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靈樞·禁服

作者:佚名

雷公問於黃帝曰:細子得受業,通於九針針六十篇,旦暮勤服之,近者編絕,久者簡垢,然尚諷誦弗置,未盡解於意矣。(外揣)言渾束為一,未知所謂也。夫大則無外,小則無內,大小無極,高下無度,束之奈何?士之才力,或有厚薄,智慮褊淺,不能博大深奧,自強於學若細子。細子恐其散於後世,絕於子孫,敢問約之奈何?黃帝曰:善乎哉問也。此先師之所問也,坐私傳之也,割臂歃血之盟也,子若欲得之,何不齋乎。

雷公再拜而起曰:請聞命於是也,乃齋宿三日而請曰:敢問今日正陽,細子願以受盟。黃帝乃與俱入齋室,割臂歃血,黃帝親祝曰:今日正陽,歃血傳方,有敢背此言者,反受其殃。

雷公再拜曰:細子受之。黃帝乃左握其手,右授之書曰:慎之慎之,磿為子言之,凡刺之理,經脈為始,營其所行,知其度量,內刺五臟,外刺六腑,審察衛氣,為百病母,調諸虛實,虛實乃止,瀉其血絡,血盡不殆矣。

雷公曰:此皆細子之所以通,未知其所約也。黃帝曰:夫約方者,猶約囊也,囊滿而弗約,則輸泄,方成弗約,則神與弗俱。

雷公曰:願為下材者,勿滿而約之。黃帝曰:未滿而知約之以為工,不可以為天下師。

雷公曰:願聞為工。黃帝曰:寸口主中,人迎主外,兩者相應,俱往俱來,若引繩大小齊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名日平人。

人迎大一倍於寸口,病在足少陽,一倍而躁,在手少陽。人迎二倍,病在足太陽,二倍而躁,病在手太陽。人迎三倍,病在足陽明,三倍而躁,病在手陽明。盛則為熱,虛則為寒,緊則為痛痹,代則乍甚乍間。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緊痛則取之分肉,代則取血絡.且飲藥,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名曰經刺。人迎四倍者,且大且數,名曰溢陽,溢陽為外格,死不治。必審按其本末,察其寒熱,以驗其臟腑之病。

寸口大於人迎一倍,病在足厥陰,一倍而躁,在手心主。寸口二倍,病在足少陰,二倍而躁,在手少陰。寸口三倍,病在足太陰,三倍而躁,在手太陰。盛則脹滿,寒中,食不化,虛則熱中、出糜、少氣、溺色變,緊則痛痹,代則乍痛乍止。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緊則先刺而後灸之,代則取血絡,而後調之,陷下則徒灸之,陷下者,脈血結於中,中有著血,血寒,故宜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寸口四倍者,名曰內關,內關者,且大且數,死不治。必審察其本末之寒溫,以驗其臟腑之病。

通其營輸,乃可傳於大數。大數曰:盛則徒瀉之,虛則徒補之,緊則灸刺,且飲藥,陷下則徒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所謂經治者,飲藥,亦曰灸刺,脈急則引,脈大以弱,則欲安靜,用力無勞也。

譯文

雷公問黃帝道:我從您受業,通曉了有關九針理論的六十篇,早晚勤奮學習。年代久遠的簡冊,翻看得編絲都斷了,年代較近的簡冊,翻看得竹簡都磨損污舊了,但我仍然誦讀不止。即使這樣,我仍未完全了解其中的精要。《外揣》篇里講的“渾束為一”,不知道講的是什麼。九針之道,大到包羅萬象,沒有不包括的東西,小到深入毫微,沒有比它更細小的,大的方面和小的方面都到了極點,高低也都深不可測,如何歸納總結它呢?人的才智,有的深厚,有的淺薄,思慮狹窄淺小,不能博大精深,又不能象我一樣勤勉學習,那就更不可能掌握九針之道。我擔心九針之道在後世會散失,不能傳給子孫,敢問如何概括其精要?

黃帝說:問得好啊!這是先師所禁戒之事,私傳是有罪的,要經過割臂歃血的盟誓才能傳授。你如果想得到傳授,為什麼不誠心誠意沐浴齋戒呢?

