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羅洪先

羅洪先

羅洪先(1504-1564),字達夫,號念庵,漢族,江西吉安府吉水黃橙溪(今吉水縣谷村)人,明代學者,傑出的地理製圖學家。一生奮發於地理學等科學的研究,“考圖觀史“,發現當時地圖多疏密失準、遠近錯誤,於是親自外出調查收集資料,準備重新編一內容豐富、地理位置準確的地圖,以計里畫方之法,創立地圖符號圖例,繪成《廣輿圖》。創編成地圖集形式,不僅繼承了朱思本製圖法,還加以發展,使地圖更為科學實用。羅洪先堪稱與墨卡托同時代的東方最偉大的地圖學家。► 33篇詩文

人物生平

明世宗嘉靖八年(1529)中狀元,授翰林院修撰,遷左春房贊善。被罷歸後,終日著書講學。卒後贈光祿少卿,諡文莊。著有《念庵集》二十二卷,《冬遊記》一卷。嘉靖二十四年(1545),微服訪黃門祝詠于衡陽,攜門人王托等游南嶽,登祝融峰,游青玉壇,宿上封寺,交友高台寺。現存高台寺的狀元松,志載為他與名僧楚石共植,至今傳為佳話。於方廣寺逗留七日,瞻仰二賢寺,緬懷朱張。在南嶽寫二十來首,文數篇。

 羅洪先是官員家庭出身,自幼端重,不為嬉戲,從小立志要當學者。嘉靖五年(1526),羅洪先參加鄉試中舉人,嘉靖八年(1529)己丑科會試,殿試第一中狀元,授修撰。當時明世宗迷信道教,求長生,政治極為腐敗。羅洪先看不貫朝廷的腐敗,即請告歸。嘉靖十八年(1539),他出任廷官,因聯名上《東宮朝賀疏》冒犯世宗皇帝而被撤職。從此羅洪先離開官場,開始了學者的生活。

他自歸家務農之後,隱居山間,更加專心致志地考究王陽明心學,閉門謝客,默坐一榻,三年不出戶。他甘於淡泊,冬練三九,夏練三伏,騎馬練弓、考圖觀史,上至天文、禮樂、典章、陰陽、術數,下至地理、水利、邊塞、戰陣、攻守,無不精心探究。

羅洪先一生的主要成就在理學和地圖學方面,在文學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詣。尤以地圖學貢獻卓著。他精心繪製的兩卷《廣輿圖》,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分省地圖集。羅洪先在繪製地圖方面的建樹,不但為我國地圖的繪製和地理科學作出了貢獻,而且為國際的同行所矚目,在世界地圖繪製領域占有一席之地。

軼事典故

會仙橋

會仙橋位於水鏡台西,面積大約200平方米,是古晉祠的露天劇場。古人看戲,不像今人坐在一排排井然有序的劇場內,而是露天站著看,欄桿上、橋上及各種建築物上,只要能看到舞台表演的地方,都站滿了觀眾。中軸線的第二個建築物是一座橋,橫跨於晉水上游的智泊渠。

傳說明朝嘉靖進士第一人——翰林院羅洪先,他為官清正(和姦臣嚴嵩為兒女親家),農曆四月十四日游晉祠於橋上,見一婦人,羅洪先不禁嘆曰:“世間人說西施美,余視此婦勝西施。”婦羞怒,竟發功力使板橋突然起火,羅洪先差點跌入渠里,再看女子,早已不見。遠遠望去,卻突然出現在懸瓮山上,羅又自言自語道:“你若真是仙女,讓我再仔細看你一眼。”沒等說完,只見懸瓮山搖搖欲墜,東移數步。羅大為驚恐,方知非同小可,信手寫了一首:

懸瓮山中一脈情,龍蟠虎伏隱真明,水飄火劫山步移,五十年來帝母臨。

這塊詩碑至今還留在聖母殿前。此詩與傳說無關,後人不解其意而已,其實作者是在暗示聖母殿的創建年代。民間對羅洪先傳說頗神:“瓜皮寫字尚未乾,不在雲南在四川。”

懸筆碑之謎

在太原晉祠聖母殿右側的走廊里有一方十分著名的碑--“懸筆碑”。 碑高1.46米,寬0.72米,上面是三行宛如落花飛雪、驟雨飄風的草書:

懸瓮山中一脈清,

龍蟠虎伏隱真明。

水飄火劫山移步,

五十年來帝母臨。

後面是落款“戊午年洪先懸筆” ,並有“宛城郜煥元摹勒上石”九字。幾百年來, 它吸引了多少墨客騷人,為它流連忘返,多少遊客因未能得到一張碑文的拓片而悵然歸去。

為什麼這塊碑有這么大的魅力呢?

