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李群玉

李群玉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縣仙眠洲有古蹟“水竹居”,舊志記為“李群玉讀書處”。李群玉極有詩才,他“居住沅湘,崇師屈宋”,詩寫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傳》稱其詩“詩筆妍麗,才力遒健”。關於他的生平,據《全唐詩·李群玉小傳》載,早年杜牧游澧時,勸他參加科舉考試,並作詩《送李群玉赴舉》,.但他“一上而止”。後來,宰相裴休視察湖南,鄭重邀請李群玉再作詩詞。他“徒步負琴,遠至輦下”,進京向皇帝奉獻自己的詩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覽”其詩,稱讚“所進詩歌,異常高雅”,並賜以“錦彩器物”,“授弘文館校書郎”。三年後辭官回歸故里,死後追賜進士及第。► 344篇詩文

湖南三詩人

周新國先生《武陵藏珍》記載:李群玉一生交遊廣,足跡遍及河南、河北、陝西、大江南北。李群玉著有前集3卷,後集5卷。《全唐詩》錄他的詩263首。他是晚唐重要詩人,與齊己胡曾被列為唐代湖南三詩人。唐末周朴《吊李群玉》詩讚道:“群玉詩名冠李唐,投書換得校書郎。吟魂醉魄歸何處,空有幽蘭隔岸香。”記載“長沙窯”的第一人。

李群玉還是常德考察和記載“長沙窯”的第一人。他的《石渚》一詩,對當時長沙窯陶瓷器的生產情況,作了真實而生動的描述:

古岸陶為器,高林盡一焚。

焰紅湘浦口,煙濁洞庭雲。

回野煤飛亂,遙空爆響聞。

地形穿鑿勢,恐到祝融墳。

“石渚”,就是指長沙窯的所在地。詩中描寫長沙窯在燒制陶瓷時,煙火沖天,十分壯觀。“地形穿鑿勢”是指挖掘瓷土的山洞和洞穴的深度。從此也可見,“長沙窯”就是唐詩中的“石渚窯”。

軼事典故

李群玉解去天祿的職務後,回歸涔陽,經過二妃廟,題二首:“小孤洲的北面浦雲邊上,二妃的裝束還像從前一樣完好。寂寂春色中荒涼的古廟對著長江,萋萋荒草里只有一無字的古老碑碣。春風吹拂墓地芳草,夕陽落入深山,杜鵑聲聲啼哭。仍像皺眉望著舜帝出巡青青的九疑山就在湘水那邊。”又寫道:“黃陵廟前面的莎草欣欣向榮,黃陵女兒紅裙嶄新。輕舟小槳隨歌遠去,山水遙遠愁壞了人。”以後又題詩:“黃陵廟前春天已去了,子規在松風中悲啼至流出血來,不知道魂靈落在哪裡,好似在秋天的行雲之中。”李群玉自認為第二篇,春去很快到了秋來有些不妥,猶豫著想改一改。眼前便出現了兩個女郎,她們說:“我們是娥皇、女英,兩年以後,會和你有一番男女交往。”李群玉就記住她們說的話。一會兒兩個身影消失了。於是李群玉對著神像施禮後也走了。重新度過湖嶺,到達潯陽。太守段成式一向和李群玉是作詩飲酒的朋友,李群玉就詳細說了這件事。段成式於是開玩笑說:“想不到你還是虞舜的辟陽侯。”李群玉題詩後二年,就死在洪州。段成式就寫詩哭悼他的朋友:“飲酒作詩三十年,縱橫紛亂世上喧鬧。醒時不要像彌衡那樣死去,笑傲所有的公侯而後命歸九泉。”又說:“再話黃陵往事,都被光陰催走,到老沒有兒女之累,誰去哭送他呢?”

澧縣城出南門,順澧水河往東走五華里的二聖灘上,有一座八方七層,十多丈高的石塔,那就是有名的澧州蜚雲塔。這塔做工精巧,樣子嚇人子漂亮,每一層都雕著蠻多石多漢,哭的鬧的喊的叫的,各種樣子都有,簡直跟活人差不多。見過這塔的人,都說它為澧州增添了風采。
提起蜚雲塔,人們都說它和唐朝大詩人吏部尚書李群玉有關係。

李群玉是澧州城裡的人。他自幼好學,聰明過人。城南的仙眠洲和伏牛山,都是他讀過書、習過文的地方。後來他當了大官,也不忘記家鄉父老。有一年,澧州遭了大水,壞了年成。老百姓吃不飽穿不暖不屑說,一想起年年要交的官稅錢糧,個個都急得淚水雙流。

