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詩文/作者/古籍2 / 3頁

松風閣詩卷

元代陳顥

涪翁詞翰氣橫秋,自古如君能幾個。高閣一詩四遠聞,知音自有松風和。

歸田樂引 怨情 用暮雨濛階砌體

清代沈謙

眉細元非繳。臉如花、天然嬌媚,只是芳年小。許了又悔了。

去了來了。弄得人心喜還惱。

寄書都不報。卻傍花屏低聲笑。柔腸縈損,爭是無情好。

是了已悟了。罷了丟了。驀地腮邊淚珠掉。

往昔四續六首 其二 蘇軾

近現代周作人

往昔讀雜文,吾愛坡與谷。二君工書畫,神妙窮筆墨。

舉世重文詩,書堂竟誦讀。我只知雜著,題跋與尺牘。

妙得自然趣,情味滿短幅。有似所作畫,怪石間竹木。

獨惜多憂患,文字致訟獄。坡老流海南,回首望巴蜀。

涪翁宜州住,城樓雨濯足。聲名比李杜,遭遇乃更酷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詩詞秀公眾號
每周精選內容推送

宜賓行七首 其三 流杯池

近現代蔡淑萍

山陰遺緒嘆戎州,辜負前賢勝跡留。一睹酒神山上賦,只堪懵懂作閒遊。

漁父詞(並序·其一)

宋代趙構

紹興元年七月十日,余至會稽,因覽黃庭堅所書張志和漁父詞十五首,戲同其韻,賜辛永宗。
一湖春水夜來生。幾疊春山遠更橫。煙艇小,釣絲輕。贏得閒中萬古名。

次佩之汝彝登齊雲岩聯句詩韻

明代程敏政

倚天青孱顏,萬古一幻化。斗參將可捫,雷雨或在下。

龍潭深叵測,虬木怪相亞。兩崖神斧斷,危壑鬼工駕。

峰筍拔地出,石髓裊空瀉。名爭武當勝,德可祝融婭。

劍鋒秋發鉶,寶氣夕騰價。真祠故起宋,禹跡漏書夏。

帝游雙鳳驂,仙來五羊跨。心慳孫綽賦,目窘李成畫

題醉墨堂,為桐江俞子中賦

元代張昱

世稱草聖惟張旭,氣在神先從所欲。醉來捉筆走風雷,電掣長雲夜相逐。

健於大野戰蛟龍,媚似輕波浴鴻鵠。由唐至今幾百年,筆法竟爾失其傳。

芝翁乃若神所授,亦以醉墨題堂前。晴絲罥空王逸少,生蛇絆樹黃庭堅

筆法不必問高閒,筆勢不必詢懷素。縱橫遲疾心自知,曾見公孫大娘

再用前韻寄莘老

宋代蘇軾

君不見夷甫開三窟,不如長康號痴絕。
痴人自得終天年,智士死智罪莫雪。
困窮誰要卿料理,舉頭看山笏拄頰。
野鳧翅重自不飛,黃鶴何事兩翼垂。
泥中相従豈得久,今我不往行恐遲。
江夏無雙應未去,恨無文字相娛嬉。
黃庭堅,莘老婿,能文。

送李伯英

元代方回

八十三歲李鶴田,我兄事之後八年。有弟有弟來見我,我亦待之如弟然。

鶴田鶴田真神仙,讀萬卷書忘蹄筌。鉤銀畫鐵筆下字,咳珠唾玉胸中篇。

維伯英甫父深齋,我未識之人稱賢。相觀骨骼聽議論,九皋之鳴紹家傳。

□□□□我所敬,論宋勿論唐以前。文名第一歐永叔,詩名第一黃庭

大雅堂

宋代釋居簡

少陵何人斯,曰似司馬遷。太史牛馬走,於此何有焉。

瞢者瞢不理,知言超言前。政如春在花,春豈必醜妍。

又如發清彈,意豈必在弦。悠悠雲出山,滔滔水行川。

雲水山川行,莫測何能然。不知其誰知,軟語黃庭堅

庭堅語弗軟,壯折灩澦顛。盡寫劍硤詩,不數金薤篇