論書法,這塊碑的確可以當得起《晉祠銘》上所贊:“體勢悠揚,宛如驟雨飄風, 落花飛雪,銳不可當”。字裡行間,透露出一派天馬行空,縱橫萬里的氣象,又有一種超然出塵,無牽無羈的韻味。

論作者,乃是明朝著名的學者羅洪先,也是大大有名的人物。羅洪先生活在嚴嵩擅權的年代, 採取了明哲保身的態度,去研究學問。他從小就仰慕王守仁,《明史.儒林傳》上說他十五歲讀王守仁《傳習錄》,“欲往受業”,因父阻未成。罷官後即一心治學,在繼承王守仁“致良知”說的基礎上又提出不少新的見解。積十年之功, 殫精竭慮,增補元人朱思本《輿地圖》匯成《廣輿圖》一書。由於他道學精深, 多半又有些奇行異舉,被民間視為“得道仙人”,他的字,也因此帶了“仙氣”,受到歡迎。這也是此碑吸引人的一個重要原因。

可是,這塊碑上的詩究竟寫得是什麼意思, 卻一直沒有人能說得清。 那些“水飄火劫山移步” 的詞句在說些什麼?這個傳奇般的人物又是如何寫下這首玄妙的詩的?幾百年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卻始終沒人能解開這個謎。

也許這才是這塊懸筆碑真正的魅力之源。

流傳故事

有這樣一個流傳甚廣的故事:據說,羅洪先雲遊天下,來到晉祠的會仙橋頭,見對岸有一個美麗的少婦, 不覺吟道“世人都說西施好,余視此婦勝西施”。哪知此婦是仙人所化, 怒他口齒輕薄,一把火燒掉了木橋以示警告。可羅洪先執迷不悟, 繞道追到山腳下。仙人一怒,把山向前移了幾步,羅洪先這才知道是仙人來點化他。 於是皈依仙道,終成正果。後世道教尊稱為“羅真人”。加之此詩是以瓜皮書於聖母殿壁,民間又有了“羅洪先瓜皮寫字未乾,不到湖廣,即到四川"的歌謠。

故事是美麗動人的,而且似乎暗合詩中“火劫山移步”的字樣,倒退幾百年,可以算是個完美的解釋了。 可是,現代人卻需要真實科學而非美麗虛幻。那么,這首詩到底在說些什麼呢?

關鍵的句子在於“水飄火劫山移步” 。羅洪先作詩是“戊午年”,即嘉靖三十七年(1558) ,據《太原縣誌》記載,八年後,“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晉祠山移,既而市樓火。”於是當地人以為羅洪先事有前知,“竟應詩言”,果真是“山移火劫”,嘖嘖稱奇。

其實晉祠一帶山巒歷史上曾多次“移步” :明萬曆四年(1577),康熙四十二年(1704) 四月初六等,特別是《太原縣誌》上記載的,明正德元年(1506) 六月,閒居寺山的一次“移步”極應引起注意。所謂“山移步” 是古人不了解地球的地殼運動,可能把地震和自然風化等引起的岩石崩落當成了山在“移步” 。閒居寺山在晉祠以南三里, 與懸瓮山一脈相連。巧的是,山移的這一年,與羅洪先游晉祠的“戊午年(1558) 正好相距五十二年,正合後句“五十年來帝母臨”中“五十”的虛指。

這絕不僅僅是巧合——從《明史.儒林傳》中的寥寥幾筆,我們已知羅洪先是一個精通專業的地理學家。 他棄官而遍游天下,一方面固然是出於對官場的無奈而超然,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做為一個地理學家, 他正好有機會去蒐集第一手資料,充實著作的科學依據。而五十年前的這場變故, 目睹者都還健在,他不可能不有所聞,有所感。

羅洪先面對晉祠的山水文物, 想起它已歷盡的千年滄桑:三家分晉,水灌智伯; 盛唐驚變,火燒晉陽;還有五十年前那場“山移步”的巨變,他身為一個科學家, 卻無法解釋這樣的奇異現象,正如一百多年以後,牛頓無法解釋天體第一次運動的力的來源。 牛頓求助於他的“上帝”,用“科學”論證了“上帝”的存在;而羅洪先也誠惶誠恐地斷定——“五十年來帝母臨” ,只有神力才能做到這些,不由得感慨萬端,這裡真是:“龍蟠虎伏隱真明”啊!

懸筆碑之謎到此可算是真相大白了。當然,美麗的故事還要長久地流傳下去,還會變得更加美麗動人。正如為了彌補生活的缺憾,虛幻而美麗的戲劇永盛不衰。

羅洪先的詩文

山中雜詩

明代羅洪先

問我家何在,山深多白雲。
岩前泉溜下,對語不相聞。

歲暮有懷聶公

明代羅洪先

野郭風煙歲又除,迢遙憐爾鬢毛疏。
緹縈尚幼身難代,鮑叔相知力不如。
酬酒但期強健在,沾衣時憶別離初。
飛霜暈日千年事,檞葉窗前屢廢書。

後園

明代羅洪先

南村雲雨北村晴,晴鳩雨鳩更互鳴。
東風吹雨衣不濕,我在桃花深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