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盧摯

盧摯

盧摯(1242-1314),字處道,一字莘老;號疏齋,又號蒿翁。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縣)人。至元5年(1268)進士,任過廉訪使、翰林學士。詩文與劉因、姚燧齊名,世稱“劉盧”、“姚盧”。與白樸、馬致遠、珠簾秀均有交往。散曲如今僅存小令。著有《疏齋集》(已佚)《文心選訣》《文章宗旨》,傳世散曲一百二十首。有的寫山林逸趣,有的寫詩酒生活,而較多的是“懷古”,抒發對故國的懷念。今人有《盧疏齋集輯存》,《全元散曲》錄存其小令。► 51篇詩文

作品

盧摯有《疏齋集》、《疏齋後集》,今皆佚。、文散見於《元詩選》、《天下同文集》等集中。其散曲作品見錄於《太平樂府》、《陽春白雪》等集中。據《全元散曲》所輯,今存小令120首左右。

藝術風格

盧摯的散曲作品以“懷古”題材為多,如《洛陽懷古》、《夷門懷古》、《吳門懷古》等等。作者登臨憑弔,往往吐露對於時勢興衰的感慨,調子比較低沉。他雖然身為顯宦,卻有不少嚮往閒適的隱居生活、以及描寫質樸自然的田園風光的作品,如〔雙調·蟾宮曲〕《田家》,描寫了盛夏農村“看蕎麥開花,綠豆生芽”的景象,語言本色,意致自然。

他的散曲風格明麗自然,貫雲石說:“疏齋媚嫵如仙女尋春,自然笑傲。”(《陽春白雪序》)這大致概括了盧摯作品的藝術風格,如〔沉醉東風〕《秋景》、〔湘妃怨〕《西湖》等都體現了這種特色。他的寫戀情的作品蘊藉委婉而又不失明曉自然。如〔落梅風〕《別朱簾秀》,吸收了民歌的白描手法,感情深摯。

生平

家門寒微

陸贄生於唐玄宗天寶十三載(754年),相傳出生在蘇州嘉興城內甜水井(今嘉興市區斜西街東首)。陸氏自東漢末即為江南望族,陸贄出生時家門已衰落。父陸侃曾任溧陽縣令,早逝,贄受母教成長。

德宗內相

大曆六年(771年),陸贄中進士,又應博學鴻詞得高第,授華州鄭縣尉,後免職回鄉。壽州刺史張鎰名望很高,陸贄去參見,交談了三天,張鎰認為他是奇才,請與他結為忘年交。告辭時,張鎰贈錢百萬,說“:請作為母親大人一日的費用。”陸贄不肯接,只收了一串茶葉,說:“斗膽不收您贈送的厚禮。”他憑文牘判詞寫得出類拔萃,補任渭南縣主簿(《新唐書》作渭南縣尉,後遷任監察御史。
唐德宗即位後,派黜陟使庾何等十一人巡視天下。陸贄遊說使者,請求用“五術”察看風俗民情,“八計”考察地方官政績,“三科”選拔才智出眾的人才,“四賦”管理財政“,六德”安定疲睏的人,“五要”精減官員。唐德宗為太子時就聽說過陸贄的名聲,此時任命他為翰林學士。

當時藩鎮跋扈,朝政紊亂,叛軍陷長安,軍閥朱泚僭稱帝,陸贄隨德宗避亂奉天,轉為考功郎中。李懷光叛亂,又扈從德宗逃往梁州,轉諫議大夫。長安收復後,還東京轉任中書舍人。自任翰林學士後,即參贊機要,負責起草文詔,甚得朝廷倚重,號稱“內相”。時當危難之際,朝政千頭萬緒,大量詔書均由陸贄起草,他疾筆如飛,凡所論列,無不曲盡情理。

陸贄供職翰林院,受到德宗的親近信任。在艱難的日子裡,雖然有宰相,但是無論大事小事,德宗一定要與陸贄商量,所以當時人們把他叫做內宰相。德宗無論到哪裡去,也一定要有陸贄伴隨。由於梁州、洋州道路險惡難行,德宗曾經與陸贄失散。過了一夜,陸贄還沒有到來,德宗擔驚發愁流眼淚,徵召能夠找到陸贄的人,賞賜一千金。過了許久,陸贄才到,德宗非常高興,太子以下的人們都來祝賀。然而,陸贄常常直言諫諍,有違德宗的意旨。盧杞雖被貶官,但德宗內心中還是庇護他。陸贄極力陳訴盧杞的邪惡導致了變亂,德宗雖然表面上同意,心中卻很不高興。所以,劉從一、姜公輔都從低的職位進用為宰相,陸贄得到德宗的恩寵和知遇雖然隆盛,卻沒有出任宰相。回到京城後,只任中書舍人。母親韋氏仍然在江東,德宗皇帝派宦官接她回京城。不久陸贄因守母喪,解除了官職,寄住在東都洛陽。各方面贈送的禮物一概不收,只有韋皋是貧賤時的故交,事先通報,說所送的禮物是皇帝命令他收的,他才收下。

