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壯士篇

魏晉張華

天地相震盪,回薄不知窮。
人物稟常格,有始必有終。
年時俯仰過,功名宜速崇。
壯士懷憤激,安能守虛沖?
乘我大宛馬,撫我繁弱弓。
長劍橫九野,高冠拂玄穹。
慷慨成素霓,嘯吒起清風。
震響駭八荒,奮威曜四戎。
濯鱗滄海畔,馳騁大漠中。
獨步聖明世,四海稱英雄。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天地在不停地運動變化,這種生生息息的過程是沒有窮盡的。世間的人或物都遵從著宇宙間的生滅規律,都有自己的初始也有自己的終結。人的時光俯仰之間就已逝去,功名應該儘快建立並使之崇高。身為壯士而應該勇搏、激情滿懷,怎能夠安守所謂的虛無呢?乘上我那大宛產的良種戰馬,手按我那名為“繁弱”的大弓。手握我那可以橫掃九野的長劍,頭戴著高得快接天際的征戰之冠。當慷慨走上戰場的時候有天上的白虹壯氣,有蕭蕭而起的清風送行。殺敵的吼聲、鼓聲驚駭著敵陣,奮勇向前的威勢展示給周邊的敵國。壯士既可橫渡河海,也可馳騁於大漠。壯士獨步於聖明之世,四海之內都稱其為英雄。

注釋
①回薄:指天地生生息息,不停運動的過程。
②稟常格:遵從宇宙間的自然規律。
③速崇:指功名應該儘快建立並使之崇高。
④虛沖:守於虛無。
⑤繁弱弓:名為“繁弱”的大弓。
⑥八荒:也叫八方,指東、西、南、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八個方向,指離中原極遠的地方。後泛指周圍、各地。
⑦四戎:指周邊的敵國。
⑧濯鱗:這裡代指壯士。

簡析

這是一首樂府,題旨大概是由阮籍《詠懷·壯士何慷慨》來的,那首詩道:“壯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驅車遠行役,受命念自忘。良弓挾烏號,明甲有精光。臨難不顧生,身死魂飛揚。……”阮籍這首詩在他的《詠懷》中可謂別調,寫得也很慷慨激昂,但它表現的功業心主要是從“效命”、“氣節”著眼的,而張華此篇雖然也有這方面的意思,但主要是從人生意義、生命價值這些認識出發,顯得比較深切,更能予人們以激勵。這是思想上的不同。阮籍的作品是古詩,顯得簡約樸素,而張華此篇則較鋪張,也比較重修辭,“乘我大宛馬”以下十句全是對偶,這不僅顯出樂府體與古詩的差別,也顯出西晉之後的詩歌比“正始之音”更注重形式美了。
張華

張華

張華(232年-300年),字茂先。范陽方城(今河北固安)人。西晉時期政治家、文學家、藏書家。西漢留侯張良的十六世孫,唐朝名相張九齡的十四世祖。張華工於詩賦,詞藻華麗。編纂有中國第一部博物學著作《博物志》。《隋書·經籍志》有《張華集》十卷,已佚,明人張溥輯有《張茂先集》。張華雅愛書籍,精通目錄學,曾與荀勖等人依照劉向《別錄》整理典籍。《宣和書譜》載有其草書《得書帖》及行書《聞時帖》。► 6篇詩文

猜您喜歡

塞下曲六首

唐代李白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天兵下北荒,胡馬欲南飲。
橫戈從百戰,直為銜恩甚。
握雪海上餐,拂沙隴頭寢。
何當破月氏,然後方高枕。

巫山高

兩漢佚名

巫山高,高以大;淮水深,難以逝。
我欲東歸,害梁不為?
我集無高曳,水何梁湯湯回回。
臨水遠望,泣下沾衣。
遠道之人心思歸,謂之何!

自君之出矣

唐代雍裕之

自君之出矣,寶鏡為誰明?
思君如隴水,長聞嗚咽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