李群玉知道了這件事,真是飯也吃不下,覺也睡不著。有一天,皇上出京巡查,來到澧州。他忽然想出一個巧妙辦法,悄悄地鑽進廁所里,用蜜糧寫下了“湖南澧州錢糧可免。”八個大字。沒過多久,成千上萬的蒼蠅聞到蜜糖味,在那八個字上歇滿了。碰巧皇上進廁所小便,看見那些蒼蠅排成的字樣,不覺十分奇怪,隨口應道:“湖南澧州,錢糧可免”。哪曉得李群玉在旁邊等著,皇上剛念完,他就當聖旨往下傳了。皇上呢,坐了好多年位,看見蒼蠅排字還是頭一回,以為是天老爺的意思,也就答應了。這樣,澧州的官稅錢糧,就從此免除了。

李群玉告老還鄉,死在家鄉以後,澧州人都特別想念他,留戀他,特地請來風水先生,要為他選個好葬地,來世也做大官,保佑澧州的百姓。

風水先生看了很多地方,最後吩咐把李群玉葬在澧州城東兩里多的澧水河灘上。墳葬好了,

風水先生當著眾人念道:“貴人葬灘前,澧州風水現,五里三進士,隔河兩狀元,還有三斗六長芝麻官哩!”
說來也真奇怪,李群玉安葬的當天晚上,好多人都看見一對金鴨子寶光四射,對著他的墳墓拍翅點頭,叫得特別歡。於是,大家就把這灘叫做金鴨灘,都說李群玉葬到了有福脈的風水寶地。

隔不多久,朝中八府巡按白大人要巡視湖南、湖北。這白大人是解元出身,湖北孝感縣白家莊人。來湖南以前,先看望過他的母親。他的母親要求兒子到澧州後,必須找到李群玉的墳墓,雙膝下跪,誠心三拜。白大人搞不明白這是什麼原因。他的母親對他說:“兒呀!沒有李群玉,也就沒有你。”原來,李群玉十八歲時上京趕考,路經白家莊時,白大人的母親正是二八芳齡,在家守寡,一心想竊脈傳後。這時她暗暗看中了李群玉。李群玉對上京考中是“吃了秤砣——鐵了心的”,對男女色情的事不感興趣,只是提筆寫了小小的“過脈”二字,用手遞了過去,在寡婦的手心上輕輕地拍了幾下。大概是天意的安排,寡婦從此懷孕了,不久生下了白大人。男人不能摸女人手心的話,而今還有人在說呢。

白大人來到澧州,查訪了州府民情,沒有祭掃李群玉的墳墓,卻來到了新修的盤山廟前。還沒等他下轎,突然一陣鏇渦風平地吹起,卷落了他的轎頂。他下次出轎來,四下觀看,只見李群玉墳墓那一方金光四射,亮通通的。當他問明白那就是金鴨灘時,眼前現出了一行行的金字。白大人仔細一看,那些字原來是一首詩:“白大人白了白,白得不明白,雖是白家子,實為李家脈。”這一下,可把白大人惹怒了,他轉身察看了澧州地勢,連忙下令在李群玉墳墓的上游修理工了一個文良制。並說:“修起文良制,治死金鴨灘。”自此,水流迂迴,金鴨灘也逐漸消失。澧州人民的日子也一天也一天地苦起來了。

為了讓老百姓再過上好日子,安居樂業,澧州人時刻都想恢復澧州的風水。到了明朝末年,有人出了一個主意,提出要修寶塔,鎮河妖,截住澧州風水。地點就選在金鴨灘下面的二聖灘上。寶塔剛剛只修了三層,就因為老百姓飯都吃不飽停止了。直到清朝時才接著修起來。這座寶塔就是“蜚雲塔”。

李群玉的詩文

書院二小松

唐代李群玉

一雙幽色出凡塵,數粒秋煙二尺鱗。
從此靜窗聞細韻,琴聲長伴讀書人。

石頭城

唐代李群玉

伯業隨流水,寒蕪上古城。長空橫海色,斷岸落潮聲。
八極悲扶拄,五湖來止傾。東南天子氣,掃地入函京。

同鄭相併歌姬小飲戲贈 / 杜丞相悰筵中贈美人

唐代李群玉

裙拖六幅湘江水,鬢聳巫山一段雲。
風格只應天上有,歌聲豈合世間聞。
胸前瑞雪燈斜照,眼底桃花酒半醺。
不是相如憐賦客,爭教容易見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