貞剛律己

德宗又命宦官把陸贄父親的靈柩從嘉興護送到洛陽安葬。守喪期滿後,陸贄以權知兵部侍郎職務召回,又任翰林學士。陸贄入朝謝恩時,拜伏在地抽泣,德宗也感動地站起身來,改換容儀撫慰他。愛重禮遇更加優厚,天下的人認為他能當宰相。但竇參對他一向心懷不滿,嫉妒他。陸贄也多次向德宗報告竇參的罪過。

貞元七年(791年),罷翰林學士職,拜兵部侍郎,知貢舉。

貞元八年(792年),竇參被免,陸贄拜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出任宰相。

陸贄執政期間,公忠體國,勵精圖治,具有遠見卓識。在當時社會矛盾深化,唐王朝面臨崩潰的形勢下,他指陳時弊,籌劃大計,為朝廷出了許多善策。他對德宗忠言極諫,建議皇帝了解下情,廣開言路,納言改過,輕徭薄賦,任賢黜惡,儲糧備邊,消弭戰爭。這些建議有些為德宗採納,化為實際政策。特別是在藩鎮叛亂舉國動搖的情勢下,規勸德宗下詔罪己,為德宗起草了誠摯動人的詔書並頒行天下,前線將士為之感動,有的聽到後痛哭,叛亂者上表謝罪。由於他善於預見,措施得宜,力挽危局,唐王朝搖搖欲墜的局面得以轉危為安。陸贄秉性貞剛,嚴於律己,自許“上不負天子,下不負所學”,以天下為己任,敢於矯正人君的過失,揭露奸佞誤國的罪惡。他認為立國要以民為本,對“富者兼地數萬畝,貧者無容足之居”的尖銳對比,深為憤慨,同情人民的悲慘生活。他力勸德宗愛人節用,輕徭薄賦,反對橫徵暴斂,主張使“一代黔黎,躋富壽之域”。

受誣被免

陸贄為相期間,戶部侍郎、判度支裴延齡以諂佞德宗信用,“天下嫉之如仇”。陸贄仗義執言,多次上書參奏裴延齡的罪行。德宗不高興,於貞元十年(794年)罷陸贄為太子賓客。

陸贄本來謹慎小心,一向不與賓客交往。裴延齡猜到德宗對陸贄薄情,趁機進讒言,百般污衊他,德宗發怒,想殺掉陸贄,多虧陽城等人一同上奏章替陸贄分辯,才免死降為忠州(今重慶忠縣)別駕。後來德宗又漸漸思念他,恰逢薛延任忠州刺史,傳達德宗慰勞的旨意。韋皋多次上奏章請求讓陸贄代領劍南節度使,德宗還記恨他,不肯授任。

陸贄謫居僻地,仍心念黎民,因當地氣候惡劣,疾疫流行,遂編錄《陸氏集驗方》50卷,供人們治病使用。

卒於貶所

唐順宗即位後,下詔召還陸贄,詔書還沒有到達貶所而陸贄已逝,享年五十二歲,獲贈兵部尚書,諡號宣。後從祀孔廟西廡四十七位。

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陸贄與歷代功臣四十人從祀歷代帝王廟。

盧摯的詩文

沉醉東風·七夕

元代盧摯

銀燭冷秋光畫屏,碧天晴夜靜閒亭。蛛絲度繡針,龍麝焚金鼎。慶人間七夕佳令。臥看牽牛織女星,月轉過梧桐樹影。

沉醉東風·重九

元代盧摯

題紅葉清流御溝,賞黃花人醉歌樓。天長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時候。衰柳寒蟬一片愁,誰肯教白衣送酒?

蟾宮曲·寒食新野道中

元代盧摯

柳濛煙梨雪參差,犬吠柴荊,燕語茅茨。老瓦盆邊,田家翁媼,鬢髮如絲。桑柘外鞦韆女兒,髻雙鴉斜插花枝。轉眄移時,應嘆行人,馬上喔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