細絹,以及盛裝祭膳用的金器,都被道士攜逃一空。只見車輪與牲畜的蹄印布滿地上。三百尺赤黑繩索也不見了,一定是用它捆綁細絹、金器等東西了。回到家中,兩兄弟讓家人趕快打開道士暫存的四隻大箱子,裡面盛的全是瓦礫。從這以後,薛家兩兄弟家道敗落,一貧如洗,而且在親朋好友那裡再也沒有信譽了。兩兄弟又驚又感又憂又愧,一言不發地吃了這個大啞巴虧。

秦中子

在秦川,有一家富有的少年,擅長經營獲利,家中藏錢巨萬。一天晚上,有封書信扔在這位少年家院內,僕人取回來給少年。少年打開信封,看是蒲草紙上面用蠟油緘封的,用毛筆斜著寫在黑暗無光的信紙上,是他死去的父親寫給他的信。信上說:你能獲得這么多的利,是我在陰間幫助你的。現在將有大禍降臨你頭上,但是我已經在陰間請求保佑你了。你可以等到下月初一,躬敬地實行齋戒,穿上整潔的衣服,到春明門外的一家客店,準備好細絹,隨著年份計算,需用三十五匹。等到黑夜降臨後,前往灞水橋,步行到達石岸邊,看見一個身穿黃衣服的人,就將三十五匹細絹放在這個人面前,行禮祀祝然而退回去,災禍就可以免除了。如果什麼人也沒有遇到,你帶著細絹趕快回到家中,料理好家事,趕快離家出走。這樣,災禍不會轉著腳跟隨你去的。少年看後,手捧書信驚恐萬分。全家人身著素服,抱頭哭泣。什麼也不做了,專心等待下月初一這一天的到來。到了下月初一這天,少年打掃乾淨帽子上、衣服上的灰塵,帶著三十五匹細絹,來到春明門外的旅店旁邊,莊嚴地恭候在那裡,一點不敢走神。恭候到夜間,帶著一個僕人騎著一匹馬,馳往灞橋。一路上唯恐到橋邊什麼人也遇不到。來到灞橋,果然看見有一個人,形態詭怪,頭髮蓬亂,身著黃衣,兩臂交叉著抱住兩膝,靠著橋柱坐在那兒,低頭打盹兒。少年見了非常驚喜,雙手捧著細絹走上前,將細絹放在這個人的身邊,祈祝下拜,轉身離去,驅馬急馳而歸,連頭都不敢回一下。在回家的路上,少年高興地慶賀見到了這位穿黃衣服的人,免去了一場大災禍。唯獨跟少年同去的僕人不大相信這件事。沒過一旬,又有人向少年院裡投擲書信。同去的那位僕人立即出去將投信人捉獲,一看,原來是鄰居家的一個讀書人。打開信緘,蒲紙蠟封,黑暗的信紙,都象上次一樣。信上寫的是:你的災禍非常大,上次送去壽帛,並沒有免去禍源,還應再帶三十五匹細絹,重新放在灞橋河岸邊。這位少年將這件事情上告到官府那裡,陳述始末緣由。官府審問那位鄰家的讀書人,他一一招認,伏法。當時常待李叢任萬年縣縣令,是他一手經辦的這個案子。所有案卷幾年之內都完好地收存在縣衙里。

李全皋

護軍李全皋,辭去淮海監那天,暫時居住在開元寺中。因為朝廷阻難,沒能得到允許回到他西部老家。一天,有一位小校引薦一位道人來見李皋。這位道人說他通曉用爐鍊金的秘法,李全皋聽了後以禮相待,從此兩人關係日漸友善。一天談到用爐鍊金的事情,道人說:只有貧道我擅長這種密法。你可以尋找到一隻鐵鼎,能裝五六升以上那么大的,再拿來黃金二十多兩做母本,每天往鼎里加添水銀等藥物,待火候煉足了再更換。不要計算什麼時候能煉好這一爐,終而復始,一直煉下去,你就會得到無窮無盡的黃金啊。李全皋聽後大喜,看看自己行囊中有金帶一條,大約有二十多兩重,交給了道士。又將鍊金所需要的水銀等藥物準備齊全,一併交給了道士。開爐升火後,每天李全拜都親自到爐邊驗看。過了幾天后,他感到有些厭倦了,就讓他的家中僕人或者信得過的人代替他去爐前看守。待到煉滿預定的天數後,齋戒沐浴換上潔淨的衣服,打開鼎蓋驗看,只見滿鼎金黃燦然一片,確實不假啊!李全皋拜謝道士,相信了他的鍊金法術。三天之內,就可以添換取出一些煉出來的黃金。但是就在這關鍵時刻,那位道士有一天了沒有來到爐前。藥爐的一切象原先一樣,照舊添火煉燒。又過了一宿,依然不見道士的蹤影。李全皋非常奇怪著急,不得已,他自己打開鼎蓋一看,鼎中置放的黃金母本,都不見了。因為這位道士是那個小校引薦來的。於是,小校將自己的黃金拿出來補給了李全皋,才算了結這件事。那位自稱會鍊金的道士,再也沒有見到他的蹤影。

文處子

有一個姓文的處士,不記得他叫什麼名字啦,居住在漢中。這位文處士,經常來往於兩蜀侯伯等權貴之家,以鍊金為職業。但凡想要通過鍊金發財的人,都受過這位文處士的詐欺。有位富商叫李十五郎,積聚的財產很多。被文處士迷惑住了,用他給開爐鍊金,三年之內,將家財全都敗光。而且還遭到熟人的譏諷,後悔莫及,終於懸樑自盡了。還有一位蜀中的大將軍,屯兵在漢中,也被文處士所迷惑。華陽坊有位成太尉,新建造一座府第還沒有住進去人。文處士說這座宅院空靜,適於鍊金。於是,這位大將軍就向主人將它租賃來用以燒藥鍊金。不慎失火,將整座宅第燒為平地,而且火勢蔓延整條華陽坊,燒毀整整一條街。文處士連夜逃走,出城後想向西取道桑林路,再向東到斜谷,以逃脫官府的追捕。但是,他一出城門就被一隻猛虎追逐,西去不得,向北逃入王子山溪谷中。這隻老虎一直追逐他到這裡,一點不離。文處士無計可施,攀枝爬到一株樹上,用帶子將自己綁縛在樹幹上。虎繞著樹轉圈,邊轉邊咆哮。到天明,官府聽到虎叫聲趕到這株樹下,虎才離去。於是,文處士在樹上被擒獲,帶回市里,在他燒藥鍊金的地方被折首示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