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朱晞顏

朱晞顏(1132~1200年),字子淵、子囝,休寧(今屬安徽)人,宋孝宗隆興元年(1163年)進士,曾知靖州永平縣,政績頗好,當地為他立了生祠。隆興元年調當陽尉。歷知永平、廣濟縣,通判閬州,知興國軍、吉州,廣南西路、京西路轉運判官。光宗紹熙四年,除知靜江府。寧宗慶元二年除太府少卿,總領淮東軍馬錢糧。四年,遷權工部侍郎,俄兼實錄院同修撰。五年,兼知臨安府。六年卒,年六十六。著作已佚,僅《兩宋名賢小集》卷二一七存《桂巖吟藁》一卷。事見《新安文獻志》卷八二宋談鑰《朱公行狀》。► 3篇詩文

生平

朱晞顏曾兩次官桂林:一次為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任廣南西路轉運使,一次為光宗紹熙四年(1193年),任靜江知府兼廣南西路經略安撫使。在桂林的時間,前後共五年,兩年(1189~1190年)任轉運使,三年(1193~1195年)知靜江。康熙本《桂林府志·秩官》卻說朱晞顏任廣西經略使的時間是紹興五年 (1135年),那時朱晞顏才三歲,三歲娃娃怎么能當知府呢?而且與朱晞顏自己摩崖的石刻根本不相符合。寧宗慶元元年( 1195年)朱晞顏彈子岩題的前記中說:“兩入湘南,五見秋序”。告訴我們,朱晞顏兩次來桂林,在桂時間五年。紹熙元年(1190年)寫的“五瘴說”跋語中說:“予將漕來南行矣,二年蓋深入瘴鄉矣。”說明朱晞顏淳熙十六年就來到桂林任轉運使了。“再閱歲,進直煥章閣,知靜江府”(弘治本《徽州府治》),這說明,朱晞顏中間隔了兩年,即1193年又來到桂林任靜江知府。

關於朱晞顏在廣西任轉運使和知靜江府誰先誰後的問題,各種資料說法不一。《全宋詞》說:“直秘閣,京西運判。直煥章閣,知靜江府。紹熙中,廣西漕使。”文中雖未明說知靜江府和廣西漕使誰先誰後,但從行文邏輯看,則是先知靜江府,後官廣西漕運。根據《徽州府志》,證以桂林石刻,朱晞顏是先官廣西轉運使後知靜江府的。至於《宋詩紀事》說他“慶元中廣西漕使”,那更是差之千里了。

關於朱晞顏的年齡,《全宋詞》說他活了六十六歲,弘治本《徽州府志》說他享年六十八歲,今從府志。

朱晞顏兩次官廣西,都為人民做了不少好事。宋代,一般鹽是由政府的“漕司”統一賣的,價錢也有規定,叫“官般”。有時“漕司”的官員不關心人民的生活,食鹽不能及時運到,走私鹽商就趁火打劫,抬高鹽的售價,給人民帶來疾苦。因此,有時也由政府規定一定的數額、範圍、時間,由商人賣,政府則專收鹽利,這叫“客鈔”或者“鈔鹽”。商人為了賺錢,便抬高市價,民不堪其苦。為了管理好鹽業,平抑鹽價,安定民心,趙宋王朝的歷代皇帝不知下了多少詔書來解決廣西賣鹽的問題。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廣西經略使應孟明上書說:“廣中自行鈔法,五六年間,州縣率以鈔法抑售於民,其害有甚於官般。”所謂“鈔法”就是私商賣。根據這一情況,孝宗趙昚“詔應孟明,朱晞顏與提舉廣西鹽事王光祖從長措置,經久利便,毋致再有科抑之弊。”朱晞顏當時任廣西漕司,管理好鹽業,是他的分內事。當他接到詔書以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講究鹽策,上便宜事數千言,革客鈔科抑之患,廣右民賴以安”。在知靜江府期間,又整治興安靈渠,便利了交通和灌溉。

朱晞顏的詩文

一萼紅·盆梅

宋代朱晞顏

玉堂深。正重簾護暝,窗色試新晴。苔暖鱗生,泥融脈起,春意初破瓊英。夜深後、寒消絳蠟,誤碎月、和露落空庭。暖吹調香,冷芳侵夢,一晌消凝。
長恨年華婉晚,被柔情數曲,抵死牽縈。何事東君,解將芳思,巧綴一斛春冰。那得似、空山靜夜,傍疏籬、清淺小溪橫。莫問調羹心事,且論笛里平生。

訪疊彩岩登越亭

宋代朱晞顏

不到越亭久,榴花今幾紅。
江流寒瀉玉,山色翠浮空。
百越薰風裡,三湘夕照中。
行藏忠仗信,六合本同風。

南歌子·影落三秋月

宋代朱晞顏

影落三秋月,寒生六月霜。是誰幻出玉篔簹。乞與一枝和雪、釣灕湘。勁節依琳館,虛心漏草堂。筆端元自有雌黃。疑是化龍蜚到、葛仙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