雷公又一次拜禮,站起來說:希望在這裡聽從您的指教。

於是雷公規矩地齋戒了三天,然後請教說:今日正午,我願意行受業的盟誓。於是黃帝與雷公一起進入齋室,行割臂歃血的儀式。黃帝親自祝告說:今日正午,經過割臂歃血的盟誓傳授九針精要,有敢違背此誓言的,必定遭受災禍。

雷公又拜禮說:我接受盟誓。於是黃帝左手握著雷公的人,右手把書授給雷公說:你一定要謹慎又謹慎!我現在給你講授九針之道。針刺之理,以熟練掌握經脈狀況為首要任務,掌握經脈之氣循行規律,了解經脈的長短和氣血量,知道五臟相生相剋次序,分別六腑的功能,審察衛氣變化,因為邪從衛氣而入是百病的根源。然後調和虛實。如為實症,就針刺血絡瀉血。淤血瀉盡了,病人就沒有危險了。

雷公說:這些我都已了解了,就是不知道如何把它歸納起來掌握要領。

黃帝說:歸納理論,掌握方法就如同扎住口袋一樣。口袋裝滿了而沒有扎住袋口,袋中之物就會泄漏出來;方法使用了而沒有歸納整理,就不能適時而用,達到神妙的境地。

雷公說:甘願當下等人材的人,不求學識淵博,卻概括出簡朋的方法。

黃帝說:未達到學識淵博的地步,卻概括出簡明的方法,這僅可稱為是好醫生,而不可以稱為是天下人的師表。

雷公說:我想了解作為一名好醫生應具備什麼條件。

黃帝說:寸口脈象反應體內五臟之氣的變化,人迎脈象是六腑之氣在外的反應,兩者反應的臟腑氣表里相應,同來同往,就象二人共同牽引一繩索的兩頭,這邊牽引,繩動,那邊牽引,繩也動。春季夏季,人迎脈象微大,秋季冬季寸口脈象微大,脈象如此者,叫做正常無病的人。

人迎脈象比寸口大一倍,表明足少陽經有病;人迎脈象大一倍而呈躁象的,表明病在手少陽經。人迎脈象大二倍,表明病在足太陽經;人迎脈象大二倍而呈躁象,表明病在手太陽經。人迎脈象大三倍,表明病在足陽明經;人迎脈象大三倍而呈躁象,表明病在手陽明經。人迎脈盛,表明陽氣內盛為熱;人迎脈虛,表明陽氣內虛,陰乘為寒;人迎脈緊,表明有痛痹症;脈代則病症忽輕忽重。脈盛就用瀉法,脈虛就用補法,脈緊就取分肉間穴位針刺,脈代就取血絡針刺,並且同時服藥,脈陷下不見就用灸法,脈不盛也不虛就用平常的方法治療,這叫做“經刺”。人迎脈象大於寸口四倍,脈大且快,叫做“外格”,是不治的死症。針刺治病一定先要詳細察驗人迎、寸口的內外脈象,觀察病的寒熱,以此來確診臟腑的疾病狀況。

寸口脈象大於人迎脈象一倍,表明病在足厥陰經;寸口脈象大一倍而呈躁像的,病在手厥陰經。寸口脈象大二倍,表明病在足少陰經;寸口脈象大二倍而呈躁象,表明病在手少陰經,寸口脈象大三倍,表明病在足太陰經;寸口脈象大三倍而呈躁象,表明病在手太陰經。寸口脈盛,病症為脹滿、寒滯中焦、食物不消化;寸口脈虛,病症為熱中、拉稀如爛粥、氣短、小便色黃;寸口脈緊,表明有痛痹症;寸口脈代,則病痛忽痛忽止。脈盛就用瀉法,脈虛就用補法,脈緊先用針刺,然後用灸法,脈代則取血絡針刺祛除淤血,然後調治,脈陷下不見就僅用灸法治療。脈陷下不見,表明脈絡中有淤血凝結。脈絡中有淤血凝結,表明寒氣深入於血,血因寒滯,所以適宜用灸法散寒治療。脈不盛不虛,按平常的方法治療。寸口脈象大於人迎四倍,名叫“內關”。內關之脈象,大且快,是不治的死症。針刺治病一定先要詳細查驗內外脈象和病症的寒溫,以此來確診臟腑的疾病狀況。

掌握了滎腧經穴的作用,才可以傳授針灸治療的大的法則。大的法則是:脈象盛就僅用瀉法,脈象虛則僅用補法,脈緊則針刺、灸法並用且服藥,脈陷下不見就只用灸法,脈不盛不虛就按常規治療。所謂常規療法,就是服藥,也可用針刺或灸法。脈急可用針刺導去邪氣使之平和,脈代就需要安心靜養,不要勞累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